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想考财经大学,央财、上财、浙财、广财、江财,哪所大学适合你?
松子说教育

财经类大学是很多考生理想的中的大学,在我国上千所本科大学里面,有不少是财经类的大学,其中软科榜就收录了54所财经类的大学。在这些大学里面,比较有名气的大学有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

今天我聊到的几个财经大学,不是按照软科排名挑选出来的,而是根据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从这个榜单上挑选出了排在前5名的财经大学。这份榜单提供了最近3年的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其中我们看看2023届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排名情况:

中央财经大学2023届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12599元,在全国高校里面排在第4名;上海财经大学2023届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12210元,在全国高校里面排在第15名;浙江财经大学2023届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10744元,在全国高校里面排在第57名;广东财经大学2023届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9651元,在全国高校里面排在第81名;江西财经大学2023届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9509元,在全国高校里面排在第84名。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对这份薪酬排行榜,我们要辨证的去看待,薪酬多少与毕业生就业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人均消费水平有关,有些大学毕业生的薪酬比较低,但是幸福指数不见得低,因为所在地的经济消费水平也低。说白了,就是水涨船高的事情。这个薪酬榜可以参考的地方就是对同一个地区的大学有点比较的价值。

提醒一点,本文篇幅比较长,阅读要有耐心哦!

五所财经大学的就业质量分析

我们读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就业,就业质量好,说明这所大学的办学质量就好,大学的教学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就业的,不是纸上谈兵的。

1、中央财经大学就业情况分析

尽管网上有很多关于中央财经大学最近这几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其实都不是官方发布的。我查阅了一下,发现央财发布的最新的数据也是2020届的,也有5年的时间了。校方倒是发布了2024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提到了就业情况,但是一笔带过:62.78%的应届本科生选择继续升学深造,其中出国(境)留学人数占比是21%。

为了解央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只能从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入手,因为2020届毕业生受“口罩”的影响可能导致数据有些偏差,还不如“口罩”之前的数据更有说服力。

本届毕业生当中,本科生27.02%选择国内升学,21.48%选择出国(境)留学,19.39%选择签协议(合同)就业,27.43%选择灵活就业。硕士生有1.46%选择国内升学,1.24%选择出国(境)留学,88.14%选择签协议(合同)就业,7.64%选择灵活就业。博士毕业生有6.52%选择国内升学,90.22%选择签协议(合同)就业。

从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地域分布看,主要以北京、江浙沪、广东为主。其中42.28%的本科毕业生、64.08%的硕士毕业生和59.04%的博士毕业生选择在北京就业。

从毕业生的就业行业领域分布看,32.35%的本科、51.59%的硕士毕业生集中在金融业,63.86%的博士毕业生集中在教育业。具体来看,本科毕业生集中在银行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会计业等多行业就业;硕士毕业生集中在银行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证券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险业就业;博士毕业生集中在在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银行业、证券业等行业就业。

从毕业生流向单位的性质看,86.89%的本科毕业生签约企业单位,其中45.03%签约国有企业就业;82.59%的硕士毕业生签约企业单位,其中62.69%签约国有企业单位就业;66.27%的博士毕业生签约高等教育和科研设计单位,14.46%签约国有企业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毕业生流向的重点单位包括这么几类:金融机构(银行、证券、基金、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政府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税务部门)、企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等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以及高等教育机构等。

2、上海财经大学就业情况分析

根据校方发布的202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来看,33%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到单位就业,34.31%选择国内升学,25.53%选择出国(境)深造。

上财发布了2023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本届本科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占比是46%,选择继续求学深造的人数占比是49%;硕士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占比是97%,选择继续求学深造的人数占比是1%;博士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占比是88%,选择继续求学深造的人数占比是0.4%。

从毕业生就业的行业领域来看,银行和证券是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的主要流向,对博士毕业生来说,教育科研是主要流向。37.80%的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工作其次是其他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党政机关等。

从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分布来看,签约就业和合同就业的毕业生中,65%左右的毕业生选择留在上海市就业,其次是浙江、广东、北京、江苏等。

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生流向的重点单位包括:金融机构(银行、证券、基金、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等)、咨询公司(德勤管理咨询、埃森哲等咨询公司等)、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税务部门、教育单位等)。

3、浙江财经大学就业情况分析

浙财发布了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本届本科毕业生中26.11%的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25.2%的毕业生选择国内继续深造,17.23%的毕业生选择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硕士毕业生中63.4%的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21.2%的毕业生选择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6.91%的毕业生选择自由职业。

从毕业生流向的行业领域看,本科毕业生集中在金融业(22.73%)、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2.7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1.70%)。研究生毕业生集中在金融业(28.27%)、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9.42%)、教育(9.66%)。

从毕业生流向的单位性质看,本科毕业生主要流向民营企业(53.33%)、国有企业”(19.57%)、机关(11.92%)。研究生毕业生主要流向其他企业(33.5%)、国有企业”(26.26%)、机关(21.93%)。

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分布地区,本科毕业生中有84.2%留在浙江省就业(杭州市54.05%、宁波市10.47%、金华市6.65%),其次是上海市、安徽省、广东省。研究生毕业生中有77%留在浙江省就业(杭州市58.26%、宁波市7.24%、金华市6.27%),其次是江苏省、安徽省、广东省。

浙江财经大学毕业生流向的单位包括金融机构(国有大型银行的各分行以及杭州银行、宁波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中信证券等证券公司等)、会计师事务所(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浙江分所等)、国有企业(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各分行、国家电网、物产中大集团等)、机关单位(财政、税务、审计等经济管理部门)、其他企业(道富信息科技等)。

4、广东财经大学就业情况分析

广东财经大学2024届本科毕业生当中,有41.29%选择签协议合同就业,12.03%选择继续求学深造。

2023届本科毕业生,有52.68%选择协议和合同就业,12.25%选择升学深造,20.91%选择自由职业。毕业研究生有77.2%选择协议和合同就业,2.1%选择升学深造,4%选择自由职业。

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分布情况是:96.28%的本科毕业生在广东省内就业,其次是上海、新疆、北京浙江等,80.71%的毕业研究生在广东省内就业,其次是浙江省、上海市、湖北省等。毕业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的比例为80.77%。

毕业生流向的行业领域按照学历层次来看,本科毕业生主要流向金融业(占比18.1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15.05%)、制造业(占比9.59%);毕业研究生就业行业主要为金融业(占比26.24%)、教育(占比15.25%)、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占比13.69%)。

从毕业生流向单位的性质来看,本科毕业生中有65.83%流向其他企业就业,18.27%选择国有企业就业,8.99%选择机关就业。毕业研究生中32.05%选择其他企业就业,30.81%选择国有企业就业,14.63%选择到机关就业。

广东财经大学毕业生流向的单位主要有:金融机构(国有大型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在广东的分支机构等、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各地市税务部门,以及财政、审计等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科研机构等)、国有企业、 会计师事务所、 民营企业等。

5、江西财经大学就业情况分析

根据校方发布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来看,2022届本科毕业生有40.34%选择协议与合同就业,40.53选择升学深造。2023届本科毕业生有36.86%选择协议与合同就业,47.58选择升学深造。这两届毕业生相比较,选择升学深造的人数在增加。

企业是吸纳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阵地,45.06%的本科毕业生选择企业就业,其中51.94%流向其他企业,25.31%流向国有企业,8.64%流向三资企业。毕业生流向的行业领域主要集中在银行服务(16.73%)、国家机构(8.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88%)。

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地区分布情况,29.21%的本科毕业生流向广东省就业,23.12%的毕业生留在江西省就业,12.13%选择在浙江省就业。

校方公开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是2020届的,35.75%去往“其他企业”就业,17.29%去往“国有企业”就业,3.32%去往“三资企业”就业。毕业生的行业分布情况,就业人数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金融业”(18.19%)、“制造业”(15.03%)、“批发和零售业”(11.92%)。就业地域分布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广东省(33.27%)、江西省(32.03%)、浙江省(11.25%)。

毕业生流向的单位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中国人民银行等。

五所财经大学对高考成绩的要求

我用山东省作为样本吧,看看这5所财经大学在山东省的录取分数线情况,其他省份的考生和家长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

1、这5所财经大学在山东省设置的招生专业数量各有多少?

2024年江西财经大学在山东省设置了57个本科招生专业,浙江财经大学在山东省设置了28个本科招生专业,中央财经大学在山东省设置了21个本科招生专业,上海财经大学在山东省设置了17个本科招生专业,广东财经大学在山东省设置了3个本科招生专业。

2、这5所财经大学在各个录取分数段上的专业数量各有多少?

录取分数线超过650分的专业,中央财经大学有1个,上海财经大学有1个,其余3所财经大学有0个。

录取分数线超过640分的专业,中央财经大学有7个,上海财经大学有8个,其余3所财经大学有0个。

录取分数线超过630分的专业,中央财经大学有16个,上海财经大学有14个,其余3所财经大学有0个。

录取分数线超过620分的专业,中央财经大学有20个(95%),上海财经大学有17个(100%),其余3所财经大学有0个。

从这里看,上海财经大学的实力略胜于中央财经大学。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剩余的3所财经大学的录取数据。

录取分数线超出600分的专业,江西财经大学有1个,浙江财经大学有0个,广东财经大学有0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590分的专业,江西财经大学有13个,浙江财经大学有8个,广东财经大学有0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580分的专业,江西财经大学有22个,浙江财经大学有15个,广东财经大学有0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570分的专业,江西财经大学有36个,浙江财经大学有21个,广东财经大学有1个。

分析到这里,我觉得没有继续分析下去的必要了,按照考生报考的热度来看,江西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

3、这5所财经大学报考最热门的10个专业有哪些?

上海财经大学有:会计学651分、金融学(双学士学位、统计学和金融学)649分、金融学646分、经济学645分、财政学类644分、经济学(双学士学位)644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41分、数字经济640分、统计学(双学士学位)639分、数学类636分。

中央财经大学有:金融科技(北航计算机联培项目)650分、金融学(金融学、金融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联培)648分、金融学类645分、经济学(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643分、工商管理类(会计学院)642分、税收学(北理工智能、税收联培项目)642分、财政学(财政理论与政策)640分、经济学类639分、统计学类638分、法学(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637分、金融学(国际金融与公司理财)637分、财政学类637分。

江西财经大学有:法学600分、法学(法务会计)599分、会计学(注册会计师)598分、会计学598分、法学(数据法学)597分、法学(涉外法治)596分、会计学(ACCA方向)594分、会计学(智能会计)594分、财政学594分、财务管理592分。

浙江财经大学有:法学598分、法学(数智法学拔尖班)595分、会计学594分、审计学591分、财务管理591分、金融学(智能金融强基班)591分、会计学(数智会计拔尖班)591分、财政学类590分、汉语言文学587分、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586分、金融学586分。

呵呵,江西财经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最吃香的专业竟然不是财经类的,而是法学类的,这一点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点类似,在法学和财经类领域都有所长。

广东财经大学在山东省只开设了3个专业,录取分数线分别是:数学与应用数学571分、商务英语561分、电子商务(大数据决策分析)546分。这所财经大学只在23个省份招生,并且在省外的招生专业都很少,主要是面向省内招生的。2024年在广东省内设置的本科招生专业就有76个之多!呵呵,难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吗?

我大致看了一下广东省考生报考浙江财经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的情况,广东省考生报考江西财经大学的积极性更高一些,报考浙江财经大学的积极性与广东财经大学的积极性差不多。

松子老师有话说

中央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都是211、双一流大学,并且地理位置都非常好。其余的3所大学都是“三非”大学,从地理位置看的话,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也挺不错的。但是如果让考生自己选择的话,肯定会优先选择这2所大学。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想报考财经大学的话,这5所大学当中哪一所会适合你呢?

从录取分数看,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分数线较高,江西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和广东财经大学分数线相对较低,对于分数不太够冲击顶尖财经高校的考生,后三所学校性价比更高。

从就业地区看,如果想在长三角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有地缘优势;想在北京及周边发展,中央财经大学更有优势;而江西财经大学在南方金融领域就业广泛,广东财经大学在本地就业有一定基础,对于有明确地域就业倾向的学生,对应地域的学校性价比更高。

总体来说,如果分数较高,追求顶尖的财经教育资源、高起点就业和广阔的发展平台,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是较好的选择。如果分数中等,江西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在学科特色和就业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能在相应区域和行业提供较好的发展机会,性价比突出。广东财经大学对于想留在广东发展的考生来说,是一个务实的选择,能利用本地资源实现较好的就业。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