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看完之后,火速丢掉一大半厨房用品
夏天的陈小舒

不知道大家的厨房柜子、冰箱门上有没有一些调味料,用了一次或几次就“永远”地放在原位,再也没有动过,比如:


尝试新菜谱时用到的韩式辣酱、甜面酱、鱼露...偶尔做麻婆豆腐才会用到的豆瓣酱,还有从上一个夏天留到现在的烧烤酱。



几天前,我打开了一罐开封后放了几个月的香菇酱,就看到里面已经长出了“白毛”,赶紧扔了,可能是因为放在室温,包装上有没有写开封后需要冷藏,买回来时真没注意过。


又检查了一下,还有哪些开封的调味品应该要放在冰箱,误放在室温。


结果还真的发现了一瓶油醋汁,写着开封后要冷藏,被随手放在桌上。


甚至连李锦记的生抽都写着“使用后请立即盖好并冷藏存放”,一直以来我们都把酱油放在灶台边上,随手一拿的位置。


△ 油醋汁

△ 李锦记生抽


冰箱门上更是攒下了不少调味料,虽然没有到包装上写的保质期,但开封后能存放多久,还真不好说……


注意,“保质期”是指预包装(未开封的)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通常都不是指开封后的。



至少我看到一些不太用得到的酱已经出现“水酱分离”了。



调味料开封后能放多久?抱着这个问题,我在网上搜了搜,发现——


只能说绝大部分调味料开封之后能存放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得多得多。


这些开始变质的调味料也许在不知不觉间就被我们吃下肚,没吃坏肚子可能只是吃得量多量少的问题,或者还没到变质到一定程度。



特别想提醒一句:尤其要小心自制的油/酱料,因为我们有同事就中招了——


去年“油罐车运输食用油”新闻报道出来后,同事的妈妈给她提了一桶农村自榨的菜籽油,同事第一次用这桶油炸鸡翅,当天就拉肚子了。当时首先怀疑的是买的鸡翅不新鲜。直到第二次炸酥肉时再用到,还是拉肚子。最后换回超市买的花生油做菜,终于不拉了,这才确定是菜籽油的问题……



菜籽油味道大,就算有酸臭的味道不容易闻出来,本身的颜色又比精炼油深得多,更难看出有没有坏了。


像这类自榨油,制作工艺粗糙,原料杂质多(可能含有黄曲霉素污染),“土榨”设备停用后,也很难做到彻底清洗干净机器内部,导致榨出来的油被污染,更容易发生氧化、水解、酸败


对照着这篇文章,对厨房和冰箱里陈年老料做一次断舍离吧。


以下数据主要来自USDA美国农业部,实际上,不同品牌的调味品可能会添加成分、制作工艺的差别,在未开封状态下保质期更长,因此大家主要是参考开封后的保质期哦。





不同类型的食用油,比如葵花籽油、橄榄油、大豆油、菜籽油等,成分不同,未开封和开封状态下的保质期也不一样,饱和脂肪含量较高的油,如椰子油或棕榈油,往往比多不饱和脂肪含量高的油(亚麻籽油或核桃油)保质期更长


但注意:这些保质期长的油,对心血管健康不利,一定要少吃哦。


抗氧化剂等添加剂可以延长食用油的保质期,比如维生素E或迷迭香提取物等天然抗氧化剂混入油中,可以减缓氧化过程。这些添加剂对于不饱和脂肪含量高的油特别有用,因为这些油更容易氧化。



阴凉、干燥、避光储存时:



有几个因素会影响食用油的保质期:


  • 氧化酸败空气中的氧气导致油里的不饱和脂肪分解,产生酸败的味道和难闻的气味。

  • 光敏感性:阳光促进氧化,加速油的变质。

  • 高温:高温导致水解酸败,尤其是未精炼的油,比如自榨油。



所以为了延长油的保质期:


  • 未开封的油需要存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热源;

  • 开封的油不要放在灶台、窗户附近

  • 装油的容器要密封,尽量较少和空气接触;

  • 可以将开封的油从原来的塑料瓶中转移到深色的玻璃容器里,避免光照。


还有一个方法保存家里的油,就是用小油壶。把买回家的大桶油避光存放好,日常用油用油壶装出来,这样一壶油也用不了多久。



如果食用油散发出异味或臭味,尝起来有苦味或者酸味,颜色变得浑浊或颜色发生变化,说明油变质了。


也不要回收用过的油:



随着时间推移,过期油产生的有害的化合物,包括自由基和反式脂肪,食用过量,会对健康产生风险,比如炎症、氧化应激和心脏病风险增加




所有的酱料在未开封前都应该放在阴凉、干燥且不易受温度变化影响的环境中——


酱料经历从冷到热或热到冷的温度变化时,空气中的水分会在包装内凝结,水分引起霉菌滋生,酱料变质。


开封后,所有的酱料均应该放在冰箱冷藏保存



下面是各种酱料在未开封时室温保存以及开封后冷藏保存的保质期:



判断酱料是否放坏、变质了?


第一个需要注意的迹象是水酱分离变得明显,酱料的颜色变深、质地变得更浓稠,这个阶段可能还能吃,但味道会受到影响。



接下来就出现难闻的气味,长出霉菌,一旦发现有霉菌,必须把整瓶调料扔掉。



我感觉我家的老干妈肯定得丢了,本来我们在澳洲这边的亚超想买国内的调味料,保质期本来就不好,经常买到临期的。


写稿子的时候特意问了老干妈的客服,我们经常买的老干妈风味豆豉辣椒油,开盖后常温只能放10-15天冰箱冷藏的话,可以放2-3个月


看来我家的老干妈已经过期很久了🤣





泡菜、酸菜添加了盐、酸,并经过高温处理,保质期大大延长,甚至只要罐头没有生锈或膨胀,这些未开封的罐头食物过了保质期后,仍然可以放心地吃......


泡菜未开封前,在常温保存的状态下,可以存放12个月但是打开后,在冰箱冷藏只能保存1-3个月



酸菜未开封前,在室温保存的状态下,可以放12-18个月;一旦开封并冷藏,需要尽快吃完,因为它的保质期只有5-7天






香料的过期,更准确地说是“风味减弱”


香料受氧化反应、紫外线辐射和环境湿度的共同影响,随着时间推移,产生浓郁香气和味道的来源——香料中的挥发油,发生降解,最后只留下了微弱的气味。


我们在澳洲买的花椒就总是味道偏淡,之前我爸一直说,这是不是用过的,“回收”花椒哦。


其实是因为香料放久了,除了闻上去气味变淡。不仅如此,还有颜色的变化,原来的鲜艳的红色或深绿色逐渐变淡。



香料需要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处,完整的香料保质期要长一些,切碎、研磨之后的香料保质期则稍微短一些。


陈年香料通常来说是无害的,除非长了霉菌。





酱油


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有些酱油的包装上会标注“开封后冷藏保存”,我们是一直放在室温的,但还好家里酱油用得超快😂。


是的,虽然冷藏不是强制性的,但冷藏可以保持酱油的风味并延长开封后的保质期


酱油中的高盐含量是天然的防腐剂,能够减少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然而开封后氧化过程就会开始,氧化会改变酱油的味道。



根据FoodKeeper上的建议,一瓶未开封的酱油在阴凉干燥避光处可以存放3年开封后建议放冰箱冷藏,在1个月内用完。


感觉FoodKeeper的建议有点“激进”,1个月可能是保持酱油最佳赏味的期限。


又搜了一下不同的酱油品牌给出的数据,日本酱油网站也建议是在“开封后冰箱冷藏在1个月内用完”;珠江桥牌的官网则标注是“开封后冰箱冷藏在3-6个月内用完”



醋研究所(the Vinegar Instite)通过大量研究证明,醋几乎是不会变质的,未开封时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开封后室温存放即可。




蚝油


未开封的蚝油,可以阴凉、干燥、避光处,室温保存18-24个月;开封后,在冰箱冷藏保存3-6个月


蚝油开封越久,颜色变深,味道也会因为氧化而变浓,但食用不会有害,除非出现异味或发霉,才需要扔掉。




盐可以无限期保存,需要担心的是受潮,盐受潮后容易结块。





总结一下:


未开封前所有的调味料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


开封后,


  • 各种酱,番茄酱、花生酱、辣酱、烧烤酱等,都需要放冰箱冷藏;


  • 泡菜、酸菜需要冷藏;


  • 蚝油需要冷藏;


  • 酱油想要保持风味,也建议开封后冷藏。


为了大家的健康着想/减少吃坏肚子的风险/吃得新鲜,选购调味品时,根据家里的人口和做菜习惯,尽量选择小包装的调味品;开封后贴上标签,提醒自己,该扔就扔。


最后推荐一个查询食物保存条件和保质期的APP,FoodKeeper,它是由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康奈尔大学和食品营销研究所共同开发,安卓和苹果用户都可以下载。调味品、肉、禽、蛋、海鲜、婴儿食品、烘焙食品、饮料等都可以查询,缺点是没有中文版。



祝大家吃得安全、放心!





想让孩子吃出大高个?试试这样做!


抗炎饮食是什么,能消炎吗?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