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哪吒2》上映仨月还不下架?网友炸锅:这是要刷到世界第一
妍妍浅谈

"这也太离谱了吧!"凌晨三点半的影城大厅里,几个年轻观众盯着电子屏上的排片表直跺脚。屏幕上《哪吒2》的场次像贪吃蛇般占满整列,隔壁新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可怜巴巴缩在午夜档。这部号称"国漫之光"的动画电影,自1月29日横空出世以来,已经霸占银幕整整86天!


一、153亿票房背后的魔幻现实

这部续作确实创造了神话——全球153亿的票房数字金光闪闪,可扒开这层华丽外衣,故事就变得微妙起来。海外3个亿的进账,九成来自东南亚影院,欧美的放映厅里连个哪吒的脚丫印都难寻。有在伦敦留学的网友吐槽:"我跑遍半个城市,最后还是在唐人街录像厅看的枪版!"


更耐人寻味的是票房曲线。首月日均1.5亿的凶猛势头,到三月份直接腰斩成每日不足千万。有数据帝扒出惊人内幕:某三线城市影院凌晨两点场的上座率竟达97%,可监控显示放映厅里空无一人!这波操作看得吃瓜群众目瞪口呆:"好家伙,这是要学《战狼2》玩'精神包场'?"

二、"自来水"变"刷分党"惹争议

"二刷是情怀,三刷是信仰,四刷就是行为艺术了。"微博话题#哪吒N刷挑战#下,铁杆粉丝们晒出厚厚一沓电影票根。可随着密钥延期公告发布,评论区画风突变。有网友怒怼:"这是要把观众当提款机?割完韭菜还要榨菜汁?"

最魔幻的当属某影迷群的"众筹刷票"事件。群主发起"每人每天贡献一张票"的号召,美其名曰"助力国漫登顶"。结果被扒出群成员过半是影院员工,这场自嗨式狂欢瞬间沦为全网笑柄。连官媒都下场敲打:"艺术不该变成数字游戏。"



三、文化输出的"玻璃天花板"

当我们为东南亚市场的3亿票房欢呼时,却选择性忽略了欧美市场的冷遇。北美最大票务平台显示,《哪吒2》在纽约的排片量还不及一部印度歌舞片。有在好莱坞工作的动画师直言:"他们看得懂乾坤圈,但理解不了'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记文化差异的闷棍,把不少人的热情浇了个透心凉。就像网友@漫威男孩说的:"我们在自家后院放烟花,还非要说照亮了半个地球。"但平心而论,片中水墨风与赛博朋克的混搭,确实让外国同行眼前一亮。日本动画大师新海诚就赞叹:"中国同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美学密码。"

四、密钥延期的"三重暴击"

眼看排片表要延到五一假期,观众们彻底坐不住了。首先是影院资源的"虹吸效应",春节档的《热辣滚烫》早下架了,情人节档的片子更是尸骨无存,唯有哪吒像定海神针般杵在银幕上。其次是票价体系的混乱,从首映的89元IMAX票到现在的19.9元特惠场,让早鸟观众直呼血亏。


最要命的是观影热情的透支。有调查显示,超六成观众认为"续作不如前作惊艳"。当片尾彩蛋变成固定节目,连最忠实的粉丝都开始审美疲劳。就像网友调侃的:"现在听到'急急如律令',我条件反射想掏手机点外卖。"

五、国漫崛起的"甜蜜烦恼"

不可否认,《哪吒2》在技术层面确实甩开同行十八条街。160分钟片长里,光是元神出窍的粒子特效就烧掉八千万。但当我们醉心于这些硬核数据时,是否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就像某影评人犀利指出:"我们在造火箭,却忘了怎么放风筝。"


这场持续三个月的银幕狂欢,恰似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浮躁与焦虑。或许正如导演饺子在采访中说的:"我们跑得太快,是该等等观众的灵魂了。"毕竟,真正的经典从不需要靠放映时长来证明自己——你看《泰坦尼克号》重映二十次,观众照样哭得稀里哗啦。


[互动话题]

#你觉得电影该不该为冲纪录延期#

#你会为支持国漫N刷吗#

#哪吒2值不值得三个月排片#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