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农民种粮一辈子,退休金为零?2025年国家出手,每月能领多少?
阿舟聊聊天儿

一、交公粮≠退休金?农民养老现状引争议

老一辈农民曾为国家发展“交公粮”“缴农业税”,但这一贡献并未直接转化为退休金。根据现行政策,交公粮属于农业税范畴,与社保体系无关,农民无法因此直接领取退休金。目前,60岁以上农村老人每月可领取的“基础养老金”平均仅200余元,部分地区甚至不足100元,与城镇职工养老金(人均超3000元)差距悬殊。

这一现状引发热议:为何农民辛苦种粮一辈子,退休后却难享体面生活?经济学家李稻葵直言:“这是国家亏欠他们的!”


二、2025年农民养老金迎来三大转机

1. 全国普涨已定调:2025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将继续上调,多地已率先行动。例如江苏昆山、常州等地基础养老金达690元、515元,上海更是高达1490元。

2. 政策向低收入倾斜:人社部明确表态,养老金调整将重点惠及农民等中低收入群体,部分地区对高龄老人额外补贴(如山东70岁以上加20元)。

3. 筹资渠道拓宽:专家建议通过国有资本划转、财政补贴加码等方式提高农民养老金,清华大学教授赵扬等呼吁“农民养老金应涨至800元”。


三、农民养老金为何长期偏低?三大根源

- 历史遗留问题:农民长期以土地为生,未纳入早期社保体系,而城镇职工由单位代缴社保。

- 缴费水平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年缴仅300元(如江西),导致个人账户积累少。

- 财政补贴差距:2023年城镇职工人均财政补贴6203元,农民仅695元,悬殊近9倍。


四、专家呼吁:涨养老金是“还债”,更是经济良药

经济学家李稻葵算了一笔账:若将农民养老金从200元提至800元,年支出约1.25万亿元,仅占财政支出4%,却能显著拉动消费、缓解城乡差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刘世锦更提议,将“刺激计划资金”优先投入农民养老,实现社会公平与内需提振双赢。

五、农民能领多少?地区差异大,未来可期

目前,农民养老金因地而异:上海1490元、北京近千元,但多数地区仍不足200元。2025年调整后,预计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或从105元提至115元,部分发达地区涨幅更高。



农民养老问题不仅是经济账,更是良心账。随着政策持续倾斜,农民“老有所养”的愿景正加速落地。农民朋友需密切关注当地政策,及时参保并提高缴费档次,以最大化养老保障。

关注【阿舟】,第一时间获取2025年养老金调整最新动态!农民权益,我们共同守护!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