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意大利的“德裔”群体,跟德国关系又不大,其历史和现状如何?
桃花石杂谈

大家知道,现代的欧洲除了少数几个国家之外,基本都是民族国家,也就是每个国家基本都有一个占人口绝对优势的主体民族,而整个国家也都是围绕着这个主体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所建立的。

现代欧洲多数国家都属于民族国家

不过,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在一些欧洲国家,除了近代的移民之外,其实也都还生活有一些语言和文化不同于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意大利,其境内就也存在一个人数达到数十万人的德语系少数民族。而且更为独特的是,虽然这个意大利的少数民族说德语,他们中的多数人跟德国的关系又不算大,那么他们究竟是什么人?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现代的意大利总人口差不多有5900万人,其中有接近1%的人可以说是以德语为母语的。而这些人主要分布在意大利北部,同时因为其居住地和渊源的不同,这些德语人群又可以细分成南蒂罗尔人、辛布里人、莫切尼人和瓦尔泽人等几个族群。

意大利北部的语言/方言分布,图中上方紫色区域为德语区

而在这些族群虽然都分布于意大利北部地区,但其来源却也差异很大。除了南蒂罗尔人之外,辛布里人、莫切尼人和瓦尔泽人这几个族群可以说都是移民后裔,其中的辛布里人和莫切尼人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今天德国的巴伐利亚地区移居到意大利北部的,而瓦尔泽人源自德国的西南部地区。

当然,他们这些“移民”和近代从外部迁居欧洲的移民还是存在很大不同的,因为他们移民的年代至少都可以追溯到公元12世纪前后,有些甚至发生在1000多年以前,所以虽然他们也可以算是广义上的移民后代,但其实在意大利北部,这些人也可以算是世居民族之一了。

而南蒂罗尔人则可以算是南蒂罗尔这个地区的土生族群,而且在历史上,他们曾经长期受到日耳曼政权的统治,直到非常近的近代才归属了意大利。不过,虽然南蒂罗尔人曾经长期是日耳曼世界的一部分,但他们和现代的德国却始终关系不大,对他们影响更大的日耳曼人群体始终是来自奥地利的不同政权。

南蒂罗尔人的传统服饰

而当地的这种历史可以说也是其地理位置的直接结果。南蒂罗尔这个地区就处于今天意大利和奥地利边境地区,从很早开始,当地就成为了意大利人和日耳曼人势力范围的交界区。在这一地区,存在两道贯通阿尔卑斯山南北的关隘,因此极具战略意义。这样从公元14世纪开始,当地就在欧洲长期处于强势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收入囊中,并在后来成为其建立的奥地利帝国和奥匈帝国的一部分。

但因为当地本身就是日耳曼人和意大利人势力范围的交界区,所以从很早开始,当地也长期生活有相当数量的意大利人,所以意大利在公元1870年完成统一之后也就很自然地对这一地区产生了兴趣。

不过在20世纪之前,奥地利帝国和奥匈帝国始终是欧洲最强势力之一,所以刚刚完成统一的意大利当然也无力对南蒂罗尔采取什么实质性的行动。但奥匈帝国在第一次世界中遭到了一连串沉重打击,到1918年,奥匈帝国境内不同民族先后发动了多次起义,使得奥匈帝国在其境内多数地区的统治濒于瓦解。

在这个背景下,意大利也出动军队将位于两国边境地区的南蒂罗尔占领。而在一战结束之后,奥匈帝国完全解体,南蒂罗尔地区也在由美英法意主导签订的《圣日耳曼条约》中被正式割让给了意大利,在意大利语中也将当地称为了上阿迪杰省。这样在当地生活的南蒂罗尔人虽然仍然是一个说德语的族群,在法律上却成为了意大利公民。

南蒂罗尔地区曾是奥多帝国的一部分

那么讲到这里,大家也就初步了解了意大利境内这些说德语的日耳曼族群的来历。那么这些族群的现状又是怎样?他们在归属意大利之后还会说德语吗?意大利官方对其又实行着什么政策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需要把这些德语族群分成两个部分,即南蒂罗尔人和其它几个族群,因为这两个部分在现代意大利可以说差异也还是很明显的。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辛布里人、莫切尼人和瓦尔泽人这几个族群在现代的现状。前面桃花石杂谈已经提到,虽然这几个族群在意大利境内也都已经有了好几个世纪的历史,但他们明确是从德意志地区迁居当地的,其周边也都是意大利人聚居区域,所以这些德语人群虽然都保持着自己的民族属性,但对自己处于绝对少数的地位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在保持其民族身份的同时,对于意大利语言和文化也采取了比较开放的接受态度。

目前在这几个族群聚居地,其学校基本都已经是以意大利语授课,所以这些德语人群所接受的教育和其它地区的意大利人基本没有不同。不过针对这些族群的德语背景,现代意大利政府倒也没有采取过于强硬的同化政策,还是允许这些族群所在区域的幼儿园和学校对其学生进行一定时长的德语(或者当地流行的德语方言)教育。目前从幼儿园开始,这几个族群所在区域的教育机构会在每周分配1到3个小时对学生进行德语教育。

现在意大利,德语人群多聚居于其北部地区

所以在这几个德语族群的聚居地,当地的德语人口普遍仍然还有一定的德语会话能力,相同族群之间的日常交流也会经常用到德语(或者当地德语方言)。但因为当地的主体族群是意大利人,所以当地的各种正式活动都是完全使用标准意大利语,而这些德语族群和当地意大利人之间进行交流时则会使用当地流行的意大利语方言。所以在总体上,这些德语族群和其它意大利人之间差异较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已经处在被意大利人同化的进程之中了。

而相比之下,南蒂罗尔(上阿迪杰)的情况就复杂得多。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在1918年之前,虽然当地也长期生活有意大利人,但从行政归属上,当地可以说始终是奥地利的一部分。因此在被并入意大利之后,南蒂罗尔人这个德语族群可以说对意大利也是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对意大利的认同度很低。但偏偏在被意大利吞并后不久,南蒂罗尔人就遇上了一个最为强硬的意大利政府。

那么说到这里,一些对欧洲历史有些了解的朋友恐怕也就知道了,这个强硬的意大利政府就是由意大利法西斯党头目墨索里尼领导的意大利法西斯党政府。

法西斯党1922年在意大利夺取政权之后,很快在其南蒂罗尔/上阿迪杰推行了激进的意大利化政策。当时,德语在当地的官方地位被完全废除,当地的教育体系也完全终止了德语教学,当地所有公营部门、医院和法庭也不再提供德语服务,只有能够流利使用意大利语的当地人才有可能进入当地政府机构工作。

夺取意大利政权时的墨索里尼及其追随者

但这种政策也很自然遭到了部分南蒂罗尔人的抵制,以至于他们甚至引入了外国势力对抗意大利政府。而非常富有戏剧性的是,当时他们引入的外国势力不是别人,正是墨索里尼和意大利法西斯政府最大的盟友,也就是由希特勒领导的德国纳粹党政府。

当然,在当时出现这种戏剧性的局面也并不奇怪。因为在1938年,纳粹德国将奥地利吞并,原来的意奥边境此时已经变成了意德边境,而且希特勒本人还是个奥地利人,而纳粹党又是主张极端德意志民族主义的政党。

但对于当时在欧洲深陷孤立的纳粹德国来说,法西斯意大利是其最重要的盟友。所以虽然纳粹党和希特勒本身就是以“维护德意志人利益”的名义起家的,而且在此前后还曾多次以不同国家的德意志人受到打压为理由入侵其它国家(比如捷克斯洛伐克),但对意大利政府与南蒂罗尔人矛盾,纳粹德国和希特勒却最终选择了息事宁人。

1939年,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经过谈判达成协议:不愿意留在当地被意大利人同化的南蒂罗尔人可以自行选择离开当地,前往德国定居。最终当地有18万人选择离开。而这就意味着纳粹德国也默认了意大利政府在当地强制同化德语人群的政策,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可以说这也是纳粹德国在民族方面少有的一次公开让步了。

南蒂罗尔(上阿迪杰)地区地势

当然,这种情况随着二战的结束也很快发生了变化。在二战之后,意大利政府还是给予了当地一定的自治地位,当地的德语教育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恢复。不过总体上,意大利政府在当地各项政策的最终目的还是同化当地人,使南蒂罗尔人最终融入意大利人之中。

但这种思维却再次遭到了部分南蒂罗尔人的抵制,以至于在1949年到1961年之间,当地分离主义分子曾多次对意大利人目标发动了炸弹袭击。而在意大利安全部队进驻当地之后,当地分离主义分子甚至曾一度组建了自己的游击队,与意大利官方武装和当地意大利人民兵进行武装对抗。

这种武装对抗曾经一度非常激烈,以至于引发了联合国的介入,最终在联合国的斡旋之下,意大利和奥地利两国政府与南蒂罗尔当地人在1972年达成了新的自治协议,此后当地的局势才逐渐平稳了下来。

根据新的自治协议,德语在南蒂罗尔/上阿迪杰拥有了和意大利语同等的官方地位,面向大众的公共机构职员必须具有意大利语/德语双语沟通能力。而当地公营部门的职位也严格按照人口比例分配。

南蒂罗尔(上阿迪杰)所在的意大利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大区

同时当地教育体系的教学语言也会按照每个社区处于多数的人口决定,即如果一个社区的多数人口说德语,那么这个社区内的学校就都以德语教学为主,无论学生属于哪个族群。所以哪怕是母语意大利语的人,如果住在德语社区,其孩子在学校中接受的教育也会是以德语为主,如果不想接受以德语为主的教育,就需要绕远路,把孩子送到意大利语社区学校之中。而生活在意大利语社区的德语家庭也会面临同样的情况。

不过,在学校里,每个学生也都需要接受双语教育,即如果一所学校以德语教学为主,就必须在小学2年级开始也同时教授所有学生意大利语。而在以意大利语教学为主的学校,则需要从小学2年级开始也同时教授所有学生德语。

而这些规定基本满足了南蒂罗尔/上阿迪杰德语族群对于保留德语文化的要求,所以在最近几十年一直延续了下来,也使当地局势恢复了平静。不过,在当地人看来,这些政策也远非完美。因为这一局面其实只是不同民族之间互相妥协的结果,在事实上却也强化了不同族群之间相对隔绝的情况。所以对现有制度进行改革,通过设立混合语言学校等手段,促进不同民族更多交流的呼声在当地也一直不绝于耳。

而无论怎样,目前南蒂罗尔/上阿迪杰德语族群及其德语文化处境还是相对稳固的,但其在未来的命运如何,恐怕也仍然存在着相当的变数了。()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