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清代 藏传·铜鎏金吉祥天母造像「旧藏」高17.4cm宽12.5cm重1601g
古玩收藏

清代藏传铜鎏金 “吉祥天母” 造像:鎏金岁月,神秘信仰的具象呈现

在古玩收藏的神秘领域中,清代藏传铜鎏金 “吉祥天母” 造像,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藏传佛教文化的生动载体。

此造像高 17.4cm 、宽 12.5cm ,重 1601g,比例协调,造型稳重。采用铜鎏金材质,铜质坚实,为造像奠定了稳固的基础。鎏金工艺使得造像表面金光熠熠,历经岁月仍散发着华贵之气。其质地坚硬,不易磨损,鎏金层虽有岁月痕迹,但依然保持着亮丽色泽,显示出材质的优质与工艺的精湛。

从工艺细节来看,造像雕刻极为精细。天母红发竖立,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每一根发丝都雕刻得根根分明;所饰宝冠造型精美,上面的装饰纹样细腻入微,彰显出尊贵之感。她双手结印,姿态精准,展现出独特的宗教仪式感。游坐于骡子身上,骡子的形态栩栩如生,张嘴嘶鸣的神态生动逼真,肌肉线条刻画细致,体现出工匠对动物形态的精准把握。帛带于身后迎风飘逸,线条流畅自然,增强了造像的动感与神韵。

清代,政治上实现了多民族的统一,文化艺术在融合中发展。藏传佛教在清代得到了朝廷的重视与扶持,其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藏传佛教造像艺术蓬勃发展,融合了汉藏文化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此时的造像工艺传承了前代的技法,并在细节处理和艺术表现上更加精进,对后世藏传佛教造像的制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依据相关藏传佛教艺术研究文献。

与同类型的清代藏传佛教造像相比,这件 “吉祥天母” 造像具有诸多独特优势。在造型上,天母与骡子的组合生动且富有张力,区别于常见的静态造像;工艺方面,红发、宝冠以及骡子的细节雕刻难度大,展现出更高的工艺水准。当然,清代藏传佛教造像普遍注重宗教寓意的表达和工艺的精细,此造像也体现了这些共性。

艺术审美上,它具有浓郁的藏传佛教艺术风格,造型夸张且富有想象力,通过精湛的雕刻和鎏金工艺,营造出神秘而庄严的氛围。其文化内涵深厚,吉祥天母在藏传佛教中是重要的护法神,象征着正义与力量,承载着人们的信仰与祈愿。

市场价值方面,由于清代藏传铜鎏金造像存世量有限,且制作工艺复杂,加之宗教文化价值高,这类藏品受到收藏市场的关注。参考 [2020 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一件工艺精美的清代藏传铜鎏金护法神造像以 120 万元成交] ,这件 “吉祥天母” 造像,凭借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完整的保存状态,具有较大的收藏潜力。对于初级收藏爱好者而言,入手时要重点观察造像的材质质地、工艺精细度、磨损痕迹以及是否有修补迹象等,同时了解相关的宗教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鉴别和欣赏。收藏市场充满变数,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投资前需谨慎评估,深入了解市场动态。

这件清代藏传铜鎏金 “吉祥天母” 造像,穿越历史的长河,带着神秘的宗教气息和精湛的艺术魅力而来。关于它,你有怎样的见解和感悟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同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奥秘。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