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听看健康头条!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亚健康群体逐渐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重灾区。不良的生活和作息习惯,如肥胖,熬夜,缺乏运动等等,正在加速这一过程的演变。
那么哪些运动可以有助于提升心脏功能呢?答案是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而抗阻运动不仅能降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能增强心肌活力。那么什么是抗阻运动呢?抗阻运动,指的是肌肉在克服外来阻力时进行的运动,“阻力”可以来自负重器材,比如哑铃、弹力带,也可以来自自身体重,比如做仰卧起坐、深蹲等等。
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通过抗阻运动,可以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出现明显的下降。高血脂和血糖较高的人,在规律进行抗阻运动后,既增强了肌肉量,还更好地控制了代谢指标。在海外部分地区,抗阻训练甚至被归为了心血管患者康复训练中的重要一环。

数据例证:
北京协和医院最新跟踪数据显示:50岁以上人群坚持抗阻训练半年,心脏功能平均年轻化12岁!
中美联合万人研究数据
运动类型 |
心脏功能提升 |
血压下降幅度 |
适合人群 |
有氧运动 |
+21% |
8/5mmHg |
全年龄段 |
抗阻运动 |
+39% |
12/8mmHg |
50+人群更显著 |
混合训练 |
+45% |
15/10mmHg |
健康人群 |
抗阻训练对身体的改善是方方面面的,通过进行抗阻运动,血管的舒张能力会得到明显改善,身体中的甘油三酯水平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会改善,也可以帮助身体更快进入放松状态,让当天晚上的睡眠质量更好。下面为大家列出了抗阻训练针对此四个方面具体提升数据:

1. 血压调控
- 弹力带弯举(3组×15次)→ 收缩压↓8-12mmHg
- 坐姿腿屈伸(3组×20次)→ 舒张压↓5-8mmHg
2. 血糖管理
- 哑铃农夫行走(3组×2分钟)→ 餐后血糖↓2.3mmol/L
- 深蹲推举(3组×12次)→ 胰岛素敏感性↑33%
3. 血脂优化
- 壶铃摇摆(3组×20次)→ 甘油三酯↓18%
- 侧平举(3组×15次)→ HDL↑0.3mmol/L
4. 睡眠改善
- 睡前抗阻操(10分钟)→ 深睡眠时间↑42分钟
- 足底抗阻训练(5分钟)→ 入睡速度提升2倍
文章结尾给出一套中老年专属"客厅强心术"
晨起唤醒计划(8分钟):
- 椅子深蹲(3组×15次)→ 增强下肢泵血
- 墙壁俯卧撑(3组×12次)→ 提升胸肌辅助呼吸
- 毛巾划船(3组×20次)→ 改善背部循环
晚间助眠方案(7分钟):
- 仰卧蹬车(3组×30秒)→ 促进静脉回流
- 臀桥抬腿(3组×10次)→ 强化核心肌群
- 脚趾抓毛巾(3组×20次)→ 刺激末梢循环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做抗阻运动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自然呼吸,不要屏气。每次做动作时,要充分感受肌肉的发力与舒展,避免过度猛烈或超出身体承受范围。对初学者而言,每个动作先从小强度、小负荷开始,如果觉得没问题再逐步加大,大家可以从不用器械的自重训练开始,比如平板支撑、偏重俯卧撑、箭步蹲等等。至于训练节奏,一般建议每周两到三次抗阻训练,每次在中等练节奏,一般建议每周两到三次抗阻训练,每次在中等强度负荷,也就是使用最大力量的60%~80%的情况下,至少持续20分钟,就会有比较好的效果,但每次训练间隔至少一天,以便肌肉得到充分休息。
作为一名医疗行业从业者,始终秉持着为大家分享最前沿健康知识的创作初心,愿大家远离病痛,健康常伴!好了,今天的健康头条知识就分享到这里了,坚持抗阻训练,相信大家都能收获满满,我们下期再见!#血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三高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抗阻运动##有氧运动##心脑血管#
评论,收藏,转发本文额外获得:
✅ 三甲医院运动处方
专家紧急提醒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警示:
"中老年人进行抗阻训练需注意:
- 训练前进行动态热身(至少5分钟)
- 选择防滑瑜伽垫(厚度≥5mm)
- 出现头晕/胸痛立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