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祝大家事事顺遂
01

02
认真做好三校的职业教育才是正事,校风校纪抓起来,不堵住三校进大学的通道,成熟有早晚,成材有三百六十行。
03

04
以我初三的经历为例,被分流的原因包括:手机电量往往比单科分数更充足;阅读到一定字数就会感到困惑;数学遇到字母符号就无法应对;说话或写作只能流水账般表达,缺乏修辞技巧;英语连“abandon”这样的单词都不认识;甚至不清楚分号的意义。
05

06
参加高考是给自己多一个选择的机会!比如张桂梅老师的女子高中!
07

08
真正低学历的人往往不活跃于网络。抖音和快手上,有一些不识字的博主。对于在九年义务教育下长大的年轻人来说,他们难以理解这类博主的存在意义。然而,在广大农村、工地和马路上,这类博主的观众却随处可见。我有一个亲戚,是一位培养出985大学学生的中年妇女,却不会识字。她对我说这句话时,我震惊了。她表示自己只认识自己的名字和一些阿拉伯数字,别的都不认识。我问道:“你不是去广州、上海打过工吗?这么远的地方不识字怎么去的呢?”她回答道,是跟着同乡一起出去的。工地上只需要有力气的工人,不需要教书先生。这类中老年人虽然没有受过教育,但他们的双手支撑起了整个家庭,不分昼夜地上工挣钱,又哪有条件在网上发声呢?
09

10
为什么中考分流后,未能升入高中的那一半人几乎沉默?网友揭示了真相!
11

12
初一初二我是学渣,运气不好的话10个选择题能错十个。初三被逼了一年中考也考到600多了。男孩开窍晚,初中分流的确早了点
13

14
认识一个这样的孩子,我劝他多看书,他说他只喜欢看漫画书,我借他我小时候的经典漫画——丁丁历险记,他看了半本就都还我了,说是书里的字太多了,看着累
15

16
幸存者偏差。分流的幸存者是能够获得相对比较好的教育,能在网络上发声;分流的不幸者大多数不能获得比较好的教育,在网络上发声的比例微乎其微。
17

18
考试这件事情,就跟泡妞一样,有的人轻轻松,前拥后抱;有的人费力不讨好,舔都舔不来。
19

20
现在的分流还是保守了。想要真正的激活职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我觉得高、职比例应该在3/7,这7成的孩子里,至少有百分之四十五十资质并不差,从生源方面足可以推动职业教育走向正轨的起步。 同时,应该将职业教育和文化教育分成职高→专科→研究生与高中→本科→研究生,两条并行又相融的路线我称它“技术线与学术线”。 最后王炸,将现有高等教育专业以“技术线与学术线”的属性重新洗牌归类,分为技术技能类和学术科研类。两条线的起点则是从职高与高中开始。以铁路为例,机务驾驶维护、电务供电维护、车务调度等非研发设计岗位只有技术线有相应专业,路线设计、机车研发、信号工程等研发设计类岗位则只有学术线有相应专业。用人单位按需选择相应人才,考生也会根据自己的规划选择相应的发展线。 至此从生源、学业规划、岗位待遇上整体激活职业教育,使得职业、文化教育不再是因成绩而分流而是根据个人规划和特点去选择,即使不再需要特定比例,两条线都会以当下社会生产需求而稳健发展,输送相应人才。
对于本期话题,大家有什么想聊的吗?
朋友们评论区一起来聊聊吧
大家别忘了点赞关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