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岁之前的岁月,心里只有“年”“八月十五”这两个节,诸如元旦节三八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节,不如端午节春节来得实在——有吃有喝有盼头。而且对于一个食不果腹衣不避寒的孩子来说都是华而不实的,它们根本没有温度——就像科学课上冷冰冰的概念。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仪式感也越来越浓。这不,一个三八节,都是如此轰轰烈烈。
打开手机,铺天盖地的都是“巾帼”英雄。
人民日报微博网:张桂梅鼓励女孩活成高山:王亚平漫步太空叩问苍天;农机手沈燕芬;游泳队员张雨霏乒乓队员孙颖莎等。尽管她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但她们都在自己擅长和热爱的领域中熠熠生辉。
她们都是我敬仰的人,如同我喜欢的作家一样,都是需要我去记住的人。可是单单对她——年仅24岁的国乒队员孙颖莎,却还有另一种情怀——喜欢!
孙颖莎,大多数国人都知道,用不着我在这里做繁琐赘述。
我自认我不一个追风的人,更不会盲目追星。但孙颖莎这个女孩她打破了我的禁忌。不仅让我迷恋所有的乒乓赛事,还迷恋一切有关她的短视频,因此我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将满格的手机刷到红线警告。甚至因为刷她的每一场球赛而忘记与女儿视频,也因为她放凉了一杯茶乃至一碗饭一盘菜。而且还可以无数次进行二刷三刷……每一场比赛都是百看不厌,就像今天——用去我整个下午的时间也是心甘情愿。
“如果说自己的名字意味着一种光荣,那么国旗则代表着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值得我们付出一切去捍卫,去战斗。”
每看一次,热爱一次;每读一次,热泪盈眶一次。
年过五十记忆力为负值的情况下,却能将孙颖莎的这段话深深地刻在脑子,这足以证明我有多爱她,由衷得欣赏她。
当她说穿上国家队球衣的那一刻她就意识到“胸前的国旗永远大于背后的姓名”的时候,我相信在那一刻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泪水夺眶!
多么有力量的一个女孩!
当然,让我感动的不仅仅是像孙颖莎这样的出现在屏幕上的人物,还有很多生活在我身边的很多平凡人。比如已退休在家的马大姐和开女装小店的女主人等,她们都像是一束光,牵引着我努力向前走着。
临近退休,怠倦之心人皆有之。可是身边的马大姐依然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
马大姐常常提前到校做课前准备。面对一班被家长们宠爱得近乎无法无天的小屁孩,马大姐就像对待孙子一样耐心。对好动的孩子她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阻止——借取“木头人”中的语言——一声“木头人!”将那个好动的孩子立马拉回——立马端正了坐姿。可是起始班的孩子终究是刚出笼的神兽,除了十足的好奇心还有十二足的好动心。这不,还没两分钟又开始动起来,不是扭头说话,就是拿出水瓶咕嘟咕嘟。这个时候的马大姐便拿出她准备好的“小动物”,开始连哄带骗。哈哈,小神兽们的心被那一张张栩栩如生的纸动物们揪回来了……一学期末,马大姐的手指除了粉笔磨的老茧,又添了剪刀磨的新茧……
其实,平凡岗位上不止一个张桂梅,还有马桂梅,李桂梅……她们真正托起了半边天。
我确定“半边天”不再是形容词,她是响当当的名词。
开服装小店的女主人(她的网名)亦是如此。
她开实体店,女装,店面不大,一间房的样子。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去她那里坐坐。按常规说买服装的人,尤其女人大多都是比较时尚且打扮得比较妖娆,但是她永远都是自然模样——唯有素裹不见浓妆。而且我发现她对待顾客,似乎没有“想方设法”把你兜里的钱变成我兜里的钱的圆滑——耐心真诚服务,喜欢了拿走,不满意了放下。哪怕是对待试了多件衣服,最终一件也没选的顾客,她竟然没有丝毫的波澜!
服!
实质上,吸引我去她那里坐的原因不光是她的不怒不争低调谦逊,还有她养的那三两盆花。
她的花非常简单。简单到一拃高的摆件瓶里斜曳出一片叶子,或是一串从一口破烂的瓦罐口倾泻而下的肉肉瀑布,或是几株傻愣愣竖在只剩半壁江山瓦坛里的绿枝。反正我从不曾见过灿烂得有些夸张的大红大紫,若非要找出怒放枝头的花,恐怕只有那盆洁白素雅的栀子了。
所以,她经营的不是服装,是诗。
了解她是一次与同事杨闲聊中,话题不知道怎么就到了这位女主人身上。同事杨说女主人大学时非常优秀,只不过没有选择考体制内的工作。同事杨还说,她非常钦佩女主人放弃考体制内工作的魄力。
谁说不是呢?这样视十年寒窗获得的一纸文凭如粪土的不是哪个人都能做到的,尤其在这个偏僻的小县城,而且还是一女孩。或许她也像传说里的一些人一样——考取文凭只是为了证明自己。
受制于人不如自己做老板,这是一些人的人生哲学。我想这也许也是这位女主人的人生哲学。尤其在当今线上购物的冲击下,她还能把自己的小店经营得那么风生水起,这与她的内里丰厚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刘国梁称赞莎莎是一个内心非常干净的孩子,说莎莎打球和性格一样干净,不纠结。还说莎莎是新时代的一个偶像,一个榜样,它不仅仅是乒乓球的,应该属于中国体育界的一颗新星。
是的,孙颖莎不光是青年们的榜样,也应是所有国人的榜样。当然,像马大姐女主人这样的人亦是我生活的榜样。
“坚持你所热爱的,追逐你所相信的,你也终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广阔舞台”——孙颖莎如此说。
期望在未来,无论你是徐娘半老,还是花季妙龄,无论谁,只要怀揣梦想,充满自信敢于迎接挑战,一定会持续实现自我超越。

刘霞,70后,小学语文教师,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喜欢读书顺便记一点心情文字。有散文散见于《宁夏日报》六盘山副刊及《原鄉書院》《甘宁界》等微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