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8日 今日头条社会版
自2025年5月1日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正式实施,明确放宽农村户口回迁政策,为原农村户籍居民提供“返乡落户”通道。新规通过制度化保障,破解过去因法律缺失导致的回迁难题,助力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

一、适用人群:四类群体可申请
1. 退役士兵:退伍后无稳定非农职业者,凭退伍证等材料可恢复农村户籍;
2. 因求学迁出者:大中专毕业生若未在城市就业,可凭毕业证及未就业证明申请回迁;
3. 务工迁出者:需提供原村宅基地或房屋证明,证明土地权属清晰;
4. 婚姻迁出者:因婚迁出后离婚或需回原籍者,经村集体同意即可迁回。

二、申请条件:三大门槛需满足
无城市福利依赖:未享受保障性住房、非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编制;
土地权属清晰:承包地未长期抛荒或被收回,需提供土地确权证明;
集体表决同意:需经原村集体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并公示7天。
三、权益恢复:土地与福利双保障
迁回后可恢复村集体成员身份,享受以下权益:
1. 土地承包权:按村集体剩余土地重新分配或获得流转收益;
2. 集体资产分红:参与集体收益分配及征地补偿;
3. 宅基地申请权:符合“一户一宅”条件者可申请建房;
4. 公共福利:纳入新农合、村办教育及养老体系。
四、申请流程:五步完成迁移
1. 材料准备:身份证、户口簿、村集体接收证明等;
2. 村级初审:村委会核实材料并召开村民会议表决;
3. 乡镇复核:联合公安、国土部门审查土地及资产状况;
4. 县级审批:农业农村局终审并签发资格认定书;
5. 户籍登记:持认定书办理迁入,更新土地及股权信息。

五、注意事项
社保转移:需将城市社保转入新农保,保障性住房需退出;
分红计算:集体分红从迁入次年起算,不追溯既往;
宅基地使用:原有房屋未倒塌可直接恢复使用权,无房者需符合分配条件。
政策意义:新规为2000万“农转非”人员提供返乡通道,激活农村土地资源,推动城乡资源双向流动。中央农办强调,此举旨在保障农民“可进可退”的灵活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综合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农业农村部文件及多地政策解读)
您是否符合回迁条件?是否考虑将户口迁回农村?欢迎留言讨论!点击关注,获取更多民生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