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杨旭明 | 达玛花之路:许你一路欢唱
原鄉書院

博铁梁风光,杨旭明摄于2016.06


达玛花之路:许你一路欢唱



甘肃·杨旭明


又是一年春光灿,达玛花开壮河山。岷山腹地龙江流,沓中福地百花艳!

三国阴平古沓中,舟曲大峪龙首山。伯约北伐屯田处,刘基斩龙龙桥湾。

三国阴平古道(西延段),即今日舟永公路,山重水复,绿色无限。“达玛花”伴你前行,一路芬芳,一路花香----原始森林中零星或连片成长的甘肃杜鹃(杜鹃花科杜鹃属),那洁白的、粉红的花朵大如饭碗、手掌,于露珠同在,和松涛共舞,她风姿绰约、魅力四射,藏族群众为纪念“达玛姑娘”俗称“达玛花”,汉族俗称“枇杷花”、杜鹃花。

高度重合的阴平古道(西延段)、舟永公路,位于岷山主峰洋布梁(羊布梁)腹地,它把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来,把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传承下来----

博峪采花节001

一、西部最美是岷山

1935年9月18日,毛主席一语道尽长征胜利的喜悦与豪迈:“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西部名山岷山,属巴颜喀拉山余脉,藏语称“岷日”。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由阿坝州境延伸入甘南境内。岷山山脉呈西北--东南向展布,横跨四川甘肃两省,南至四川茂县、九寨沟县,北起甘肃岷县南部,西起甘肃碌曲郎木寺、四川若尔盖,东到甘肃宕昌、武都、文县(高楼山)。海拔4000--5588米,南北逶迤500--700公里,是长江水系的岷江、涪江、白龙江与黄河水系的黄河、黑水河、洮河的分水岭,有“千里岷山”之称。

羊布梁是岷山的主峰,历史上称羊膊岭,是对羊布梁、青山梁、总梁的统称。

洋布梁山体分南、中、北三段,山脉呈南--北斜向展布。

北段称羊布梁,是境内迭部、舟曲两县之间的界山,主峰海拔高4136米,位于迭部县多儿乡于舟曲县曲瓦、大峪之间。

中段称青山梁,位于舟曲和四川九寨沟县之间,主峰海拔高达4479米,,临近还有草滩碥、葱花坪、黑山梁子。

博峪采花节002

南段又称总梁,主峰木头岭高4032米,总梁取意舟曲县腹地众多山梁均于之连绵汇集,包括插岗梁、拱坝梁、禅平山,尤其位于插岗乡于拱坝乡南、博峪乡北的插岗岭,是舟曲境内山体面积最大的山岭,当地俗称“二十四个亮晃晃”。

插岗梁整体上是“山的前面还是山、岭的上面还是岭”,叠峦重嶂,登无止境,令人精疲力尽,心生恐惧和懊悔。没有“干最难的事,登最高的山”的心理准备,是很难达到“山登绝顶我为峰,海到无边天作岸”那种大境界的!

洋布梁(羊布梁)藏语称达益萨尔,意为“虎窝梁”、虎豹出没的地方。后达益音转为沓(读da,da)峪,地名如舟曲县大峪镇大峪坪村(位于洋布梁北麓),迭部县多儿乡达益村(位于洋布梁南麓),此两地有历史渊源--今大峪坪村是多儿达益藏族的原居住地,后因经商(背茶)、疾病等因素搬迁至多儿。据老人讲原先没有鞋,多穿自制、耐磨的牛皮子(俗称瓦鞋),因牛皮干硬而垫青稞草于鞋底,种子遗留在川北背茶的路上,第二年秋天发现数丛青稞竟然成熟了,遂南迁达益村生活。今大峪坪村的中街,留有“瓦房里”小地名,头人住所,顾名思义是一座瓦房。搬迁时头人家聚会动员、喝酒、喝茶,舍不得焚毁,周边的房子则全部被烧毁了,表明搬迁的决心。后来建房时,地下挖出大量的木灰、木炭。

今“大峪”一名不是原意,山区处处都有大山谷沟。大峪的原意是达益、达益垴、沓(读da,da)峪,因洋布梁(达益萨尔)而得名。大峪坪村是大峪沟的中心地带,古称沓(读ta)中,摩崖洞穴(含堡子门)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上坪留有小地名“万人冢”(两处)、“营盘里”、“水坑里”。沓中是三国蜀汉大将军姜维屯田练兵的要地、进行北伐的根据地、大本营,摩崖洞穴则是姜维的军事秘密指挥部,相传一次魏军偷袭,竟然没法攻打,将整袋子辣椒点着,帮上绳子,从崖顶吊到摩崖洞口,风把辣子烟吹进洞里,直呛得蜀军咳嗽不止、泪流满面。姜维指挥蜀军割断绳子,辣椒包掉到崖脚、河边。僵持两天,魏军粮草不足,无奈只好退兵。可见古人智慧高超,军事上讲究利用地势,进可攻、退可守。以地下军事甬道(摩崖洞穴)藏兵、存粮的方式,历史上早已有之,尤以抗日战争中华北地区“地道战”为最。

沓中堡子门城墙遗址,杨旭明摄

岷山,名声显赫,如雷灌耳,驰名中外--

《迭部县志》:“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岷山崩,雍江三日,江水竭。”山崩地裂,堵塞江河,当是一次大地震或地壳的剧烈运动。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十二月,吐谷浑首领慕容伏允再次犯寇凉州。唐太宗李世民昭告天下征讨吐谷浑。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五月,岷州都督、赤水道总管李道彦与党项酋长拓跋赤辞歃血盟誓,借道岷山达拉沟。李道彦率军经达拉沟到达松州后,“道彦至阔水(今松潘包座河),见无备,因掠其牛羊,诸羌怨,即引兵障狼道峡,道彦不得进,为赤辞所乘,军大败,死者数万,退保松州。”拓跋赤辞遂进占叠州(今迭部)。李靖灭了吐谷浑,战后朝廷就此事展开了调查,李道彦贻误军机原本死罪,因为皇亲国戚的缘故吧,朝廷下令免死流放。

公元1252年(蒙哥汗二年),蒙哥命总领漠南汉地事务的三弟忽必烈率军远征大理,亦在岷山、达拉沟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公元1253年(蒙哥汗三年)夏,忽必烈等诸军集齐、粮饷器械准备充分后,亲率十万大军于秋天进至临洮(今临潭新城),一月后再至忒刺(又叫塔拉,今迭部达拉沟)翻越岷山,到达四川松潘草地。穿过满是瘴气的不毛之地、翻越崎岖的大雪山、踏过随处陷人的沼泽地、横渡水流湍急的大渡河和金沙江,最终灭掉了执政300多年大理国。公元1260年三月,忽必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南旗东北)登大汉位,建云中统,设中书省,立十路宣抚司。公元1264年(至元元年),忽必烈将都城移至燕京,称中都(今北京)。

1935年9月上、中旬,红一方面军及中共中央、直属队伍越岷山、过草地,北进达拉沟,9月12日在俄界(迭部县达拉乡高吉村)召开著名的“俄界会议”,举行了举世闻名的“腊子口战役”,打开了北上抗日的大门,粉碎了蒋介石把红军消灭在雪山、草地的阴谋。9月18日,毛主席翻越最后一道岷山--腊子口达拉梁(红军称大喇梁),激情澎湃、悲喜交加,即兴酝酿、口占了名篇《七律·长征》。1936年,红二、红四方面军途径迭部,取得了第二次腊子口战役的胜利,中共中央西北局9月27日在临潭新城召开了“洮州会议”,决定北上,胜利完成了三军大会师的战略任务。从此,中国革命焕然一新,在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

沓中冬景,杨旭明摄

二、正本清源白龙江

发源于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郎木寺镇的白龙江,在岷山中间地带奔流激荡。白龙江,生生不息、万古如斯,她养育、壮大了氐、羌、藏、汉各族儿女--民间俗称“千里白龙江”,“母亲的好女儿”。

这是一条美丽的江河、富裕的江河、奋进的江河!

白龙江史称桓水、羌水、白江、白水、白水江、响水河、后河等,清代始称白龙江,又名垫江······它是长江的二级支流,全长576多公里,流经经若尔盖县、迭部县、宕昌县、武都区、文县,于四川广元市昭化镇汇入嘉陵江。

文县碧口镇附近的玉垒关,白水江(清水江)汇入白龙江,形成碧口电厂之白龙湖,史称“全国土堰第一大坝”、“白龙江上的第一颗明珠”。文静的博峪河,为白水江一级支流,一河三名--上游博峪河、中游中路河、下游安昌河,从上到下,流经甘肃省甘南州的舟曲县博峪乡,四川省阿坝州的九寨沟县永和乡,甘肃省陇南市的文县中寨乡、马营乡,在鸡石坝汇入白水江----妥妥的“鸡鸣两省、三州、四乡”。

沓中摩崖洞穴,杨旭明摄

1993年7月--1995年7月,笔者在白龙江林管局白水江林业局中路河林场阿路沟营林队育苗两年,因此对博峪河情有独钟、非常熟悉。二十年前的散文《我去了遥远的博峪营林队》(见《新华网》《甘肃日报》、《陇南日报》《甘南日报》),此篇散文荣获 2024“世界民俗文艺”一等奖。这让我明白了一个朴素的、共性的道理----功没白练的,苦没有白下的,春华秋实,厚积薄发!

白龙江较大的、有名的一级、二级支流主要有--

碌曲境内的白龙江,发源于郎木寺乡以西的结格杂干庾山南麓的泉水,自郎木寺三道河桥以下入四川境内,在县境内流经长度为14公里,从源头到出境流域面积8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3立方米/秒,平均年径流量0.411立方米。

四川若尔盖县境内的求吉河,它发源于包座乡狼架岭,自南向北纵贯巴西区,巴西河(长18公里)、包座河(长46公里)于“钦多”汇合,出玛欧若噶(玛吾若嘎,今巴西电站拦河坝)隘口流入甘肃境,在迭部县达拉沟口注入白龙江。此外,错玛儿括曲、大小娄拉曲、僧多括曲等支流均发源并流经县境入迭部县。白龙江干流流经县内68公里,全长83公里(包括源头郎木寺至红星段)。县域集水面积1216.30平方公里,全域集水面积1389.40平方公里。县内流域产生年平均流量8.65立方米/秒,全域产生年平均流量9.84立方米/秒;求吉河县内长(全长)98公里,县内流域集水面积(全域)1749.40平方公里,县内流域(全域)产生年平均流量12.45立方米/秒。这个对比,从地理、生态、文化上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世人切不可人云亦云、墨守成规!

迭部境内的白龙江干流,从中部横贯全境,境内流长120公里,据更古站水文资料,多年平均流量19.1立方米/秒,径流量6.029立方米。县境内30条支流,分别从南北两面汇入,北部迭山区主要有益哇曲、哇巴曲、腊子曲(第三支流)等15条。南部岷山区主要有达拉曲(第一支流)、阿夏曲(第四支流)、多儿曲(石内河,第二支流)等15条。其中达拉曲是白龙江在境内的最大支流,干流发源于四川若尔盖包座乡的喀隆阿嘎,由南向北在达拉乡南界入境,与达拉沟口注入白龙江,全长约150公里,县境段长43公里,集水面积2687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21.2立方米/秒,年径流量6.69亿立方米。达拉河的上游,称包座河,古称阔水。达拉河的一级支流雅(牙)拉河,水量明显比达拉河要大许多。

舟曲境内的黑水沟河、大峪沟河、黑峪沟河、瓜咱沟河、武都关沟河、石门沟河、金钱沟河、拱坝河、博峪河(属白龙江二级支流)等。大峪沟河,主源有两支,出自羊布梁北麓,自东向西北流,汇入溪流10条。沿沟多分布古城堡及梯田遗址,即三国时蜀汉大将军姜维屯田的沓中要地。河水自溪岭村沟下转向东北流,在立节村南注入白龙江。

宕昌境内的岷江(古称羌水),在两河口注入今白龙江。二级支流北河(古称桓水、又称龙江、白龙江)。

武都区境内的角弓河、北峪河、三河、洛塘河等。

文县境内的龙巴河、洋汤河、让水河、小团鱼河和白水江(清水江)。其中白水江的支流有中路河(上游称博峪河)、马莲河、白马河和丹堡河。

四川广元市境内的清水河注入白龙江,白龙江在昭化镇(古城)附近注入了嘉陵江。

这,就是白龙江的前世今生!

大江东去,逝者如斯。忍看江河日下,痛当饮水思源。保护江河,需全社会共同努力;关爱家园,要你我他付诸行动。嘉陵江一级支流白龙江的源头到底在哪里?确定江河源头的原则(标准)到底是什么?

益哇沟口桥至达拉沟口桥(古芳州遗址),公路37.6公里,河道按40公里计比较合适,那么从郎木寺至达拉沟口,白龙江干流总长123公里,达拉河全长约150公里,相差约27公里。

而从更古站之达拉沟口的5公里内,汇入白龙江干流的普拉曲、安子曲水量很小,几近忽略不计。更古站水文资料:白龙江干流多年平均流量19.1立方米/秒,径流量6.029立方米。至达拉沟口,达拉河年平均流量21.2立方米/秒,年径流量6.69亿立方米。

就集水面积而言,白龙江干流,从郎木寺至若尔盖冻列乡东的益哇曲(沟口),全域流域积水面积为1389.40平方公里。从以益哇沟口至达拉沟口,益哇乡628平方公里、电尕镇365平方公里、卡坝乡560平方公里,合计1553平方公里。以上总计2942.40(1389.40+1553)平方公里。再看达拉河流域,上游四川段若尔盖求吉河全流域集水面积1749.40平方公里,下游甘肃段迭部县达拉乡全流域集水面积2687平方公里,两者合计4436.40平方公里

判断江河源头,学界有三大原则,一看长度孰最,二看流量多少,三看流域面积大小。

铁证如山:第一,150公里的达拉河,比123公里的白龙江干流长;第二,依达拉沟口交汇点进行比较,达拉河年平均流量21.2立方米/秒,年径流量6.69亿立方米,白龙江干流多年平均流量19.1立方米/秒,径流量6.029立方米,显然达拉河的流量多;第三,依达拉沟口交汇点再进行比较,达拉河全流域积水面积为4436.40平方公里,白龙江干流的全流域积水面积为2942.40平方公里,说明达拉河的流域面积大。

据此三大原则和比较结果,确定白龙江的源头(正源)在四川省若尔盖县包座乡的喀隆阿嘎,以郎木寺为白龙江源头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白龙江全长576公里的说法,是该得到纠正的时候了--我认为白龙江的全长约为603(576+27)公里,以超过1200华里了。

实践出真知。笔者从995年在迭部立业局达拉林场工作起,几十次进出达拉沟,目测达拉河水量比白龙江干流为大,就怀疑白龙江的源头在郎木寺的说法。2023年在郎木寺几探白龙江源头,认为两处源头可能都不是正源。2024年12月25日,我和好兄弟房成龙再进达拉沟,专门考察、研学“宝座战役”和达拉河上游的包座河,现场体会、感同身受,当天就认为白龙江的源头就在包座无疑,从达拉沟口交汇处比较,达拉河至少比白龙江干流要长20--50公里呢!

水有源,树有根,人有祖先。事实就是事实,任谁也改变不了的。实事求是,刨根问底,解剖麻雀,还原真相。当然,一人之知识有限,众人之智慧无穷。一家之言,难免偏颇,欢迎有识之士深入实地研学、探寻查找白龙江的正源,并为白龙江源头树碑、立传,以免人云亦云、祸害无穷!

“江淮河汉”西汉水,下游也称犀牛江、浊水,为长江支流嘉陵江一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南部西秦岭齐寿山(古名嶓冢山)。流经天水市秦州区、礼县、西和县、康县、成县,在陕西省略阳县白水江镇注入嘉陵江,全长212公里。

关于嘉陵江的发源地,汉唐之际认为,嘉陵江以发源于天水市秦城区齐寿山的西汉水为正源。宋代以来,嘉陵江又以流经陕西、甘肃两省交界处的故道水为主流。1941年,中央大学西北科学考察团,重点考察了碧口至两河口白龙江段及白龙江支流小岷江,李旭旦教授明确提出:“白龙江应为嘉陵江之主流,而非支流”。2010年6月兰州大学、联合西南大学共同展开的嘉陵江源科学考察结果显示,嘉陵江正源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郎木寺镇西约7.5公里的曲哈尔登泉水群。从曲哈尔登泉水群算起,新的嘉陵江干流长度比汉唐之际以西汉水为主流的嘉陵江长度增加56公里,比宋代以来传统意义上的嘉陵江长度增加130公里,全河长度宜由一般地理文献所称的1120公里更正为1250公里。

综上所述,嘉陵江的正源是白龙江,白龙江有西(郎木寺)、南(包座)两源,以南源包座为正源。期待学界作出正确评价和科学结论。

沓中上石卡门,杨旭明摄


三、贯通古今“达玛花”

众所周知,黄道婆是汉区百姓心中神圣的女神。黄道婆(1245 ~ 1330年),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黄道婆出生在松江府乌泥泾一带,现在的上海市徐汇华泾镇。黄道婆年轻时流落到海南岛崖州一带谋生,在那里向黎族学会了纺纱织布技术。30年后她返回故里,将学到的“错纱、配色、综线、絜花”等织造技术带回故乡把所有的棉纺织加工技术教给当地人们,使松江织布驰名大江南北,松江府一度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中心。黄道婆穿着自己纺织并缝制的棉布衣回到家乡,将棉纺织技术带回故土,极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黄道婆的美名也由此传遍了四方。大江南北、黄河上下,黄道婆备受百姓的喜爱于拥戴。

黄道婆去世后,纺织业者遂立祠祭之,以感其功。黄道婆祠堂位于徐汇区龙吴路上海植物园内,1991年改设黄道婆纪念堂,陈列黄道婆画像及有关黄道婆的生平事迹的文献、实物和图照。

无独有偶,汉区有黄道婆,藏区之舟曲山后片博峪一带流传着达玛姑娘的美丽事迹,习俗积淀为博峪采花节。

博峪采花节,相传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很久以前,博峪山寨一户家境贫寒的夫妇有6个女儿,又收养了达玛姑娘。达玛姑娘勤劳勇敢,教乡亲们畜牧养殖、农耕种植、酿酒、纺织等生产技术,“农林牧纵合体”让山寨很快富裕起来。达玛姑娘带领六姐妹,走遍博峪的山山水水,寻药配方,治愈村民伤病,受人爱戴。在一次采药过程中,遇到暴风雨,达玛遇难。之后六姐妹继承达玛遗志,继续上山采药、救死扶伤,乡亲们为感恩她们便将博峪的7座山冠以七姐妹的名字。后来有位青年经过达玛的墓地,采下两朵美丽的达玛花,一朵插在坟头,一朵供在家里,后来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男孩。

每年春末夏初,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次第盛开,彰显着生命的张力于美好。爱美的藏族姑娘们,在端午节前后满心喜悦地将此花采摘下来,插戴在头上,呼朋唤友载歌载舞,表达快乐心情,寻找心中伴侣,祝愿幸福生活。同时,以这种独特的方式,纪念达玛姑娘的功德与恩惠,所以把杜鹃花称为“达玛花”。独一无二的风俗传承沿袭下来,就是现在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峪采花节,饱含祈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生儿育女的寓意,寄托着人们对淳朴、善良、美好的向往,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殷切期盼。

因此,“达玛花”成为藏族百姓心目中美丽、勤劳、善良的象征,达玛姑娘成为藏族百姓心中的“活菩萨”“花神”,备受尊崇于敬仰。一年一度的采花节活动,成为人们怀念达玛姑娘的盛大集会。

达玛花开,少女簪花。对歌山野,佳偶天成。此于“壮族歌仙刘三姐”、“洮岷花儿会”之民俗活动、文化现象,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1994年端午节,笔者因阿路沟薛支书邀请,和营林段的同事们参加过博峪乡阿路沟村(今卧欧诺村)举办的采花节,那天喝醉了(笫一次喝酒),我的心醉了,至今梦牵魂绕,难以忘怀--采花节确是独具特色的大型民族民俗文化活动!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中华民族是一家❗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达玛花开,兴旺发达。“花”同华,本意指花朵艳丽、色彩丰富,引申为华服、物华、精华、荣华等。夏则指“中国之人”,事物壮大兴盛,四季之夏,高楼大厦(花、华、夏三字见《说文解字》)。端午节举办的采花节上,头戴达玛花、身着华美服饰的藏族姑娘,为远方的客人和亲朋邻里献上洁白的哈达,敬上醇香的土酒,并为大家唱歌、跳舞,传承着天人合一、热情好客、礼仪盛大、文明团结、感恩奋进的华夏传统文化核心内涵、价值取向和优秀品质。采花节民俗活动,完全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容和要求,对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凝聚人心、团结奋斗的积极推进作用和重大现实意义!

舟曲县博峪乡“卧欧诺村”,意为达玛花盛开的山沟沟。原党支部书记薛代花,数十年如一日带领群众种植纹党、养殖中华土蜂、生产纹党蜜、松花蜜、百花蜜,把脱贫致富、甜蜜崇高的事业做到了极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薛代花以“达玛姑娘”特有的勤劳、勇敢、善良、顽强奋斗的优秀品质和实际行动,嬗变为新时代最美的“达玛花”!祝愿她和乡亲们昂首阔步走上幸福、吉祥、和谐、美丽的“达玛花之路”,日子越来越美好、生活越来越幸福!

洋布梁风光 杨旭明摄


四、“达玛花之路”引领未来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异质性是文旅产业的核心要素。这绝不是嘴上说的,而要付诸实践和行动。只有这样,文旅产业才有文化吸引力和时间持久性,否则必会事与愿违。

植物有灵性,亦有垂直分布的植物学特性。以岷山为例,低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常见阔叶杂木林,树种如苹果、梨、桃、杏、李子、石榴、葡萄、花椒、香椿、珍珠梅、牡丹、蔷薇、月季、芍药、白杨、柳、洋槐、铁桦(黑桦)等;中海拔2000米--3000米,分布主要群落为箭竹杜鹃云杉林,常见、陕甘花楸、七月椒、旱柳、山杨、楤木、刺五加、天南星、芍药、菖蒲、细辛等植物,多见杜鹃、红桦和云杉主要树种;高海拔3000米以上,分布主要群落高山杜鹃冷杉岭,高山柳、羌活、大黄、黄连等为常见植物,箭竹、杜鹃、柏木、冷杉为主要树种。

巍巍岷山,滔滔龙江。青青云杉,茫茫云雾。故名云杉,原产地四川茂县,陕甘山川分布广泛。甘肃杜鹃为云杉、冷杉的主要伴生树种,甜美的杜鹃花是花神达玛姑娘善良的魂魄,挺拔的云杉、冷杉何尝不是藏族汉子顽强的精神!

阴平古道(西延段)、舟永公路,以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民族感情、自然生态来说,把历史和现实连接了起来,漫步在达玛花之路上,穿越千里岷山万古长青的的大森林,一路上盛开的杜鹃花美不胜收、娇艳华贵、引领未来!

位于西秦岭南端、岷山腹地中心、白龙江上游的舟曲,因杜鹃花的娇艳风姿而更加富丽堂皇!

舟曲,达玛花年年花盛开的地方,确是达玛花的故乡----尤以阴平古道(西延段),今舟永公路的风景最美一一林下的洁白的、粉红的杜鹃花,从山脚渲染到山巅,从春天盛开到秋天!

雪峰林立、森林茂密、河流纵横、野生动物众多,是这种特定的高寒阴湿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人间奇葩甘肃杜鹃(俗称达玛花、枇杷花)的独特神韵!

阴平古道(西延段)之中点,就是三国古沓中、舟曲大峪坪,摩崖洞穴(含堡子门)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曾是诸葛高徒、蜀汉大将军姜维进行北伐的秘密军事指挥部、屯田练兵的根据地。明初,开国元勋、风水大师刘伯温,斩断此处龙脉,空留“龙桥湾斩龙遗址”,任你凭吊历史的真谛!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当然也哺育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达玛花之路(或称达玛之路),是岷山中心舟曲这方山水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民族的感情及心理特质和罕见的森林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决定的!

阴平古道(西延段)现已蝶变为通畅的舟永公路,从历史变迁、民俗文化、民族风情、自然生态来说,确是一条名副其实、实至名归、引领未来的“达玛花之路!”

美丽娇艳的达玛花,魅力常在的达玛花,年年盛开的达玛花,怎么看也看不够的达玛花!

勤劳勇敢的达玛花,善良纯洁的达玛花,常开不败的达玛花,戴在头上藏在心里的达玛花!

达玛花,达玛花,盛开在“达玛花之路”上的达玛花,我魂牵梦萦、流进血液的达玛花!

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达玛花又开了,达玛花又开了,我再一次来看你了,体悟你的底蕴,欣赏你的气质,学习你的精神!

达玛花,是紫气的氤氲、空山的清新、云雾的流动、山泉的明净、树荫的凉爽、百鸟的婉转!

达玛花,是花神的恩赐、盛开的富贵、达玛的心愿、簪花的少年、阿妹的深情、阿妈的慈祥、阿爸的快乐、心灵的安宁、生命的张扬!

小龙抬头二月二,笑谈沓中古和今。昂首阔步跳又跑,达玛之路乐逍遥!

喜看万山祥云绕,达玛花开人不老。松柏洗翠照长虹,枝头妖娆歌声飘!

达玛花之路,一条走向吉祥、幸福、富裕、光明、美好的康庄大道!

达玛花之路,许你一路花香,许你一路芬芳,许你一路欢唱,许你一路安康!

(2025年3月1日凌晨于合作市)

作者简介



杨旭明:籍贯甘肃舟曲。青年学者、作家,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伏羲文化传播者,经典中医推广者。主编了上千万字的官书,如《铭记舟曲》《舟曲之殇》《绿色长征将生态文明推向世界》《生态甘南与绿色崛起》等。诗歌荣获2023年“第一届·当代诗人奖”诗词大赛网络评审二等奖;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红色甘南:腊子口的枪声》荣膺2024长江杯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4当代作家年度文学奖特等奖、2024当代作家年度十佳作家;散文《我去了遥远的博峪营林队》,荣获2024“世界民俗文艺奖”一等奖。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