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年前,我入手了一辆比亚迪秦 L 80km 超越型,经过这段时间的使用,对这款车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现在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使用感受。
一、外观设计:大气时尚
比亚迪秦 L 的 “龙脸” 设计非常耐看,在比亚迪王朝网车型中颜值能排前列。车身尺寸方面,长 4830mm、宽 1900mm、高 1495mm ,整体造型大气稳重。虽然门把手不是隐藏式,而是传统的外露横拉式,但我个人觉得这种设计使用起来更顺手,日常使用中也不用担心因为隐藏式门把手故障而打不开车门。而且,它的外观颜色选择丰富,有冰铂青、建窑紫、润玉白和茶晶灰四种配色,我选择的是冰铂青,开在路上回头率还是挺高的。(此处可插入车辆外观整体图片,展示大气的车身线条和独特的颜色)
二、空间表现:有惊喜也有遗憾
从车身尺寸来看,轴距达到 2790mm,本以为车内空间会非常宽敞。实际体验下来,前排空间表现不错,无论是头部空间还是腿部空间都很充裕,调整好驾驶坐姿后,不会感到丝毫局促。但是后排空间就有点差强人意了,与星瑞和艾瑞泽 8 的 2800mm 轴距相比,秦 L 的后排在坐满三人时,会稍显紧凑,中间乘客的腿部空间不太舒适。
后备箱空间倒是比较宽敞,容积有 550L,日常购物或者装载一些大件物品都没问题。不过,后备箱的纵深太长,拿取深处的物品不太方便,有时候需要整个人探进去才能拿到。(插入前排和后排空间的图片,直观展示空间情况)
三、动力性能:市区出色,高速欠佳
在动力方面,这款车搭载的是 1.5L 四缸自吸发动机以及国内首款 SDM - DI 永磁同步电机。官方给出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 7.9 秒,在市区道路行驶时,这个动力表现确实可圈可点。起步轻快,加速超车都比较轻松,红绿灯起步时往往能一马当先,动力响应比秦 plus 要好一些。
但是,一旦上了高速,当车速超过 100km/h 后,动力系统的反馈就明显慢了下来,再想加速超车就显得有些吃力,动力性能明显不足,驾驶起来没有在市区那种游刃有余的感觉。(可插入发动机舱图片,展示动力系统)
四、油耗与续航:经济实用
油耗和续航是我选择这款车的重要考量因素。官方公布的秦 L 80km 超越型 CLTC 纯电续航为 80km,WLTC 纯电续航为 60km,油箱容积为 65L,官方综合续航里程达 2100km 。在实际使用中,市区内如果纯电行驶,满足日常通勤完全没问题。即使亏电状态下,市区油耗也比较低,大约在 3L 左右,非常经济实惠。如果跑高速的话,亏电油耗大概在 5 - 6L 之间,结合它的油箱容积,整体续航表现还是不错的,基本能做到官方数据打 8 折,不用担心续航焦虑。(可插入油耗显示界面图片,展示实际油耗情况)
五、智能配置:科技感十足
秦 L 80km 超越型在智能配置方面给了我不少惊喜。它标配了 NFC 钥匙,出门不用再带传统车钥匙,手机轻轻一刷就能解锁车辆,非常方便。车内搭载了 12.8 英寸的中控大屏,集成了比亚迪最新的 DiLink 智能座舱系统,车机操作流畅,功能丰富。从语音交互、导航等常规功能到手机互联、OTA 远程升级等都一应俱全,还带有 K 歌系统,在停车休息时可以尽情娱乐。不过,车机系统是 DiLink4.0 的,而不是最新的 5.0,稍微有点遗憾。(插入中控大屏操作界面图片,展示丰富的功能)
六、内饰与舒适性:简洁舒适
内饰设计走的是简洁路线,整体布局合理,各个功能区域一目了然。座椅的舒适度还不错,长时间驾驶也不会感到太累,而且内饰颜色有皓月米和玄武灰两种选择,我选的是皓月米,看起来比较温馨。不过,车内的一些细节做工还有提升空间,比如门板用手压变形量略大,档杆周围的磨砂面板质感有点掉价。此外,这款车没有座椅通风、加热功能,对于一些对座椅舒适性有较高要求的用户来说,可能不太友好。(插入内饰整体图片,展示内饰风格和座椅情况)
七、底盘与隔音:有待提升
底盘方面,前麦弗逊后四连杆的悬架设计,在过一些小颠簸路面时,能较好地过滤震动。但是遇到大坑洼路面时,就会感觉悬架很松散,而且车辆过弯时侧倾比较明显。转向手感偏重,而且手感很糙,驾驶起来缺乏细腻感。隔音方面,前排没有夹胶玻璃,外部噪音很容易传进来,在高速行驶时,风噪、胎噪比较明显,影响驾乘舒适性。
总体而言,比亚迪秦 L 80km 超越型以 10.98 万元的价格,能提供不错的性价比。它在油耗、市区动力、智能配置等方面表现出色,是一款很适合城市日常代步的车型。但是在后排空间、高速动力性能、底盘质感以及隔音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如果你主要在市区通勤,对车辆空间和高速性能要求不是特别高,那么秦 L 80km 超越型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