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中国无被俘的空军”自杀殉国的阎海文
天有余而补不足

阎海文

阎海文(1916—1937),满族,祖籍河北省昌黎县,出生于辽宁省北镇县道台子村。父亲阎仲三曾考取武秀才,在热河都统汤玉麟部下担任过副官。阎海文受父母影响,从小就嫉恶如仇,仰慕民族英雄。因为家境贫寒,靠亲友的资助他才得以在教会创办的崇一小学和沈阳东关文华中学修完学业。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队以武力侵占东北。不到四个月时间,东北全境失陷。从此,东北的大好河山和3000万同胞就惨痛呻吟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阎海文当时还只是个十多岁的少年。他目睹敌人的残暴,痛感国土的丧失,虽然怀着满腔愤慨,无奈赤手空拳,难以杀敌。

北平东北中学

此时,阎海文随家人流亡北平,就读于北平东北中学。时光在流逝,可他时刻不能忘却家乡所发生的一切。面对祖国的沉沦,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报家仇国恨,把敌人赶出去。他曾在自传中愤慨地写道:“东北沦亡,国将不国。堂堂的中华民族,竟受倭奴之摧残与蹂躏,令人痛心,所以我常为之悲,为之泣。”因此,他在刻苦读书的同时,尤其注意磨炼自己的意志,准备将来参加驱逐日本侵略者,收复国土、光复家乡的战斗。他对孙中山先生非常崇敬,曾深切地表示:“我们中国人,现处在一个极危险的地位,中国在国际的地位,是说不上的。现在我们九死一生,敌人已通到我们家门里来了,非速反攻,和它一拼,是不可活下去的。现在我们应以总理的革命手段,实行总理的遗教,才可能有出路,中国才能复兴。

19路军阻击日军

1932年1月28日,日本又武装进犯上海,驻在上海的第19路军,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高潮的推动下,奋起抵抗,淞沪战役打响。简海文看到日本的飞机对我国进行狂轰滥炸,猖狂异常,再联系到世界各国爆发的战争他从中得出了一个深刻的启示和教训,认为在军事战争中,一个国家缺少强有力的空军是万万不行的。“无领空便无领土”的思想,也为当时世界人士所公认。由此他对航空救国有了感性的体验和深刻的认识,决心投笔从戎,报考空军。

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

1934年的秋天,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在各地招考飞行员。机会难得,一直精心准备的阎海文毅然前去报名应试。不料当时报考人数竟达万余,但只招收100名学员,真是万里挑一。阎海文万分高兴,入伍后他被分到航空学校本部学习飞行。在学习期间,他竞争相当激烈。经过极其严格的体格检验和考试,他被录取了,争取到为国效力的加倍努力,胆大心细,各科目都完成得很好,甚至在睡梦中还在背诵教官教导的飞行技术。同学和教官对他都很钦佩。

阎海文与同学合照

1936年10月,阎海文从航空学校毕业,被分配到空军第5大队第24中队当见习官,1937年4月被任命为少尉飞行员。

阎海文签名照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又在上海发动侵略。这时阎海文所在的空军第5大队驻防扬州,担负着空中支援和首都南京空防的任务。九一八、“一·二八”以及七七事变的惨痛教训,激起了中国军民的极大义愤。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上海守军士气旺盛,斗志昂扬,给了侵略者一个迎头痛击。当时的战场集中在虹口、杨树浦市区以及日军占据的阵地周围。8月16日,中国陆军第688师在扫清了日军前哨阵地后,发动了向虹口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进攻。但日军凭借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和舰炮的支援,进行殊死的顽抗。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是一座钢筋水泥的堡垒建筑,非一般武器所能攻破。日军所占汇山码头一带大厦林立,也是易守难攻,这使装备和技术都处于劣势的中国军队进攻难以奏效,战争呈现胶着状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8月17日,抗战指挥部下达命令:第5大队立即派飞机6架,各带500磅炸弹一枚,去轰炸上海虹口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这次任务没有安排阎海文,他焦急万分,多次主动请战。他对上级说:“我是一个流亡者,我要打回老家去,要为东北三千万同胞报仇!”于是上级批准了他的请求,命他驾驶新“霍克”式战机作为僚机随队出击。接受任务后,阎海文和战友们一起驾机到达目标上空。敌人阵地上的高射炮火异常猛烈,连续不断的炮声在飞机四周炸开,使得机身不时震动,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飞行员们的杀敌决心。阎海文和他的战友们迅速将机身半滚旋转成倒飞状,然后垂直向下俯冲,3000磅炸弹向敌人倾泻下去。“好!全部命中目标!”空中的飞行员们和地面的中国军队官兵们都十分兴奋。

被炸毁的日本司令部

正在这时,敌军的高射炮弹打中了阁海文的座机,机身剧烈地摇晃起来,失去了控制,即将坠机,阎海文被迫跳伞降落。不料此时黄浦江上空风速很大,降落伞在空中随风飘荡,着陆后的他竟飘落到敌人的阵地。

阎海文证件

阎海文降落在一个小土丘上面,举目四望,才知道自己误落日本敌阵。他迅速地一手拉脱降落伞的带钮,一手拔出腰间的手枪,一个箭步,跳到了沙袋旁边。此时数十个日本兵持枪从三面包围了上来,逐步逼近,并且齐声叫喊着:“飞行士投降!”“活捉飞行士!”一个日本军官一边叫一边向他打手势,示意他把双手举起来。“想让我成为你们的俘虏吗?滚开吧!”阎海文愤怒了。他举枪射击,“啪”的一声响,一个日军应声而倒。敌人猛吃一惊,呆住了。“啪!啪!”阎海文又击毙了两名日军。其余的敌兵卧倒还击,双方相持着。日军的翻译又大声劝降,阎海文严词拒绝,然后他高呼:“中国无被俘空军!”。在双方的僵持中,沉着冷静的阎海文又一连击毙了数名敌兵。这时,他的枪膛里只剩下两粒子弹了。他依旧兀立不动,等敌人再次包围上来时,他对准为首的一个敌兵又射出了一颗的子弹,敌人倒了下去,剩下最后一颗子弹时,因日军开始以排为单位接近,他以壮烈的口吻对着周遭日军说:“生为东北之人,死为东北之鬼!我阎海文既然是东北人,应该要与队长(即高志航)一同打回去,光复我家乡。然而,海文今生的愿望已无达成的可能矣!中华万岁!”说完,枪口对准自己太阳穴,将最后一颗子弹送入,自杀殉国,时年21岁。当时围剿他的日军,向他尸体脱帽致敬。

阎海文殉国遗照

日军为借其宁死不辱的节操鼓励日军士气,对其厚加葬殓·并立墓碑,上书“支那空军勇士之墓”。1937年9月11日·日本大阪的《每日新闻》刊载其壮烈成仁的事迹。同年10月,东京新宿区举办“中国空军勇士之友阎海文展览会”,展出其生前用过的飞行服、降落伞和手枪等遗物。

中国航空队誓言

阎海文宁死不屈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节,使全国人民为之敬佩和骄傲。阎海文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赠他为中尉。抗战时期,在阎海文家乡,流传有抗日版的《三字经》,以纪念他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阎海文,当空军,打日机,八架焚;投炸弹,炸敌轮轰轰轰,三舰沉。身受伤,落敌方,从容中,举手枪,不受辱,不投降,先杀敌,后自戕。智仁勇,真胆量,为国民,好榜样,传后世,永流芳,家乡人,不可忘。”冯玉祥将军亦曾作诗一首,发表在1937年9月14日的《救亡日报》上,号召军民以阎海文为榜样,向他学习。

阎海文纪念邮票

如今,阎海文的英名被铐刻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的英烈碑上。每年清明节前后及杭战胜利纪念日,人们纷纷前来举行各种纪念活动,追悼和缅怀抗日英烈。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