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从胡同小店到全国爆红!一碗炸酱面年入2亿,方砖厂69号背后故事
白墨说餐饮

引言:一碗面如何从街边摊变成“米其林推荐”?

在北京南锣鼓巷的胡同里,一碗原本只卖25元的炸酱面,竟能创下单店日翻台18次、月销5万碗的奇迹,甚至被谢霆锋、王思聪等明星打卡,连续6年登上米其林推荐榜单;而在河南安阳,一家原本只是夫妻店的麻鸭面,通过品牌升级,10年开出近百家门店,成为“河南东部第一面”。

新版方砖厂炸酱面门店形象


它们的逆袭背后,是餐饮行业最硬核的生存法则——
“地方特色小吃+系统化品牌升级”。今天,我通过拆解北京方砖厂炸酱面与河南谷鹏麻鸭面的案例,看看一碗地方面如何靠“传统味+新打法”火出圈,甚至成为城市名片。


方砖厂炸酱面套餐图



一、胡同小店的逆袭:方砖厂炸酱面如何从“排队王”到“北京名片”?

1.从夫妻店到米其林:一场“河南老板”的北京文化保卫战
方砖厂炸酱面最初只是胡同里一家夫妻店,创始人宋大爷用自家地址命名小店,靠街坊口碑存活。直到2019年,被河南人马俊杰“盯上”。这位曾创下南锣鼓巷5大爆款(岩烧乳酪面包、闪电泡芙等)的餐饮老炮,用一套“组合拳”让炸酱面脱胎换骨:

产品迭代:推出“三代炸酱面”——爷爷版(传统猪肉酱)、爸爸版(黑猪肉酱)、孙子版(13种菜码),满足不同客群需求;

极致性价比:25元一碗面,免费续面续酱,人均不过30元,景区定价却比同行低20%;

烟火气营销:明档现熬酱、现场擀面,甚至将熬酱档口变成“打卡点”。

结果:单店日销2000碗,214平米门店日营业额破16万,外卖月销万单,线上酱料年销2000万。


方砖厂炸酱面分店形象

2.爆款逻辑:用“老北京情怀”包装工业化内核
马俊杰深谙
“地方小吃=文化符号”的密码:

场景再造:主打“站着吃、走着吃、单手吃”,契合旅游场景;

文化绑定:将炸酱面与“北京必吃”“米其林推荐”强关联,甚至推出桶装方便面,让游客带回家;

供应链革命:面条压7遍、炸酱熬90分钟,外卖口感还原90%,解决传统面食易坨难题。


二、河南麻鸭面的10年长红:地方小吃的“下沉市场突围术”

1.从“夫妻店”到区域连锁:谷鹏麻鸭面的三级跳
2014年,河南安阳的谷鹏麻鸭面还只是滑县道口镇的一家小店,创始人谷鹏兄弟找到大墨咨询白墨老师团队,开启品牌升级,那时候他们只有两家店,就意识到要借助外脑来实现品牌梦。


2014年的谷鹏麻鸭面门店形象

当时我为谷鹏定的策略是:产品聚焦:以麻鸭面为核心,搭配卤肉、延伸面食,形成差异化菜单;标准化体系:建立中央厨房,统一酱料、面条工艺,甚至将“北纬35度优质小麦”写入品牌故事;加盟裂变:通过“低加盟费+强运营支持”,拓店至50家,覆盖河南东部。


谷鹏麻鸭面门头效果图(大墨咨询设计出品)


2.生存法则:用“差异化+乡土情结”对抗本土其他面食品牌

谷鹏麻鸭面是河南创新面食,对标的是河南烩面,目标是成为烩面之后的新名片。价格锚定:人均15-20元,主攻县城刚需市场;文化渗透:绑定“道口烧鸡之乡”的地域标签,打造“河南人的第二面”。


谷鹏麻鸭面室内效果图(大墨咨询设计出品)



三、地方面馆升级的4大黄金公式

通过对比两大案例,我总结出地方特色面馆的升级方法论:

公式1:产品=传统味×年轻化

保留灵魂:方砖厂坚持90分钟熬酱工艺,谷鹏用道口小麦制面;迭代体验:增加菜码、推出小份装、开发预包装产品(如方砖厂桶装面)。



公式2:品牌=地方文化×网红基因

文化符号化:方砖厂绑定“老北京胡同”,谷鹏强调“中原粮仓”出好面;场景出圈:明档厨房、免费加面、明星打卡,制造社交货币。

公式3:扩张=直营打样×加盟裂变

直营立标杆:方砖厂先做爆南锣鼓巷店,再复制到SKP等高端商圈;轻资产加盟:谷鹏通过供应链盈利,降低加盟商门槛。

公式4:生存=极致性价比×供应链护城河

成本控制:方砖厂用景区低价换流量,谷鹏靠县域低租金降成本;供应链深耕:自建酱料工厂、面条生产线,利润从供应链抠出。


谷鹏麻鸭面明档厨房(大墨咨询设计出品)



四、警惕!地方小吃升级的3大陷阱

陷阱1:盲目追求网红化,丢了老味道

反例:某老字号为迎合年轻人改配方,流失核心客群;解法:像方砖厂一样,用“传统工艺+现代包装”,而非颠覆本质。

陷阱2:疯狂拓店,品控崩盘
反例:某米粉品牌因加盟店口味不一,口碑暴跌;
解法:学谷鹏建立中央厨房,酱料、面条统一配送。


陷阱3:困守本地,错失全国化机会
反例:无数地方小吃因缺乏品牌意识,困死在本省;
解法:通过预包装产品(如方砖厂炸酱包)、文旅合作破圈。


谷鹏麻鸭面创始店是个地摊篷子


结语:地方小吃的终极战场,是“人心的占有率”方砖厂炸酱面和谷鹏麻鸭面的成功证明:地方小吃升级的本质,是用工业化思维做传统美食,用文化符号占领用户心智。当一碗面能同时满足“游客打卡发朋友圈”和“本地人每周吃三次”,它就不再是简单的快餐,而是一座城市的舌尖名片。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