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的鲫鱼到底在哪?没准!如果谁明确的告诉你鱼在哪里,比如:浅滩、深水等等。那他没有想真心告诉你。因为鱼会因为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水层、位置!而不同水域、水质鱼的藏身位置又都不一样。所以你要学会鲫鱼追踪术。从而根据不同水域、水质、时间来确定鱼在哪里。而我们钓鱼人也只能靠时间来作为我们的鱼引子。请你记住,你是人不是神,你不可能改变鱼的习性。你用的饵料对鱼也仅仅是食物而已,不是精神食粮。指望着饵料钓鱼只能是越钓越迷糊。不同的水域,垂钓的方法一定也是不一样的。你只能追着鱼走!鱼在哪?你钓哪?好了,还是那句话,不是钓鱼人也写不出来,不是钓鱼人你也看不懂。

直接步入正题。
一、鲫鱼追踪术。
1,小水面,浅。
都说春季的鱼上浅滩,那么请问您在浅滩钓到鱼了吗?尤其是城市里的小河,您站在桥上看到过鱼吗?包括水的中间、岸边。可以这么说根本就看不到鱼。那么这些鱼到底在哪里呢?给大家看个图片就知道了。这张图片是中午1点钟照的。还有一张是上午十点钟照的。为啥要拍两张图片?(注意!上午十点图片上的小亮点,大概率就是我们钓鱼人说的鱼泡)。

中午一点
因为我们要说两件事。1,大部分的鱼都藏在水草里。根本就不会出来。此刻你钓草边的效果不好。因为鱼根本就不出来。小水面最好的钓法是什么?钓浅、草边?都不是。而是七星漂,朝天钩,调教到鱼钩落在水草上能拖住的地步,钓水草中心地带。因为鱼根本就不出来。2,随着时间的推移,鱼就算在水草里也会有上下水层的移动。也就是我们钓鱼人常说的起浮。而这个起浮的高度确实我们要研究的重点。首先我们要先知道鱼起浮原因,其实就是因为缺氧。水面被太阳和气温加热之后密度就会降低,那么就漂在水的上层。而水中的氧气主要靠藻类,所以当上、下水不交换以后,水底就会缺氧。所以鱼会起浮追氧气。

上午十点
我们再来说起浮的高度。起浮的高度主要是温度决定的,比如:水面的温度处于鱼的舒适区间,那么鱼就会起浮到水面。所以大家会发现,只会春季鱼才会起浮到水面。因为春季的气温大部分是10_20度之间的居多。而气温20,水温大概就是16度左右。而鲫鱼的舒适温度是15_25度。也就是说此时的水面对鱼来说有很大的诱惑。等到了夏季,鱼就不会起浮到水面了。因为温度太高了。所以他们会选择温度在25度左右,靠近氧气比较充足的地方就可以了。

2,大水面,深。
还是直接看图片吧!大水面,中间深。我们会看到图片上有很多黑影子。没错!你看到的就是鱼。而这些鱼是什么品种呢?鲫鱼、鲫鱼、草鱼、青鱼、鲢鳙等。位置也是水的中间位置!那么请问这种情况下,让你钓浅水的对吗?让你钓离底的对吗?让你钓飞铅的对吗?让你往饵料里加小药、虾粉的对吗?让您饵料高雾化的对吗?你那可怜的7.2鱼竿够的到吗?就这么一个原因,你那个位置根本就没有鱼,你用什么也是白搭!

那么这两种水面突出一个重点是什么?起浮?不是!不管什么水域只要温度达到了就会起浮。这个不是重点。唯一的重点是,你钓的那个地方鱼感觉安全吗?小水面的鱼是没有办法钻水草。大水面的鱼则可以选择中间来悠闲的晒晒太阳。此时大水面你有什么办法呢?我们曾经实验过上风口海杆馒头漂浮法。远投,阿波,水面钓组。等等。总之你必须去主动找鱼,指望着鱼过来吃你的饵,那就只能依靠时间了。

二,让时间成为你的鱼引子。
什么时候打窝管用?其实就是鱼敢从草里出来,鱼从水面上下去。这就需要阳光消失,温度降低。只有温度降低才会让上层水慢慢的向下沉,此时鱼才会下底吃饵。凌晨三点至早上七点,是一天中唯一一段上下水交替和温差比较小的时间段,鱼大概率也是下底吃饵的。此时我们可以任意钓位垂钓。上午八点至下午三点,这个时间段阳光逐渐强烈,温度上升迅速,浅水的鱼开始转移,深水的鱼开始从底到离底到水面转变。此时我们只需要回家或者使用水面漂浮钓法。下午四点至上半夜,鱼开始从水面到半水到离底到底的过程。此时我们可以钓离底。所以!掌握我们在春季能不能钓到鱼怎么钓鱼完全是受时间所影响的。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钓法,饵料,线组等这些辅助工具决定的。

好了,如果您感觉对您有帮助的话,请点一下关注,谢谢。 记得点赞、收藏、分、享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