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本文摘自《全椒文史资料》第一辑(1985年9月),作者刘琢如,原标题《胜利井的由来——六镇集歼灭日寇纪实》

图文无关,仅作示意
有网友留言指出时间问题(原文为“一九八三年”),已过可修改时间,核对处理后重发。
正文
小集乡六镇集东头,有一口用石磙子封实的古井,人们称它是“胜利井”,是符合事实的。它记载着四十六年前,六镇集及邻坊(当时即现在的乡)人民群众对日本帝国主义怀着无比的仇恨,以大刀、长矛等劣势武器消灭一股日本侵略军,取得胜利的史实。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十二月全椒县城被日寇占领,县长前三天闻风逃跑,县政府及直属机关纷纷逃散,地方成了无政府的局面,社会秩序混乱。日寇所到之处,奸淫烧杀,无恶不作,占领县城的侵略军,不断四出“扫荡”,人民群众不堪其苦,既仇恨日寇的滔天罪行,又痛恨地方政府对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的痛苦毫不关怀。
当此国破家亡的时候,地方许多有识之人,倡议集中分散在各家的武器,组织具有爱国爱乡思想的勇敢青年,进行军事训练,抗击日寇,保卫家乡。六镇集当时是六镇坊的一个保,坊的联保办事处设在小集街上,我当时是六镇街小学教师,暂代六镇保保长,在我的倡议和组织下,成立了一个自卫分队。这个分队有四十名队员,十四支步怆和土造枪,其余都是大刀和长矛,我们推选杨继贵为分队长。这些队员,大都是我的学生,自“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我经常给他们讲日寇在东北的残暴罪行及抗日救亡的道理,激发他们爱国热忱,深受他们的尊敬。因此,当我出来倡议组织武装保家卫国时,他们纷纷响应。
一九三八年农历正月二十七日,县城日寇出动了七十多人,在二十匹马队前导下,向西进行扫荡,一路上不断开枪射击,耀武扬威,群众闻风逃跑,躲开鬼子的视线。午饭前,日寇由小集到了六镇,镇上居民在自卫分队掩护下,安全转移,敌人放火烧了街上大部份民房后,向黄家庵方向窜去。这时,敌众我寡,分队中虽有少数人想打,大家不同意。当晚,日寇盘踞在黄家庵西北大黄村一带,第二天向马厂进行扫荡。我们由于怕鬼子从原路回来,派了几个队员,日夜监视鬼子动向,到了下午,监视鬼子的侦察员回来报告说:“发现有九个日本鬼子,赶着四条驴,上面驮着子弹箱、电线、衣物等,向六镇方向走来。”这时队员们思想紧张、犹豫,以为鬼子人少我们人多,不打可惜;打吗?子弹少武器差,没有打仗经验。我当机立断地说:“这是打鬼子的好机会,我们地形熟悉,只要大家沉着战斗,听从队长指挥,利用街外有利地形,首先打它一个伏击,先消灭几个敌人,但一定要守住街口,不能让鬼子进街,否则,对我们就不利了。”杨队长同意我的意见,立即在街西头大庙前,选择了有利地形,布置了埋伏。当日寇还未进入我们的伏击圈时,队员杨德山未等到队长下命令,突然向鬼子开了一枪,鬼子闻到枪声,及时卧倒向我们还击。我们伏击鬼子计划落空了,就这样我们和日本鬼子打起来。
当时我考虑到:我们的人虽多,但武器没有日本鬼子好,子弹没有鬼子多,打仗经验又缺乏,要想把鬼子干掉,单凭这点力量是不容易的,否则,要付出大的代价。于是我派人分头送信到小集联保办事处及邻近的东王、黄家庵等地会堂,请求援助。不一会日寇撇开我们的伏击圈,由西窜到街的东北,并向街上靠近,这时自卫队迅速回到街上,凭借街后各家的后围墙、厕所墙作掩护,把日寇堵于街外,日寇因为处于不利地势,几次用密集火力向我们射击,妄图攻上街来,均被我们打退。突然有几个鬼子窜到一个干坑里,想利用坑的东南面菜地矮墙作掩体,以此作为窜到街上的突破口。为了不使敌人阴谋得逞,杨分队长带了几条枪,我带了几名持刀矛的队员,跑到菜园南边,始终把日寇堵在塘坑里。这时,高塘、黄家庵、封家岑各坊的自卫队,先后来了三百多名,共同包围了敌人,群众也来助威。一时枪声、呼喊杀鬼子声,惊天动地,日寇吓得龟缩在干坑里不敢乱窜。天色已晚。为了不让日寇趁天黑跑掉。
队员们用柴草燃起几堆熊熊大火。把阵地照得一片通红,约一个多小时后,日寇急了,几次露出身来要突围逃跑,都被排枪压了下去。为了要快点杀掉这一小股日寇,我们队员把仅有的两颗手榴弹扔向干坑里,由于缺少军事知识,尚未爆炸,就被日寇扔了出来:这时,我急中想起了“火攻”战术,叫杨分队长派了几名年纪较轻、勇敢活泼的队员,仰卧在地上,把稻草捆子烧着,用扬叉将草捆子扔进干坑。一个草捆接一个草捆,在排枪的掩护下扔进了干坑,这时坑里的日寇难以存身,乱作一团,叫喊起来,拼命向坑北突围,在群众的呐喊声和密集的枪声中,日寇纷纷倒下。日寇枪声听不倒了,一检查,坑上打死了三个、坑内打死了一个。稻场打死两个。由于我们没有经验,未能及时清查搜捕:被日本鬼子趁着火光稍落时跑掉了三个。为了顾虑县城日寇出来寻尸报复,我们将这六具敌尸,埋进附近一口古井里,用稻场石磙把并口封实,用石板盖好,至今干坑和古井遗迹犹存,它是六镇一带人民群众团结合作、保家卫国、英勇杀日冠的历史见证。
跑掉了三名鬼子,有两个躲进街西头大路边孤单一户的杨良山家里。第二天早晨,附近村庄群众来街上看看昨夜打鬼子的情况,鬼子看到路上有人就开枪,封庄盛广兴的二儿子被这两个鬼子打死,接着这两个日寇、强迫理发匠陈某带路,沿着街北村庄向北逃跑,被六镇、黄庵、小集自卫队击毙于姚桥南边的刘家坝,另一名日寇逃到程家市附近,也被当地人民武装消灭。
在六镇人民英勇歼灭八(注:似应为六)个日寇的战斗中,六镇自卫队员张木匠。勇敢杀敢,献出了自己的年轻生命,是值得我们纪念的。还有杨德山、张洪禧、王结巴、张十哥等八人负了伤,当时地方作了妥善的处理。
资料来源:
《全椒文史资料》第一辑(198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