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尚爱平 | (女飞行员的故事六)在成都太平寺机场的飞行趣事
大院子女

文/尚爱平

成都太平寺机场是我们启航并插上钢铁翅膀的地方。虽然训练很艰苦,但是趣事也很多。根据飞行大纲的计划和要求,在基本的起落航线放单飞以后,要进行仪表、航行、特技、编队等科目的训练。

一、航行训练遇雷雨,“小鸭子”们有惊无险地飞回来了。

航校的航行训练一般是飞“三角航线”,即以本机场为起点,中途设两个转弯点,终点是飞回本机场。飞行前,要在航空地图上标出转弯点,测量出航向和距离,再根据当时的空中风向和风速计算出修正偏流的角度,在航线上保持正确的航迹和速度。因为初教五飞机小、速度慢,我们只是训练最基础的航线,天气也是简单气象,飞行高度也较低,航行时间一般在1.5小时至2个小时之间,并且随时可以与本机场保持空中联系。四川的天气气象比较稳定,低空风向风速变化不大,非常适合我们初级学员的训练。

记得有一天,本场天气很好,气象台报告航线天气正常。我们已经经过了教员带飞达到了航行单飞的标准。我们是两个学员一架飞机前后座,指挥员给我们控制好起飞间隔拉开了距离,一个个“小鸭子”就振翅高飞了。 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城镇和乡村在飞机的下方,山川蜿蜒起伏,河流弯弯曲曲,不愧是天府之国啊!再往远处看,还可以看见大雪山,真是美景如画。我们顾不得欣赏这大好河山,前座操纵飞机,保持好各项数据,对照地图查看航迹,及时修正空中风的影响,修正航向和航速;后座一心一意查看地图和地标,配合前座按照预定的航线飞行。

那天飞行航线是从本场起飞,爬升到预定的高度后对准航向,飞向第一个转弯点(新津)。前面都很顺利,转过第二转弯点后(龙泉驿),发现前方的天气怎么是黑压压的,再往前飞,看见在条山上空有一大片雷雨云,但是在山和雷雨云之间有一条缝,好像可以钻过去。

按照教科书的观点,遇到雷雨云一是采取绕飞的方法,从雷雨的上风方向绕飞;二是上升高度,从雷雨的上方飞过去,绝对不能进入雷雨或是从雷雨下方通过。因为进入雷雨有雷电,飞机进去就“报销”了,而飞机的发动机在大雨中会熄火。三是就近机场备降。

这个时候飞机无线电联络由于受到雷雨的干扰,与机场的联络中断了,想请示指挥员也不可能了。而飞机的性能又根本不可能爬升到雷雨的上边。我们刚刚学习航线飞行,去备降机场临时改变航线也是做不到的。怎么办?我们那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红卫兵精神”又为我们壮胆了,从山和雷雨之间的那道缝钻过去!老天保佑,我们从那道缝钻过去的时候没有下雨,而且那片雷雨云也只是在山的上空,钻过去天气又好了。我们飞到成都市上空,老远看见毛主席的雕塑像在向我们招手,再往远处看,看见机场了,这时无线电联络也都好了,听见了指挥员焦急的声音。

下了飞机我们才知道,我们与机场联络不通,地面的指挥员、教员有多紧张。团领导来了,气象台的台长、气象员也来了。指挥员手握话筒,一遍一遍地呼喊着我们,嗓子都喊哑了。教员们手搭在眼睛上向四面八方着搜索着天空,中队长焦急地来回踱步,嘴里小声地说着“完了完了,要出事故了”。就在地面人员望眼欲穿的时候,无线电里传来了“小鸭子”们的声音,指挥员赶紧询问,“小鸭子”们说:我们在条山上空遇到雷雨了,但是有一道缝,没有下雨,我们都钻过来了。大家顿时都松了一口气,全都看向了天空,一架、两架、三架……,所有的飞机都回来了。

这次航行训练真是有惊无险啊!经过多年飞行以后,回头再想想这次飞行还有些后怕。当时我们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还有就是老天对我们的眷顾。

二、特技飞行练胆量,呕吐却是翻江倒海。

在放单飞之前,为了给单飞增加信心和胆量以及体会初教五飞机特殊的安全性能,教员带飞我们飞了一次简单特技科目“螺旋”。飞机在空域中,收光油门,向后拉杆增大迎角保持飞机高度,速度一点一点减小到失速的速度时蹬舵压杆进入螺旋。这时飞机转着圈地向下翻滚,教员喊着“松开手脚”,我立即松开,只见飞机停止了旋转,自动改平了坡度。我加上油门,飞机恢复正常。

放单飞后,我们按照飞行大纲的要求,进行特技飞行训练。训练科目有:水平8字、大坡度盘旋、螺旋,这些是简单特技,复杂特技有:筋斗、横滚、半筋斗翻转、半滚倒转。特技动作比较多,所以地面练习时要熟记动作要领和数据,飞行时要胆大心细、反应要快、操纵要果断。

飞特技要到空域去,飞机爬升到预定高度,教员就带着我翻滚起来了。简单特技做完了,教员就教我横滚:加满油门俯冲增加速度,达到预定速度后拉杆,然后迅速向右侧压杆同时蹬右舵,飞机在水平的位置横着翻滚一圈。教员有劲,横滚做的非常漂亮。我没有劲,飞机滚起来拖泥带水软绵绵的。

飞机筋斗示意图

教员说:“拉个筋斗,会操作吗?” 我立即加满油门,顶着杆对着大地俯冲,看着速度一点点增大,达到最高速度向后拉杆,飞机退出俯冲向上拉到顶点时,飞机整个倒过来了而且这个时候眼睛会出现短时的“黑视”,瞬间什么也看不见。在巨大的反作用力下,我的身体被紧紧地压在座椅上动弹不了,脸部的肌肉向下拉扯(这个时候如果照照镜子肯定是个“大驴脸”)。教员大声喊:“抬抬胳膊!”我试着抬,怎么都抬不起来

我的教员特别喜欢飞横滚,而且动作标准漂亮,大队领导都知道。每次特技飞行退出空域时,教员都是一路“滚回去”,这可坑苦我了,一是教员动作量大而快,向右压杆会打到腿;二是我会呕吐的稀里哗啦。所以我只有任凭教员“滚吧”。那时没有塑料袋,呕吐物在飞机座舱里很难清理,只有摘下手套吐在里面,飞机降落后扔在草地上。

由于我们是飞运输机的,特技科目只是体验一下,教员带飞不放单飞。但是经过了特技飞行还是很刺激的。

三、编队训练

初教五飞机编队训练

编队飞行是指两架或两架以上的飞机按照一定队形编组或排列的飞行。初教五飞机编队一般是三机楔队。教员在飞机前舱的座舱盖上画出一个“框框”,告诉我们只要把长机始终放在这个“框框”里,你的僚机位置就是正确的。飞编队,外表上看飞机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其实在座舱内,手脚可不能闲着。左手操纵油门,右手握着驾驶杆,双脚蹬着舵,眼睛时时刻刻、目不转睛地盯着长机。教员给我们形容就是“鸭子凫水”,表面看着鸭子不动,但是鸭子的脚蹼一直在动着。

三机编队

经过几次带飞后,我达到了编队单飞的标准。有一次飞行回来,教员讲评时,指出我加入编队的动作慢(我们三机编队是直线追赶加入编队:长机先起飞,然后左僚机、右僚机依次起飞追赶长机)。我心里想下次一定要尽快加入。

飞行时我是左僚机,教员说:“我在长机后座观察你。”在接近长机时就要提前收油门了,这时我想教员不是说我动作慢吗,我给你来个快的。该收油门了,我偏不收。结果我的飞机冲到了与长机平行的位置,长机一个劲的喊:“收油门、蹬左舵。”我这时油门早收光了,左舵也蹬了。我看见教员生气的看着我,还觉得挺好玩的。下机后,教员生气地说:“你知道这个动作很危险吗?”我知趣地低下头:“教员,我知道,以后再也不敢了。”

由于在航校时训练过编队科目,后来在运输机部队再飞这个科目时(前苏联里二型飞机、双发动机,三机编队),我们有了在二航校训练的基础,编队飞行位置都能保持的很好,大队长表扬我们:到底是在航校飞过编队的,动作和占位就是不一样。

(未完待续)

作者军装照

作者简历:

尚爱平 1952.9出生,1969.3入伍,1970.10选为新中国第四批女飞行员,1988.10转业,2007.9退休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