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唐僧是金蝉子转世,金蝉又是谁?曾让三界闻风丧胆,被接引佛降伏
史中阅灯火

四大名著是我国在明清时期不朽的瑰宝,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时代重要文化符号,这四部影响力空前的佳作,至今依然热度不减,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以玄奘西天取经为基调的《西游记》。

相比于三国演义之中的古代战场,西游记世界观的构建更加具有想象力,根据一条漫长的取经之路,塑造了一个以人神鬼为基础,天马行空的世界观,并且在人物形象的创造方面,带有浓郁的神话主义色彩,作为主人公的“取经团体”也不是寻常的小角色。

大徒弟孙悟空是昔日的齐天大圣,猪八戒和沙悟净都曾在天庭担任要职,就连看起来最普通的唐僧也是金蝉子转世,金蝉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让整个天庭闻风丧胆,最终被引佛降服。

唐僧与金蝉子

从西游记的表现来看,作者擅长对动物形象的使用,无论是原文中的正派还是反派,都会有动物形象的结合,不仅是拦路的妖魔鬼怪,就连这个五人的取经团队,也被动物所充斥。

白龙马自然不用多说,任劳任怨的它既有龙族的高贵,也有马匹的耐性与沉稳。

孙悟空乃是石猴,虽然是天生地长,但也属于动物类别。

猪八戒被贬下凡间之后成为猪精,沙和尚乃是水里的妖怪,其中看起来最像人的唐僧,其实也不能算是人类。

在当下流传最广的西游记剧作之中曾借“地仙之祖”镇元子之口对唐僧前世的身份进行了阐述,他称唐僧是自己的“故人”,是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与他在盂兰盆会上相识。

这既说明了唐僧的身份,也强调整体的故事线,如来佛让自己的徒弟以凡人之躯参加取经的任务,并且还经历了数次轮回,是由于金蝉子在西天大雷音寺时没有认真听佛祖讲经,所以才让他遭受凡人之苦楚,历经万水千山,实际上可以认为是一种惩罚。

甚至可以大胆进行推测,正是因为如来佛祖对他的看重,所以才有了后来西天一路的磨难,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或许连妖怪之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都是如来刻意传下去的,毕竟有些妖怪甚至知道“唐僧乃金蝉长老临凡,十世修来的好人”。

相比之下,佛教看来,大千世界象征美好的动物有很多,为何非要用到“金蝉”这一说法,如果通俗来说,“金蝉”在民间顶多也就算好看一点的知了而已,不仅没什么存在感,生命周期也很短,根本与“长生不老”的含义不相符合。

唐僧之所以是金蝉,是存在“金蝉脱壳”的含义,因为在西游记的故事线中,唐僧有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他不像自己三个徒弟一样,下凡之后依然保留了法力,而是放弃了一切,脱胎换骨重新开始,并且在顺利到达西天成佛之前,是一直没有实现“脱壳”的。

从另一方面来看,“金蝉”也是一个炼丹术语,在道教的丹药领域,让凡间的药草变成作用明显的仙丹,也有金蝉脱壳的寓意,在道家学说之中,炼丹就是缔结一个“圣胎”,经过近百天的培养锻造之后,就能脱壳形成长生。

金蝉与唐僧的相似之处

唐僧之所以能够和金蝉的形象完美贴合,主要是因为双方的品质存在类似之处,《西游记》之中的唐僧,忠心佛门,气质高洁,不为凡间之物所动摇。

或许在西天的道路上,唐僧会出现许多认识偏差,甚至是判断上的错误,几度让简单事情复杂化,但真正面对困难的时候却能表现得非常坚定,例如在美色和财富面前的不动摇,无论对方的身份是妖怪还是凡人,始终不能影响唐僧的心境。

这一特点是毋庸置疑的,甚至连有些妖怪都十分认可。

女儿国一回之中,国王曾对唐僧大加赞赏,说他“相貌堂堂,风姿英俊,诚是来自天朝上国的男子”,这里其实不仅是对唐僧的肯定,也是对金蝉品质的赞美,因为双方存在类似的品德。

东汉末年时期的槽值曾在自己的名篇《洛神赋》之中描写过“惟夫蝉之清素兮……漱朝露之清流”,以表达这类动物的高尚品质,还用柳下惠来进行比较。

除此之外,陆云还专门创作了《寒蝉赋》,来专门对蝉进行夸赞,“则其俭也;应候守节,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则其容也”,从相貌到品格,“寒蝉”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蝉之所以表现为如此积极的含义,很大程度上是以唐僧为代表的一系列得道高僧的加持,时至今日依然是如此。

在今天的解释之中,蝉与佛教之中的“禅”谐音,乃是君子五德的集合,于西游记而言,唐僧十世修行,也能恰好对应蝉的生活方式,从生活习性来看,蝉一般需要在地下生活长达五年时间之后才能来到地面鸣叫,有些地方的蝉甚至能在地下生活长达十七年。

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下,唐僧和蝉都是同步修炼发展的,蝉成长的方式是蜕皮,而唐僧则表现为轮回,在原文第98回之中,唐僧乘船而过之时遇到了一些尸体,而后得知这些“死人”全部都是曾经的自己,起初唐僧不相信。

但包括三个徒弟和船夫在内的人都给出了同样的解释,唐僧也只能被迫接受,这里既能看出唐僧的转变,也能从侧面说明某种残酷性,结合唐僧的前世不难发现,西天路上的种种磨难,考验的不仅是唐僧,还有金蝉。

放眼整个古代的小说,几乎没有人的命运比唐僧更加悲惨,几乎每到一处都有灾难发生,就连唐僧自己也一直感叹自己所经历的灾祸太多太频繁,从出生开始家破人亡,被迫漂流佛门。

从唐僧小时候的种种表现来分析,他本性善良,似乎不应该遭受如此多的罪恶,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西游记之中昔日的金蝉或许并不是完全的正面形象”。

唐僧所经历的困难不仅是对自己的锻炼,也是承受自己前世的罪过,换言之,真正的“金蝉”应该不只有“不认真听讲”这一个罪名,正是其他的罪孽,导致了后来唐僧十世受苦,而这就和“金蝉”的真实身份有关系了。

让三界之中闻风丧胆的存在

众所周知,在上古时期有四大神兽镇守西方位置和星宿,为百姓赐福,带来祥瑞。

正所谓正邪对立,有正就有反,与神兽相对应的,还有四大凶兽和五大凶虫,它们所代表的都是邪恶与灾难,金蝉就是其中的“五大凶虫之首”,虽然外表地看起来是金色蝉虫,生了六对翅膀,没什么杀伤能力,但实际上却凶恶无比。

以西游记之中的狮驼岭为例,这一难被认为是西天路上最难的一次,孙悟空进入狮驼洞之时,看到这些妖把人类剥皮抽筋,顿时汗毛倒数,场面十分压抑,金翅大鹏雕也曾一口吃掉了一个国家的人。

所以我们普遍认为,“吃人”的妖怪十分恐怖,但这些对于金蝉来说都只是皮毛而已,因为金蝉本身更加恐怖,它通过“吞噬六道圣灵”来成长,并且食量无上限。

所谓六道,不仅包括人族,还有神祇,妖怪,魔道,鬼怪,仙家,通俗来讲,从天上,到地下,从凌霄宝殿的各路神仙,到幽冥界碧落黄泉之中的孤魂野鬼,全都是金蝉的养料。

而一旦被金蝉吞噬,所损失的不仅仅是肉体,甚至连精神力也将荡然无存,无论是修炼多年的神仙,还是成精已久的妖怪,金蝉都会无差别吞噬,再加上根本没有上限的食量,金蝉瞬间就成为三界之内最大的禁忌。

除此之外,六翅金蝉本身也强大无比,肉身完全不惧五行之力,刀枪不入坚不可摧,各种法宝和神兵利器都无法破开其防御,脊背上的六对翅膀虽然看起来很薄,但速度十分惊人,呼吸之间奔赴千万里,甚至超过了孙悟空的筋斗云。

也就是说,金蝉早期和三界直接存在不少仇恨吗,从起具体的经历来看,金蝉早期曾在昆仑山脉拦路打劫,无论此处路过的是神仙还是妖魔鬼怪,全都会被吃掉。

最后被如来佛祖的前身接引道人降服,因为其资质十分出色,所以才将其收为徒弟,而后才有了唐僧的十世轮回之说,它的总体形象,其实也是介乎于佛道两家之间的,有了唐僧在后世的不断修炼,金蝉子才有机会完成渡劫,步入圣境。

这才是金蝉子的真正经历,一个让三界避之不及的存在,最后由唐僧继承与发展也像是在赎罪,正是因为有了西天一路上的劫难,才可以让金蝉最终个真正名正言顺的融入其中。


参考文献

[1]罗兵,胡胜.“金蝉脱壳”有玄机——说百回本《西游记》中金蝉子的名实之变[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06):15-22.

[2]马铁汉.宝剑锋从磨砺出——看常东演出《锤震金蝉子》和《驱车战将》[J].中国京剧,2005,(04):12-13.

[3]蔡铁鹰.《西游记》“附录”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04):48-53.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