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从襄阳泥嘴的汉水改道,看南阳郡未跨江管辖古隆中
正派云媒体


襄阳泥嘴镇,今名卧龙镇,其独特的地理形成与历史变迁,是研究古代行政区划的关键窗口。泥嘴镇的名字来源与汉水改道紧密相连,也为探究南阳郡是否跨江管辖古隆中提供了重要线索。

泥嘴镇的形成源于汉水改道与泥沙淤积。清中叶前,这里是汉江河床 ,汉沔之水自西向东奔腾而过。雍正二年(1724年),一场大洪水改变了这里的地貌。洪水使汉水大溢,襄阳上游的安康及下游宜城两地志书记载了此次洪水对汉江河道迁徙改道幅度的较大影响。《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一书指出,牛首至泥嘴段的汉水河道在清中叶以前在今河道之南十余里处 。此次改道后,泥嘴一带的河床逐渐淤积,形成泥质嘴状陆地。成书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的《襄阳府志》中尚无“泥嘴”记载,仅提到“……泥嘴……,以上水汛” ,说明乾隆时期泥嘴才得名并逐渐设集成镇,到同治时期成为著名乡镇。


从历史沿革看,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 ,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秦朝时南阳郡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和湖北大洪山以北、汉江以北地区 。在两汉时期,南阳郡的范围基本稳定,且未显示有跨江管辖的记录。三国时期,南阳郡属荆州 ,但也无证据表明其跨越汉江管辖到南岸的泥嘴(今卧龙镇)、古隆中一带。

泥嘴在秦汉时期属于南郡北界 ,东汉初平元年(190年)划归南阳郡邓县管辖的说法存疑。谭其骧先生所立碑文中称“北周省邓县此后隆中遂属襄阳” ,这与《泥嘴公社志》中记载的东汉初平元年至魏晋时期的归属情况存在矛盾。若按照谭其骧先生观点,北周之前隆中归属邓县,那么志中所记载的魏晋时期属襄阳郡便无法成立。而且从泥嘴因汉水改道形成的时间来看,清中叶前为汉江河床,这就意味着在此之前,这里是不适宜大规模居住和行政管理的河流区域,更难以划归南阳郡邓县管辖。


从地理位置上看,汉江在古代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古代交通不便,以江河为界划分行政区划是常见的做法,这样便于管理和防守。南阳郡若跨江管辖到南岸的泥嘴、古隆中,在行政效率、军事防御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困难。

襄阳泥嘴镇因汉水改道而形成的历史脉络,清晰地表明在相关历史时期,南阳郡没有跨江管辖古隆中的可能性。泥嘴镇的形成时间、历史沿革以及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