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从来都是爆款
川藏线、新藏线、滇藏线···
人们从不同的目的地赶来
最终汇聚在这座朝圣地
而不同年代来的人
在西藏留下不同的西藏往事

图源/般般
会有很多很多故事告诉你
西藏是什么样子的:
它是寺庙的红与白
是卓玛脸上的红晕和隆达散落天空时的夕阳相呼应
它是停车让路时匆匆跑过的生命与自在
它是或青春或肆意或勇敢的万千瞬息
······


图源/般般
也正因为它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刻骨铭心
去过的人忙不迭地告诉新人:
“这一生,你得去一次西藏”

带你徒步世界,赞291

走到世界尽头——阿里
拉萨或许是每个旅人西藏之行的标配
但能玩到阿里转山的人,已经是 next level 了
假如你还对阿里这个名字有些陌生
那么请一定好好看看这篇文章
我们将向你呈现这颗星球最美的地区之一
也将为你揭晓
冈仁波齐为何成为冈仁波齐?
为什么 99% 的人转山后都说“值了”?

图源/西藏疯子

图源/Bowu
世界的屋脊在西藏
西藏的屋脊在阿里
这里有多偏远?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 4600 米
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屋脊”
是西藏气候最高寒、人口密度最低的区域之一
它与拉萨的直线距离更是高达 1000 公里
与从北京到上海相当

图源/参禅的街边狗
这里有多荒芜?
作为西藏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域
生存环境恶劣、人烟稀少
比东部沿海苏浙闽三省加起来还要大
人口却不足 10 万
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区域之一

图源/观自在披萨
在当地,有着这样的谚语
(阿里谚语,原始出处未知)
▼
“这里的土地如此荒芜
通往它的门径如此之高
只有最亲密的朋友和最深刻的敌人
才会前来探望我们”

图源/梁爽
然而,偏居此处的冈仁波齐
却被誉为神山之王
是印度教、藏传佛教
西藏原生雍仲本教以及古耆那教
一齐公认的世界中心!

图源/山河里
很多人知晓冈仁波齐
是缘于那部同名朝圣影片——《冈仁波齐》
那是一支 11 人的临时队伍
在尼玛扎堆带领下向着冈仁波齐出发
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
队伍里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
为了去冈仁波齐
他们踏上了历时一年
长达 2500 多公里的朝圣之路
……


朝圣途中,图源/影片《冈仁波齐》
我们很难理解
为什么这些人愿意忍受风霜雨雪
执拗又坚定地磕着长头
一步一步走向冈仁波齐
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信仰的力量
但这信仰又从何而来?

冈仁波齐
何以成为冈仁波齐?
论位置
冈仁波齐偏居一隅
著名的南迦巴瓦、卡瓦格博(梅里)
甚至中尼边界的珠峰都要比它容易接近得多

图源/西藏疯子
论高度
冈仁波齐并非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
6656 米的海拔
在极高山林立的西藏实在不算出色
其南部相隔数十公里
便是巍峨伟岸喜马拉雅山脉西段
即便在其所属的冈底斯山脉中
它也只能位列第二
为什么冈仁波齐
却成了西藏第一神山?

图源/西藏疯子
诚然,冈仁波齐以温柔曲线的金字塔般独特山形
耸立于高原之上
终年积雪的峰顶,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
颇有王者风范

图源/闲良
其山体外形富于变化
南侧相对圆润
巨大的岩石沟槽在中间构成了
一个显著的十字图案
北侧山体则凌厉、陡峭
如同斧劈刀斫

图源/张扬的小强:冈仁波齐北侧
如果从空中俯瞰
一条由冰川剥蚀而成的 S 形山脊
成为其最显著的特征
它弯曲着向下延伸,薄如刀刃

图源/向文军:航拍冈仁波齐
但优异的外形之外
真正将它推上“第一神山”地位的
因为这里发生的事情
彻底改变了西藏,乃至整个中国的宗教格局

图源/西藏疯子
- 历史地位 -
公元 840 年
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下令禁止佛教
史称朗达玛灭佛
佛教僧侣随即反扑刺杀,天下大乱,连年混战
乱世之中,万佛齐喑
僧侣们以佛法之名行淫欲杀戮、败坏佛教名誉
同时期的当地宗教本教则蒸蒸日上
远道而来的伊斯兰教则势头更甚
佛教处境岌岌可危

图源/陈喆
与此同时
偏远的冈仁波齐反而成了虔诚佛教徒的避难所
一支崇信佛教的吐蕃王室后裔
——吉德尼玛衮王子
带着千余骑士来到冈仁波齐脚下的普兰县境内
之后逐步扩展到阿里全境
建立了西藏历史上著名的古格王国

图源/张扬的小强:航拍古格遗址
古格王室力图复兴佛教
西藏、印度各地僧侣纷纷前来
衰败的佛教开始在冈仁波齐周边重兴
- 地缘地位 -
此外,冈仁波齐还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
在它周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育出四条河流
人们用四种天国神物命名这四条河流
即马、狮、象、孔雀
以东为马泉河,是西藏的母亲河雅鲁藏布江的源头,沿途孕育出悠久的藏文明;以南为孔雀河,为印度教的圣河恒河上游源头之一,是印度文明的母亲河;以西为象泉河,是阿里地区象雄文明河古格文明的发祥地,也孕育出了西藏本土宗教苯教,同时也是印度河的源头之一;以北为狮泉河,是印度河的正源,滋养了印度河文明,是巴基斯坦最主要的河流。

图源/梁爽
这四条用古印度天国神物命名的河流
孕育出了不同的文明
注定了冈仁波齐是当之无愧的
南亚地区的百川之源

图源/西藏疯子
- 宗教地位 -
佛教徒认为
冈仁波齐是佛教须弥山在人间的映射
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
藏传佛教说它是胜乐金刚的道场
苯教视其为发源地和宇宙中心
是苯教 360 位神灵居住之地
印度教认为其主神湿婆的修炼苦行之地在此
耆那教称其为具有灵性的最高之山
是耆那教祖师大雄悟道的地方

图源/阿瞳木
由此,四大教派在冈仁波齐面前和睦相处
将此山视为“神山之首”、“世界的中心”
冈仁波齐也由此成为一处世界上罕见的
跨宗教、跨文化、跨种族的神山
对冈底斯神山的崇拜
翻越了喜马拉雅山脉这座天然屏障
世界各地的信徒前来朝圣
在冈底斯山面前
不同文化的不同信徒们都和平地跪拜在一起了

图源/0803期冈仁波齐队员

转山——
一段走向自己的长途跋涉
游客用时间、金钱与西藏做交换
得到了风景、人文、旅途冒险
可偏偏有些“景点”不够大方
山时常被云雾笼罩
海子也是风雪途中小小的一汪
它能给你的只有无尽的旷野
漫长且枯燥的路

图源/阿瑶
路上没什么好让你分心的事情
需做的全部事情除了保持移动
就只是一遍遍和内心对话
这条路——就是冈仁波齐转山
而这种凡尘俗世中难得寻觅的空灵时刻
让冈仁波齐成为冈仁波齐

图源/师圣
对于许多藏民来说
到冈仁波齐朝是一生的夙愿
传说围绕它转山一圈,可以获得救赎
转十圈,可以在轮回中免受地狱之苦
转一百零八圈者,便可以修成正果

图源/阿瑶

图源/阿瑶
转山的常规月份在五月到十月,而转山道分为外圈大转山道和内圈的小转山道。相传在公元 11 世纪末、12 世纪初,竹巴噶举派大师古仓巴·贡布多杰在冈底斯山苦修多年,并开辟了冈底斯山的转山路。
两条路径都以阿里地区普兰县巴嘎乡塔钦为起点,一般认为必须要转够大转山道 13 圈后才有资格转内圈,而冈仁波齐转山行程也多默认为 55 公里的外转:
外转:以冈仁波齐为中心,全程约 55 公里,经过止热寺、最高海拔卓玛拉山口 5648 米后、慈悲湖后返回塔钦,路况良好,路径清晰,沿途多处补给点。
内转:以冈仁波齐南侧的揭陀山为中心,全程约 33 公里,最高海拔揭陀山垭口 5860 米,途径十三金塔,人迹罕至,无补给点,路况复杂。

地图来源/西藏假想敌
55 公里的冈仁波齐外转转山路,你要说它有多难吗?其实也没有,除了垭口路段的碎石爬坡,整体路况是宽敞、平整、起起伏伏,但这条转山路又确实有着巨大的风险,高反缺氧、昼夜温差、气温突变、降雪失温......它仍然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无论你是新人还是老驴,需要用更谨慎的态度和装备来对待!
冈仁波齐转山往往会成为许多高原徒步路线选择时的佐证:这条路将证明你的体能、你的高反适应性、你对自身和漫长山路的忍耐。

图源/阿瑶

图源/阿瑶

始于冈仁波齐,不止冈仁波齐
或许你去阿里的理由始于冈仁波齐
但请相信,在神山之外
这片土地还存在着太多太多的美丽与诱惑

图源/Alang_lan
一望无际的荒原、连绵耸峙的雪山
冈仁波齐的日照金山、珠峰大本营的璀璨银河
湖天一色的玛旁雍错,朝圣路上的虔诚教众

图源:Arthur大山

图源/西藏疯子

图源/西藏疯子
正式进入平均海拔 4500 米以上地阿里地区
纯粹的荒原扑面而来
野马、野驴和藏羚羊
许多珍稀的野生动物从《走近科学》到走近眼前

图源/西藏疯子

图源/西藏疯子
珠峰大本营
当荒原流浪的风吹散最后一缕云
珠峰宛如新生之子,被群山层层包裹
天地之间一片澄净……
这海拔 5000 多米之上难以窥见的风景
正是山野给予旅行者最好的馈赠

图源/西藏疯子:珠峰
珠峰希夏邦马峰&纳木那尼峰
远处的希夏邦马峰若隐若现
与近在咫尺的佩枯措相互映衬

图源/梁爽:希夏邦马峰

图源/梁爽:纳木那尼峰

图源/西藏疯子:佩枯错
在阿里
喜马拉雅山西段的纳木那尼峰
和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冈仁波齐
不仅是高山的代表,更是“百川之源”
纳木那尼峰主峰周围发育有 358 条冰川
冈仁波齐峰附近地区也有 208 条冰川
它们和隆格尔山、羌塘高原的冰川一起
是阿里万年生机的来源

图源/邵峰
翻过马攸木拉山口(海拔 5200 米)
“圣湖”玛旁雍错与拉昂错蓦然闯来
冈仁波齐于不远处的荒原拔地而起
玛旁雍措
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
与纳木错、羊卓雍错并称为“三大圣湖”
是湖水透明度最高的天然淡水湖
是雍仲本教、印度教和藏传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
是世界上最圣洁美好的地方
是人间的“天堂”

图源/西藏有毒:玛旁雍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