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秘邀约,命运转折
1931 年 1 月 19 日晚,利物浦的夜被寒冷笼罩。
威廉・赫伯特・华莱士,这位热爱国际象棋的保险代理人,像往常一样来到利物浦中央象棋俱乐部,投身于当地国际象棋锦标赛的激烈角逐中。

华莱士正与对手麦卡特尼杀得难解难分之时,俱乐部工作人员比蒂匆匆走来,带来一个让他稍感意外的消息:25 分钟前,一个自称 R.M.Qualtrough 的人打来电话,约华莱士明晚 7 点半前往曼洛坞花园东路 25 号,商谈保险事宜。
华莱士心中虽有疑惑,但想着或许是潜在客户,便认真记下了地址。彼时的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这通神秘电话,将彻底改写他和妻子的命运,一场可怕的噩梦正悄然降临。
二、赴约无果,家中惊变
1 月 20 日晚 7 点 30 分,华莱士准时乘坐电车,怀揣着对业务的期待,前往那个神秘的约定地点。
抵达曼洛坞花园附近后,他在寒风中四处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曼洛坞花园东路 25 好。
他询问了路人,甚至向警察求助,得到的答复都是这个地址根本不存在。在寒冷的夜色中徘徊了 45 分钟,华莱士最终无奈地决定返程。
晚上 8 点 45 分左右,华莱士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他惊讶地发现,钥匙竟然无法打开家门。他焦急地向邻居约翰斯顿夫妇求助,在邻居的帮助下,门终于打开。
然而,眼前的景象让他和邻居都惊恐万分 —— 妻子茱莉亚面朝下倒在起居室的地上,早已气绝身亡。华莱士被这突如其来的惨状震惊得呆立当场,回过神后,他立即报了警。

二、警方怀疑,华莱士成被告
华莱士报案后,警方迅速展开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种种疑点逐渐指向了华莱士。
警方发现,那通神秘电话是从距离华莱士家仅 400 码(约 360 米)的电话亭打出的,且打电话时间与华莱士到达俱乐部的时间间隔巧妙,似乎有人精心策划。

此外,中央国际象棋俱乐部的会员制度严格,外人很难获取俱乐部电话,而那个自称 R.M.Qualtrough 的人却精准地联系到了华莱士。加之警方未找到其他有力的嫌疑人,种种迹象让华莱士成为了最大的怀疑对象。
尽管华莱士坚称自己无辜,可警方还是在 1931 年 2 月 20 日,以谋杀罪将他逮捕。华莱士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从受害者家属变成了被告,一场决定他生死命运的审判即将拉开帷幕。
三、法庭交锋,证据迷雾重重
1931 年 4 月 22 日,备受瞩目的华莱士谋杀案庭审在利物浦法庭拉开帷幕。法庭内座无虚席,人们都想亲眼见证这场充满争议的审判。
控方检察官表情严肃,语气坚定地指控华莱士精心策划了这起谋杀案。他们将那通神秘电话作为关键证据,认为从距离华莱士家仅 400 码的电话亭打出绝非巧合,华莱士完全有时间在前往俱乐部前打这通电话,以此制造不在场证明 。

检察官还指出,中央国际象棋俱乐部会员制度严格,外人很难获取俱乐部电话并得知华莱士当晚在那里,“R.M.Qualtrough” 这个神秘人物极有可能是华莱士假冒。
华莱士的辩护律师则迅速起身反驳,声音洪亮且充满自信。
他首先找来俱乐部工作人员比蒂作证,比蒂明确表示,电话那头的声音低沉粗哑,与华莱士的声音截然不同。
辩护律师还拿出早在几个月前就张贴在俱乐部门口的国际象棋比赛对弈表,上面清晰显示华莱士将于 1 月 19 日参加第四轮比赛,这意味着任何人都有可能知晓华莱士的行程,并非只有他自己清楚,有力地反驳了控方 “只有华莱士自己知道他是否会去那个俱乐部” 的论断。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对于案发现场的种种线索,也展开了激烈争论。
控方认为华莱士衣服上没有血迹,是因为他作案时可能身着雨衣,作案后在厕所清理了痕迹,而马桶旁那滴来源不明的血滴就是铁证。
辩护律师则针锋相对地指出,警方对浴室和下水道的检查并未发现任何血迹或被使用的痕迹,这表明华莱士根本没有清理血迹的行为。
此外,从时间线来看,若华莱士是凶手,他需在短短 15 分钟内完成杀害妻子、清理现场、换好衣服并赶上电车等一系列动作,对于一个 52 岁的保险销售员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场法庭交锋持续了数日,每一个证据、每一句证词都被双方反复剖析。陪审团成员们神情专注,仔细聆听着控辩双方的每一句话,试图从这重重迷雾中找出真相。
然而,案件的复杂性远超想象,证据似乎都能指向不同的方向,让人难以捉摸。
四、一波三折,最终结局成谜
经过数日的激烈庭审,1931 年 4 月 25 日,陪审团根据送奶小工的证言,认定华莱士谋杀罪名成立,判处他绞刑。
华莱士听到判决结果,如遭雷击,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被认定为杀害妻子的凶手。但华莱士坚信自己的清白,他并未放弃。
1931 年 5 月 18 日,他向伦敦刑事上诉法庭提起上诉。伦敦刑事上诉法庭经过仔细审查,认为原审证据存在诸多疑点,不足以确凿证明华莱士有罪,最终以 “证据不足” 为由,驳回了原判。5 月 19 日,华莱士被无罪释放,重获自由。

然而,这场审判让华莱士的生活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混乱。尽管他恢复了自由身,但周围的流言蜚语却从未停止。
他在保险公司的许多客户纷纷放弃了他,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一年后的 1932 年,华莱士因肾病离世,带着这起案件的秘密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华莱士神秘棋局杀人事件就此成为一桩悬案。凶手究竟是谁?是华莱士精心策划了这一切,还是真的另有其人,利用那通神秘电话制造了完美的嫁祸?
凶器始终未被找到,杀人动机也成了永远的谜团。这起案件就像一盘布局精妙的棋局,每一步都充满了悬念与未知,让后人不断猜测、推理,却始终无法得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
结语
这起案件在英国犯罪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称为 “开膛手杰克第二”。它的复杂性和悬疑性,让无数推理爱好者和犯罪学家为之着迷,不断剖析案件中的每一个细节,试图揭开那隐藏在黑暗中的真相。
这起案件也给我们警示,生活中的每一个看似平常的决定,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华莱士只因一通神秘电话,命运便被彻底改写。 那么,亲爱的读者,你从这起案件中又有怎样的感悟呢?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