
原创 天一 元界
继3月英伟达发布了全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功能模型GR00T N1之后,华为系公司深开鸿也挺进这一领域,这或是中国在机器人操作系统领域与英伟达乃至美国未来对决的开场时刻。
4月9日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开鸿”)在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全国首个基于开源鸿蒙的分布式异构多机协同机器人操作系统M-Robots OS 1.0。
在元界(ID:Metabod)看来,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中国机器人操作系统从“单机智能”迈向“群体智能”的新纪元,更是在全球科技巨头英伟达、特斯拉深度布局机器人赛道的背景下,中国技术力量发起的一场底层生态的同步战。

关键先生王成录
王成录的新使命
直指三大痛点,解决万物互联难题
主导此次变革的核心人物王成录,有“鸿蒙之父”的称呼,为这场技术攻坚注入独特基因。
作为鸿蒙系统的核心缔造者,他曾在华为主导了从操作系统内核重构到10亿终端设备生态构建的全流程突围,深刻理解“生态统一”对于技术自主可控的战略意义。
2022年离开华为后,他选择以深开鸿CEO身份加入深开鸿——这家由深圳市国资委、中软国际、华为哈勃等联合成立的公司,专注于开源鸿蒙的产业化落地与生态群建设。其中,华为哈勃位于深开鸿第三大股东地位,持股超13.88%。
王成录的使命,已经从单一企业的技术攻坚与体系搭建,转向构建千行百业国家级数字化底座——这正是M-Robots OS诞生的深层逻辑。
在发布会上,王成录直言,当前机器人产业正面临“生态割裂、重复造轮子、标准不统一”三大痛点。例如,传统基于“Linux+ROS”的技术路线存在硬件适配成本高、多机协同能力弱等问题,而国内企业的技术碎片化进一步加剧生态分裂。
深开鸿此次发布的M-Robots OS,正是针对这些痛点提出的解决方案。该系统以开源鸿蒙为技术底座,通过统一通信协议、数据格式和设备管理框架,实现了不同品牌、形态机器人之间的毫秒级协同,并内置AI算法库支持自主任务优化。
这与王成录在华为时期的理念一脉相承:构建底层统一的操作系统,解决设备互联互通难题。
王成录表示,“机器人操作系统是机器人产业的‘灵魂’,决定了产业智能化水平、协同能力和生态扩展性。”
他说,M-Robots OS操作系统,是“开箱即用”的统一机器人操作系统,建立了从操作系统内核、控制库、开发工具等全套工具,打造了机器人软件的基础底座,解决机器人共性问题。这是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他表示,单体智能只有走向群体智能才能满足人类复杂的需求。未来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一定是长在互相链接的设备网络,而M-Robots OS操作系统基于开源鸿蒙,天生具备多设备自然协同的能力。
国内外生态博弈:
M-Robots OS,机器人操作系统领域的“安卓”
在全球范围内,机器人操作系统领域呈现多元竞争格局。
2025年3月,英伟达发布了全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功能模型GR00T N1,其快速反应与深度推理结合的双系统架构,已接入波士顿动力等企业,试图通过AI大模型构建生态壁垒。
此次深开鸿M-Robots OS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发布,俨然是对GR00T N1的对标。
英伟达GR00T N1与深开鸿M-Robots OS,本质上是中美在全球机器人操作系统生态博弈的缩影。
英伟达GR00T N1:
受限的“开放生态”
开源模型与硬件绑定矛盾
虽然GR00T N1聚焦“AI能力泛化”,通过通用模型降低机器人训练门槛,并宣称“完全开源”,但其双系统架构中的动作生成模块依赖Jetson系列芯片的算力支撑。
例如,实时动作指令需在Jetson Thor芯片上运行,导致开发者若想获得最佳性能,仍需采购英伟达指定硬件——这种“软开源+硬绑定”模式,与安卓早期依赖高通芯片的生态困境相似。
生态扩张的折中策略
英伟达通过Omniverse仿真平台和合成数据蓝图降低开发门槛,但其核心技术栈如Isaac Lab物理引擎,仍主导生态标准。尽管已接入波士顿动力、中国傅利叶GR-1等机器人厂商,但核心算法优化仍以英伟达为中心,形成“半开放”格局。
深开鸿M-Robots OS:
真正的“开源安卓”实践
底层架构的彻底开放
M-Robots OS基于开源鸿蒙构建,从通信协议到设备管理框架均采用统一标准,支持工业机械臂、无人机等跨品类设备的即插即用。其实时的协同响应时间低于1微秒,且不强制绑定特定芯片,这与安卓AOSP的开源兼容理念一致。
生态共建的社区驱动
深开鸿通过“开源社区”分阶段迭代系统,联合乐聚机器人等厂商推动工业产线商用测试。这种“标准制定+伙伴共生”模式,更接近安卓通过OEM厂商扩大市场份额的路径。
此外,M-Robots OS工具链完全开放,允许第三方修改底层代码,与英伟达的受限开源形成对比。
差异化场景突破
特斯拉虽未推出专用机器人操作系统,但其Optimus复用了其汽车FSD自动驾驶系统的视觉感知与决策的核心模型,通过软硬件深度耦合实现性能优化。其22自由度仿生手与控制系统直接集成,牺牲跨平台兼容性以追求单一场景极致体验,这与iOS“芯片-系统-应用”一体化策略高度相似。
不同于特斯拉聚焦单一场景,M-Robots OS以珠三角制造业作为启始,瞄准复杂协同需求,通过分布式架构解决设备异构难题。这种以行业痛点定义技术路线的策略,类似安卓早期通过定制化系统抢占细分市场。
马斯克谈大模型最大的商业价值:人形机器人可提供无上限的服务
黄仁勋:我希望今天不是我的巅峰, AI的下一波浪潮是机器人技术
黄仁勋现身香港演讲全文:AI在掀起科学革命,机器人时代正在到来
黄仁勋的“AI帝国”保卫战:四年路线图能否稳住英伟达的王座?
放眼整个国内,头部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虽然在运动控制算法、硬件开源等领域领先,如其RLGYM强化学习平台支持多机型迁移训练和操作数据集,但操作系统层面仍依赖ROS等传统框架。这种“强硬件、弱系统”的现状,导致国产机器人在复杂场景协同、跨平台开发等方面存在短板。
阿里巴巴作为另一科技巨头,2025年已通过连续投资逐际动力、源络科技等机器人企业布局具身智能领域,其关联公司蚂蚁集团更成立蚂蚁灵波科技自研人形机器人。
但与自建自主操作系统路径不同,阿里更多聚焦于应用层技术整合与场景落地。这种“生态卡位”与“核心攻坚”的双线并行,恰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缩影:既要抢占应用市场,更需突破底层技术封锁。当然,阿里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尚未完全展开。
机器人操作系统领域是一场巨头战,国内虽然有一些公司宣称推出了机器人操作系统,但无论底座实力,还是影响力都无以与具有华为背景的M-Robots OS相比。从这种意义上讲,深开鸿M-Robots OS的突破,具有重大的意义。
• 特斯拉(iOS路线):以垂直整合构筑场景壁垒,适合高精度、标准化场景(如工业制造);
• 英伟达(受限开放):通过软硬件协同扩大生态,但受制于商业利益与技术控制的平衡;
• 深开鸿(开源安卓):以底层统一性打破生态割裂,更适合中国制造业的多元化需求。
王成录表示,这一突破性技术成果,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操作系统迈入“多机协同、群体智能”的新阶段,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中国方案”。
在元界主理人王俞现看来,这标志着中国首次在操作系统层面,与英伟达的AI泛化路线、特斯拉的垂直整合模式形成差异化的强有力竞争。
机器人操作系统之战:
从“替代”到“定义”的战略升维
王成录的特殊身份赋予其战略穿透力:他既深谙华为“备胎转正”的突围经验,又掌握开源生态的构建方法论。
M-Robots OS的设计逻辑中,开源鸿蒙的分布式架构被重构为“多机协同神经中枢”,既支持工业机械臂与无人机的跨品类调度,又能接入AI大模型实现群体智能进化。
这与英伟达GR00T N1的“通用模型降门槛”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强调设备协同的底层统一,后者侧重AI能力的横向扩展,这种差异映射出中国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不同思考。
在中国丰富的制造场景中,多设备异构协同的需求远高于单机性能提升。深开鸿联合乐聚机器人推进的工业产线商用测试,正是瞄准这一痛点。而特斯拉Optimus虽在汽车工厂测试中展现精密装配能力,但其封闭生态难以适配多场景的制造业的复杂需求。
尽管M-Robots OS在技术指标上实现突破,多机协同效率提升40%,但其更大价值在于尝试建立符合中国制造业需求的协同标准。
工信部高度重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并正在着手标准的建设。广东是国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最齐全、生态最完备、应用场景最丰富的集聚区,兼具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市场应用等多方面优势,并且对人形,机器人产业具有志在必得的决心。这些为M-Robots OS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在环境。
根据计划,深开鸿将于2025年底发布M-Robots OS2.0版本,3年内构建完善的开发生态工具链(仿真、数据管理、交互等)。未来三年,深开鸿计划在智能制造、康养、教育等领域落地10个标杆应用,并逐步向物流、医疗、能源等行业扩展,通过开放共创,有望在珠三角打造机器人领域的新生态,推动广东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高地。
另一方面,位于美国的机器人操作系统ROS社区拥有超5万开发者,而开源鸿蒙机器人生态尚处早期,需加速工具链完善与社区激励,而英伟达GR00T N1已形成产学研联动,M-Robots OS也需要更多各种产业链伙伴加入生态。
当然,元界(ID:Metabod)也看到,去年11月15日,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宣布运营,并与乐聚机器人、大族机器人、拓斯达、中坚科技、中软国际、禾川人形机器人、兆威机电等16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
未来在机器人操作系统领域的胜负关键,将在于谁能更高效连接“碎片化硬件”与“长尾场景”。深开鸿的开放路线若能在珠三角形成规模化应用进而在中国做更大规模的推广,或可复制安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逆袭路径。
王成录表示,将来所有的智能设备一定有一个共同点,具备相互协同和连接的能力,从底层操作系统统一,好比咱们都讲中国话,沟通没任何问题。
M-Robots OS的意义超越技术范畴,这是中国在全球机器人产业从“应用创新”迈向“标准输出”的关键一跃。深开鸿的尝试,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成败,也或是检验中国能否在万物互联时代建立自主技术体系的关键战役。
在这场竞赛中,特斯拉的垂直整合、英伟达的AI泛化、深开鸿的生态统一,各自对应不同的产业土壤。可以肯定的是,谁能更高效地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谁就能在十万亿级的机器人市场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