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负债率,负债率是指企业或个人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反映了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负债来筹集的,计算公式为: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不同的层面负债率有不同的影响,就企业而言,适度负债能为企业提供资金用于扩大生产、投资新项目等,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增加权益资本收益率。如企业以低息贷款购置先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利润。但是,过高负债率使企业偿债压力大,易引发财务风险。若市场波动,企业经营不善,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时偿债等问题,甚至导致破产。
就政府而言,合理举债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刺激经济增长,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但是,政府负债率过高会影响政府信用,增加财政负担,挤出私人投资,还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等问题,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
截至2023年底,中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85万亿元,负债率为67.5%,其中包含国债30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0.7万亿元以及隐性债务14.3万亿元。从国际比较来看,这一指标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如2023年末G20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18.2%,G7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23.4%。
居民负债率据相关数据,2022年中国城镇家庭平均负债率为56.5%,其中房贷占比近77%。截至2024年,中国负债人数已超过5亿,负债率高达27%。若从居民杠杆率(居民债务÷GDP)来看,2023年GDP是126万亿,居民债务82万亿,居民杠杆率达到了65%。

企业负债率,一些大型银行和房地产企业负债规模庞大。如2024年数据显示,工商银行总负债38.4万亿,农业银行34万亿,建设银行33.9万亿等,不同行业企业负债率差异明显,资本密集型行业如房地产、重工业等负债率相对较高,轻资产行业如服务业、科技行业等负债率相对较低。 大型银行和房地产企业负债规模庞大,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大型银行以及中国恒大、碧桂园等房地产企业。
总体而言,中国政府负债率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且政府举债多有有效资产支撑及内债为主等优势。居民负债率受消费观念升级、住房汽车贷款比例增加等因素影响有所上升,存在一定风险。企业负债率方面,大型企业尤其是银行和房地产企业负债规模大,在经济环境变化等情况下,部分企业债务风险值得关注,但中国也在通过多种政策措施推动企业降杠杆等,以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