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你这身军装真帅气!咋突然回来了?"邻居王大爷惊讶地问道。
我摸了摸后脑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心里却是五味杂陈。
1973年盛夏,我刚入伍不到半年,就意外获准回家探亲。这事说来还真有点曲折。
我叫郑大勇,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家里穷得叮当响,屋顶的茅草都快被风吹光了。
爹常年卧病在床,全靠娘一个人操持。我上头有个姐,下头还有个弟弟妹妹。
眼看着家里负担越来越重,我心里着急得很,可又无能为力。
好不容易盼到征兵的机会,我就跟抓住救命稻草似的,拼了命也要去当兵。
可谁知道,村里另有人选。听说是大队书记钱主任的侄子,我这心啊,一下子就凉了半截。
幸亲我跟民兵营长孙大哥是远房亲戚,他知道我的心思,悄悄给了我一张报名表。
我赶紧填好,他直接送到了公社武装部。这事儿可把我高兴坏了,整晚都睡不着觉。
体检那天,我一大早就偷偷溜出家门,生怕被人发现。走在去公社医院的路上,我心里七上八下的,既紧张又期待。
路上,我看见村里的几个小伙伴在田里干活。他们朝我挥手,我只能装作没看见,低着头快步走过。

到了医院,我才发现我们生产队竟来了两个人。钱主任的侄子也在!我心想,这下可难了。
我站在那儿,手心都出汗了。钱主任侄子冲我笑了笑,我勉强回了个笑容,心里直打鼓。
没想到老天爷眷顾我,钱主任侄子竟然是扁平足,体检没过。我呢,各项指标都过关。
就这样,我如愿以偿地穿上了军装,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那天晚上,我兴奋得一宿没睡着。
到了部队,我拼命学习,努力训练。因为我初中毕业,字写得还不错,没多久就被提拔为连队文书。
再后来,我又被调到营部报道组工作。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心里美滋滋的。
营长张叔跟我是老乡,知道我家里的情况,处处照顾我。有一天下午,他突然把我叫到办公室。
"小郑,离家快一年了,想不想家啊?"张叔笑眯眯地问我。
我一听这话,心里顿时一阵酸楚。想家?可不是么!可我哪敢说啊。
"张叔,我......"我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眼睛不自觉地看向窗外。
张叔看出我的心思,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想家就回去看看吧。你爸妈在家也不容易。"
我一听,心里又惊又喜,可转念一想,又愁眉苦脸起来。

"张叔,我刚入伍不到一年,每月津贴才六块钱。除去日常开销,剩下的都寄回家了。我现在手头没钱买票啊。"
张叔听了,想了想,眼睛一亮:"这样,你去找王医生开张转诊单,就说要回老家看病。来回车费都能报销,剩下的路程花不了多少钱。"
我一听,顿时乐开了花,连声道谢。心里却有点忐忑,这样做会不会不太好?
张叔似乎看出了我的顾虑,笑着说:"别担心,这也不算违规。你家里确实有困难,回去看看也是应该的。"
回到宿舍,我兴奋得一宿没睡好。脑子里全是家里的画面,爹躺在炕上,娘在灶台边忙活,弟弟妹妹在院子里玩耍。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拎着包往火车站赶。路上碰到几个战友,他们都羡慕地看着我。
"大勇,你小子运气真好!"老王拍了拍我的肩膀,"回去帮我们问候家里人啊!"
我笑着点头,心里却有点愧疚。他们何尝不想家呢?只是没有这个机会罢了。
坐在火车上,我满脑子都是家的样子。忽然,一个念头闪过我的脑海:要不要给家里一个惊喜呢?
我琢磨着,干脆不告诉爹娘,到时候直接杀个回马枪。想到他们惊喜的表情,我就忍不住偷笑。

火车到站后,我又转了一趟长途汽车。车上人挤人,我抱着包站了一路,腿都麻了。
下了车,还有十来里山路要走。我哼着小曲,脚下生风,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路过村口的小卖部,我买了几块糖,想着给弟弟妹妹一个惊喜。
眼看着村口那棵老槐树出现在眼前,我的心怦怦直跳。拐过一个弯,我家那座破旧的土坯房映入眼帘。
我蹑手蹑脚地走到院子里,正要喊出声,忽然听见屋里传来压抑的哭声。我一下子愣住了。
透过窗户的缝隙,我看见娘坐在炕边,肩膀一耸一耸的。爹虚弱地躺在炕上,一只手搭在娘的胳膊上,似乎在安慰她。
"孩他爹,咱家大勇在部队肯定过得不错。你别总是操心了,好好养病要紧。"娘抹着眼泪说。
"我知道,可就是放心不下啊。"爹叹了口气,"要是能亲眼看看他,我这心里就踏实了。"
听到这话,我再也忍不住了,推开门冲了进去:"爹!娘!我回来了!"
屋里的两个人顿时呆住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
"大勇?真的是你?"娘颤抖着声音问道,眼睛瞪得老大。
我使劲点头,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娘一下子扑过来,紧紧抱住我,爹也挣扎着要坐起来。我赶紧过去扶住他。
"好小子,可算是回来了!"爹拍着我的胳膊,眼里闪着泪光。
我们三个抱在一起,又哭又笑。这一刻,我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可没过多久,娘就变了脸色:"你怎么回来了?是不是在部队出什么事了?"
我连忙摆手:"没有没有,是张叔...就是我们营长特批的探亲假。"
娘半信半疑地看着我,还是有些担心。我只好把来龙去脉都说了一遍。
听完后,娘长出了一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还是你们营长好啊,知道疼人。"
这时,弟弟妹妹从外面跑了进来,看见我都愣住了。
"哥!"他们一起扑过来,我蹲下身子把他们抱在怀里。
"给,哥给你们带了糖。"我掏出买的糖果,塞到他们手里。
弟弟妹妹高兴地拆开糖纸,香甜的味道瞬间充满了整个屋子。
我在家里待了两天,帮着干了不少活。修了漏雨的屋顶,挑了几担水,还帮娘把院子里的杂草都拔了。
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听我讲部队里的趣事。弟弟妹妹听得津津有味,连饭都忘了吃。
"大勇啊,在部队好好干,别辜负了人家营长的好意。"爹一边咳嗽一边嘱咐我。

我点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争气,不让家里人失望。
眼看着就要回部队了,娘反倒催我快走。
"别耽误了正事。"娘一边帮我收拾东西一边说,"在部队好好干,争取留下来。"
临走那天,娘硬是塞给我一个布包,说是带些家乡的味道回去。我知道家里不容易,推辞了好几次,可还是抵不过娘的坚持。
走出村口时,我回头看了看,娘还站在那里,远远地朝我挥手。我鼻子一酸,使劲眨了眨眼睛。
回到部队后,我更加努力地工作。张叔见我进步很快,又把我推荐到了团里的报道组。
临走前,张叔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郑啊,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农村出身,不容易有这样的机会。到了团里,一定要更加努力,争取不留遗憾。"
我重重地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干,不辜负张叔的期望,也不辜负爹娘的期盼。
在团里,我遇到了不少困难。有人说我是靠关系进来的,背地里说三道四。
我没有辩解,只是默默地干好自己的工作。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
慢慢地,那些流言蜚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我工作能力的认可。

1978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那天,我激动得手都在抖。
想起当初在村口槐树下填报名表的自己,再看看如今的我,仿佛做梦一般。
就这样,我在部队一干就是十多年,最后提了干,留在了军队。期间,我还考上了军校,学习了更多的知识。
1987年,我转业回到地方工作。每每想起当年那次特殊的探亲,我都感慨万分。
那次经历让我更加珍惜家人,也让我明白了责任的分量。。
回到地方后,我先是在县里工作,后来又调到了市里。工作中,我始终保持着在部队养成的作风,雷厉风行,一丝不苟。
有同事笑我太较真,我就笑着说:"当兵的就是这样,认准了的事就要做到最好。"
1995年,我有幸参与了一项重要的扶贫工程。看着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穿上新校服,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我感到无比自豪。
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部队的日子,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的那种使命感又重新涌上心头。
2003年,我光荣退休。离开工作岗位的那天,很多同事来送别。有人问我有什么感想,我说:"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这是我在部队学到的,也是我这辈子最受用的东西。"

如今,我已经退休多年。有时候,我会站在院子里,望着天边的晚霞,回想起那个穿着军装,意气风发的自己。
那年夏天的记忆,就像一杯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道。它教会了我感恩、责任,还有永不言弃的精神。
生活中的每一次转折,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而我,何其有幸,能够在最好的年华里,穿上那身绿色的军装,写下人生最精彩的篇章。
前些日子,我回了趟老家。那棵老槐树还在,只是更加苍劲了。我站在树下,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怀揣梦想的少年。
村里的变化很大,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每家每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我不由得感慨,祖国的发展真是太快了。
走在熟悉的田间小路上,我想起了很多往事。那次特殊的探亲,改变了我的一生。如果没有那次机会,也许我现在还在村里种地呢。
我常常想,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是不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有那么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大爷,您在想什么呢?"邻家小孙子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
我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没什么,就是想起了当年的一些事。"

夕阳的余晖洒在我们身上,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金色的夏天。我知道,那段难忘的岁月,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底,成为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小孙子好奇地问:"大爷,您年轻的时候是不是当过兵啊?"
我点点头,眼里闪过一丝光芒:"是啊,那是我这辈子最自豪的事。"
"那您能给我讲讲您当兵的故事吗?"小孙子兴奋地说。
我笑了笑,正要开口,却听见院子里传来喊声:"小明,该回家吃饭了!"
小孙子依依不舍地看着我,我拍拍他的肩膀说:"下次吧,下次爷爷给你好好讲讲。"
看着小孙子蹦蹦跳跳地跑远,我的思绪又飘回了那个遥远的夏天。那个年轻气盛的自己,那身绿色的军装,还有那次意外的探亲。
我深吸一口气,缓缓走回屋里。桌上放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是我刚入伍时拍的。照片里的我,笑得那么灿烂,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我轻轻抚摸着照片,喃喃自语:"谢谢你,年轻的郑大勇。谢谢你的勇敢和坚持,让我们有了这样精彩的人生。"
窗外,夜幕悄然降临,星星开始在天空中闪烁。我关上灯,躺在床上,闭上眼睛。

在梦中,我又一次穿上了那身军装,背起行囊,踏上了回家的路。只是这一次,我知道,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