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又一“中产品牌”塌房,酸奶异味还玩商标诡计?以后别再当冤大头
漫悠芸端

酸奶做梦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还能和“擦边”这个词联系在一起,广告中的图片仅供参考,配料表“勾兑”出来的酸奶实为小甜水,每瓶生产成本不超过5毛钱。

卖老贵的“中产酸奶”,变成了“酸奶刺客”,以后不要再当冤大头了!

民以食为天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大家一直都很关心食品安不安全,尤其是一些很火的网红食品,然而,一年一度的315打假一出来,消费者顿时感觉到“天塌了”,各行各业都想要要了我们的命。

网友感叹:就连,心情调和剂的“酸奶”也背刺我们。


专家更是指出,这些产品的营养价值十分低,它们就是添加多种食品添加的“小甜水”,与酸奶根本就不是同一种物品。

真相触目惊心,然而,打着羊头卖狗肉的酸奶并不是个别例子,早在去年,“中产酸奶”也暴雷了!

召回、下架!

2024年8月22日,网红酸奶品牌简爱就惹上事儿了,因为它家一些酸奶的味道不对劲,有人说喝了“辣嗓子”。

简爱这个牌子一直宣传自己“无添加”,这次出问题,自然会引来更多人的关注。

起初,有一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说,买的简爱0%蔗糖原味发酵乳(135g)味道不对劲,喝起来怪怪的,还有人觉得嗓子像火烧一样。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网友立马产生了共鸣。

上海的刘女士表示,从大润发买了简爱酸奶,喝完后嗓子灼烧,还头晕,只能拼命喝水才能缓解。

浙江的肖女士更难受,喝完后觉得“从喉咙到食管到胃都是火辣辣的,像是84消毒液的味道,直接去医院了。

杭州的朱女士一家也碰到了类似的情况,喝了简爱酸奶后嗓子感觉不舒服,她的丈夫仅仅是喝了一小口,就马上吐了出来。

消费者们反映的问题酸奶,生产日期大多集中在8月上旬,也就是说,8月上旬生产的简爱酸奶,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面对消费者对产品提出的疑问和担忧,简爱酸奶所属公司朴诚乳业迅速回应,他们说已经对工厂和供应商做了彻底检查,也按照国家标准做了检测,结果都没发现问题。

官方初步认为是酸奶在离开冷藏环境后过度发酵,产生了尖酸味,导致口感异常。

为了控制事态扩大,简爱已经将问题批次的产品全部下架,并且表示消费者可以联系客服办理退货。

不过,官方的解释似乎还不能让所有消费者信服。

“过度发酵”的说法是否足以解释“辣嗓子”、“消毒水味”等强烈的刺激性感觉,仍然有待进一步的解释。

而且,简爱公司没有拿出第三方的检测报告来证明自己的说法,这让消费者更加不相信他们的话了。

那么,“脱冷后过度发酵”到底是指什么?它真的会导致口感变得非常刺激吗?

过度发酵还是另有隐情?

低温酸奶的生产和储存需要严格保持低温环境,这样才能抑制乳酸菌的活性,保持酸奶的风味和质量稳定。

一旦酸奶离开了冷链环境,温度升高,乳酸菌就会重新开始活动,继续进行发酵。

这会导致糖分被消耗,产生更多的乳酸,酸奶就会变得更酸,甚至出现水分分离的现象。

国家标准对酸奶的酸度没有限制,所以即使酸奶过度发酵,只要其他卫生指标都合格,产品也是符合标准的。

酸奶发酵时间过长,短期内虽说不影响食用安全,但会明显变酸。

不过,如果酸奶长时间离开冰箱,乳酸菌会过度繁殖,之后又会大量死亡,这种环境容易让其他杂菌生长,这些杂菌可能产生异味,严重时还会产生有害物质,影响健康。

所以,制作好的酸奶要尽快冷藏,避免常温下放置过久。

也难怪消费者越来越不相信厂家,从“其他没了”和“轻食酸奶”:这两种说法是不是营销中的常见套路?

商家是不是在玩一些概念上的花样,用一些特别的词语来吸引顾客?

“其他没了”可能暗示产品稀缺,而“轻食酸奶”则迎合了健康饮食的潮流。

这些营销方式实际上都在利用消费者的心理,例如害怕错过好东西或者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强调产品的特点,让消费者更容易记住和选择。是否真的名副其实,需要消费者自己判断。

简爱酸奶包装上显眼的“其他没了”几个字,让人觉得它的配料特别简单,好像很健康天然,符合现在大家的消费观念。

不过,这个“其他没了”不只是说说而已,它其实是个注册商标。

虽然“其他没了”系列酸奶的配料确实比较简单,但有些产品还是加了膳食纤维这类食品添加剂,这和消费者以为的“一点其他东西都没有加”可能不太一样。

这种“文字游戏”式的营销方式,是否涉嫌误导消费者,值得商榷。

也不仅仅是简爱玩“文字游戏”,还有“千禾0”也是如此。

谁能想到,“千禾0”竟然只是一个商标,并不意味着“零添加”。

信任与责任的双重考验

现在信息太多,消费者买东西的时候更相信品牌说的,如果品牌不好好说实话,故意玩文字游戏,甚至骗人,那就会坑害消费者,以后大家就不相信这个牌子了。

对简爱来说,这次事件绝对是一场非常严重的危机,品牌形象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简爱事件给其他食品公司提了个醒,别光顾着赚钱,更要对社会负责,食品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公司要讲诚信,给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高品质的食品。

这样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和支持,公司才能一直发展下去,没有安全,其他都是空谈。

参考资料

1.“千禾0”竟然只是个商标,难道不是在玩文字游戏? 极目新闻2025-03-20 10:19

2.“假酸奶”追踪:多地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6款产品已下架 2025-03-14 17:47·新京报

3.媒体曝光低价“假酸奶”:每瓶成本不超过5毛钱,厂家称“就是个擦边产品”

4.依法堵塞漏洞,别让擦边的“假酸奶”泛滥成灾 光明网2025-03-13 18:09

5.低价假酸奶标“酸奶”实为小甜水:每瓶生产成本不超过5毛钱 大象新闻2025-03-13 08:55

6.卖老贵的“中产酸奶”,塌房了 新浪财经2024-08-30 17:22

7.紧急召回下架!知名酸奶“塌房”?快看你冰箱里有没有这些批次→ 2024-08-25 09:36来源: 重庆之声

8.多批次酸奶“辣嗓子”?简爱:涉事产品已下架,检测未见异常

南方都市报2024-08-21 22:37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