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标准一般每两年或者三年调整一次,每个省市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本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分为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我们知道,个人工资一般包括个人承担的社保缴费部分,那么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包括社保费应由个人承担的部分呢?一起看看。
人社部发布2025年各地最低工资标准
近日,人社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全国各地的最新工资标准,统计时间截至2025年4月1日。福建的最低工资新标准从2025年4月1日开始执行,也是目前最新的最低工资标准。

来源:人社部
月最低工资标准,排名第一位的是上海,为2690元;排名第二位的是广东省,第一档次为每月2500元,其中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最低工资标准单列,为2520元,比广东省定标准高了20元;排名第三位的是江苏和浙江,二者并列第一,第一档次的标准都是2490元;排名第四位的是北京,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420元。
月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次不足2000元的地区只有两个,分别是青海的1880元和广西的1990元,其他大多数省市的最低工资在2000元到2400元之间,差距并不大。
在最低小时工资方面,北京的小时最低工资排名第一,为26.4元,天津位居第二,为24.4元,上海、江苏、浙江并列第三,为24元。小时工资第一档次不足20元的地区为:青海18元,海南17.9元,黑龙江19元。
由于最低工资标准是动态的,每个省市最低工资标准出炉时间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最低工资标准情况随时都会有新的标准,特别是那些最近两年还没有进行最低工资标准升级的省市,近期发布新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可能性比较大。比如北京、天津、河北等地。

哪些地区最低工资不含社保缴费个人承担部分?
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包括社保费应由个人承担的部分,国家并没有统一的规定,有的地区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包括个人承担的社保费,而有的地区明确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社保费。
上海和北京的最低工资标准明确规定,月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个人和单位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江苏规定比较特别,将劳动者按下限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不作为最低工资组成部分。
其他多数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通常包括社保费的个人承担部分。其中安徽省在2021年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时候,明确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个人承担的社保费和住房公积金,但在2023年最低工资标准中进行了修改,将不含修改为含个人承担的社保费和住房公积金。
同时,最低工资标准还不包括加班加点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等。
因此,北京和上海的实际到手的最低工资就是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如果劳动者有加班工资及特殊条件下的津贴,实际到手的工资还会高于最低工资标准。其他大多数地区领取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者在承担个人社保费部分后,实际到手的工资往往会低于当地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
需要提醒的是,最低工资并不能完全作为缴纳社保费的基数,因为如果最低工资标准低于当地最低的社保缴费基数,不能按照最低工资作为本人的社保缴费基数,而是要按照当地规定的最低社保缴费基数缴纳社保费。比如河南省的第一档次的最低工资标准是2100元,而河南2025年最低的社保缴费基数为3756元,如果领取的是最低工资2100元,不能以2100元为社保缴费基数,而是要按照3756元作为社保缴费基数,每月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300.4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