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下滑31.62%,华熙生物化妆品业务大跌
青眼

【青眼原创】

文/CC

4月10日,身处变革关口的华熙生物交出了2024年全年“成绩单”。

据财报显示,2024年全年,华熙生物实现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下降70.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下降 78.13%。

截自 华熙生物财报

青眼注意到,此次发布的年报与华熙生物2月27日发布的年度业绩快报相比,营收基本一致。但此次披露的财报中,归母净利润和归母扣非净利润的下滑幅度则有轻微收窄。据此前公布的业绩快报显示,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2.27%,归母扣非净利润则同比下滑79.36%。

据财报披露,华熙生物目前业务分为四大板块:原料业务、医疗终端业务、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原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原功能性食品业务)。

具体来看,2024年,华熙生物原料业务实现收入12.36亿元,同比增长9.47%,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3.06%;医疗终端业务实现收入 14.40 亿元,同比增长 32.03%,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6.85%;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实现收入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7.92%;公司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实现收入0.82亿元,同比增长40.97%。

截自华熙生物财报

由此看出,虽然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仍为华熙生物营收贡献最大的业务,但在2024年,该业务板块却是唯一录得下滑的板块,也是拖累华熙生物业绩的最大“绊脚石”,足见华熙生物在功能性护肤品业务上面临的挑战与压力。

据华熙生物介绍,报告期内,公司从产品策略和品牌建设两个层面进行了调整。首先是产品策略方面,润百颜聚焦修护赛道,持续推动屏障修护系列(“白纱布”系列)的销售,据悉,屏障修护系列销售收入占比已超过润百颜整体销售收入50%。夸迪则聚焦抗老赛道,推出CT50 超弹霜、CT50 精华水乳等产品,构成夸迪CT50超弹系列,多方面打造细胞级精准抗衰品牌。BM肌活聚焦油皮人群的多场景需求,在糙米系列2.0版的基础上推出油敏精华和祛痘乳,构建“油皮代谢平衡的全方位解决方案”。米蓓尔围绕“蓝绷带”面膜,推出“蓝绷带”精华、“蓝绷带”面霜PRO等产品,完善“蓝绷带”产品系列,构建“受损肌肤的根源性护理解决方案”。

品牌建设方面,润百颜和夸迪仍保持之前的品牌定位,而BM肌活重新梳理品牌定位,升级品牌为“专注细胞代谢及调控的护肤品牌”,米蓓尔也同时升级品牌为“专注皮肤神经免疫学的受损肌肤护理品牌”。

医疗终端业务领域,华熙生物依然保持着自身的高技术壁垒,业务持续保持大幅增长,实现收入14.40亿元,同比增长32.03%。其中,皮肤类医疗产品收入首次突破10亿大关,达10.73亿,同比大幅增长43.57%,其中公司差异化优势品类微交联润致娃娃针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覆盖机构数量超过5000家;公司坚持产品家族化组合应用,润致填充剂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覆盖机构数量超过约3000家。

分地区来看,华熙生物2024年在国内的营收同比下滑14.92%至44.72亿元,在境外的营收则同比上涨了8.61%至8.89亿元。

截自华熙生物财报

从研发投入情况来看,2024年,华熙生物研发投入合计4.66亿元,同比增加4.46%,占营收比重为8.68%,与2023年度相比增加了1.33个百分点。据介绍,研发费用的变化主要是薪酬体系变革导致职工薪酬同比增加;一级天津中试转化平台投入运营,研发项目增加,导致材料费折旧费同比增加。

截自华熙生物财报

据披露获得的专利数量情况显示,2024年度,华熙生物获得96个发明专利,与2023年度的87个相比,增加了9个;而合计获得的知识产权数量,则从717个上升142个至859个。

截自华熙生物财报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整体经营成果承压,华熙生物在财报中将原因归为六点。

首先是公司持续贯彻管理变革,推进管理变革项目的落地。华熙生物表示,因管理变革的组织架构升级、薪酬体系变革、咨询公司费用和股权激励费用等超过7000万元,影响了短期损益,但为公司长期发展夯实基础。

其次,公司加大对长期性、战略性、前置性的投入,包括推进供应链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落地包括海口、天津、东营、湘潭等产能布局,相关费用增加超过1亿元。

再次,华熙生物保持前瞻性研发投入,聚焦前沿科技领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和提升中长期竞争力提供研发资源保障。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在创新业务领域的投入,积极布局未来市场空间大、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业务,如再生医学、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等。战略性创新业务投入超过1亿元。

最后,公司对应收账款、存货、商誉等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对存在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计提了大额减值准备约1.89亿元。并且,由于华熙生物收入占比较高的消费品相关业务受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周期波动和战略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公司从流程到组织运营、人才培养、产品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调整仍在持续不断进行。

不过,华熙生物在财报中提及,报告期的经营结果是公司长期持续增长后战略性的主动调整,是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是结构性的、暂时性和阶段性的。目前,华熙生物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管理变革和战略升级虽然带来了短期的业绩压力,但从长期来看,这些举措将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面向未来,华熙生物表示,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同时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运营效率,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青眼:向世界讲好中国化妆品故事)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