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你知道吗?全省首张大蒜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花落成都,川蒜未来可“持证上岗”了!

3月5日,记者从成都种业集团获悉,该集团获得了四川省首张大蒜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四川大蒜种业正式告别“无证时代”,川滇两地蒜农再也不用为种源质量“开盲盒”了!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云南紫皮独头蒜占据全国7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核心种源90%源自成都大蒜,而成都又是云南独头蒜的最大消费市场。依托“川育种,滇成独”的独特产业生态,川滇两地形成了大蒜产业“种源-种植-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然而,大蒜种性退化、品种掺杂、供应链分散、以商品蒜交易等问题日益凸显。“成都大蒜种植以散户经营为主,全市最大规模生产经营主体种植面积也不超过500亩,种植品种、种植标准、出产品质五花八门。”成都种业集团蒜种项目负责人龙小凤告诉记者,多年来,云南规模种植主体每年均结伴至成都采购大蒜,采购成本高、种源辨认难度大,一直以商品蒜名义进行交易,在此过程中掺杂其他品种大蒜频频发生,种源纯度难以保证,市场价格波动剧烈。

针对成都蒜种面临的痛点,成都种业集团创新打造“链主引领+院所协同+生产联合+许可护航”模式,着力构建全链条大蒜种业体系,从源头赋予成都大蒜合法合规的“种子”身份。

“大蒜种子经营许可证的颁发,不仅可以遏制和解决市面上品种混乱的情况,也能使四川和云南两地的大蒜品牌,通过正规渠道的经营模式得到更好保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特色蔬菜创新团队大蒜育种岗位专家、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李志副研究员告诉记者,目前他的团队已经和成都种业集团展开合作,在成都彭州建立了62亩核心试验基地,同步推进新品种选育、老品种提纯复壮,致力于成都蒜种种性恢复提升的关键技术攻关。
记者了解到,此次颁发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包含了蔬菜和樱桃2个品类,其中蔬菜包括了“红七星”“川蒜1号”等7个大蒜品种。下一步,成都种业集团将持续迭代新品种,利用大蒜活性成分丰富的特质,推进“成都蒜种+”的创新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瞄准全国甚至国际市场,让川滇大蒜从“土特产”变身“国际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