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印度航展上,印度空军司令阿马尔・普里特・辛格上将火力全开,直接炮轰国有航空巨头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这段视频由印度国防新闻网站“国家防务”曝光,时长6分30秒,简直就像一颗重磅炸弹,把军方和军工企业之间长期积累的矛盾一下子给炸了出来。

视频里,辛格上将身着飞行服,坐在航展HJT-36教练机座舱内,面对HAL董事长D.K.苏尼尔及其团队,脸色十分难看,直言:“此时此刻,我对HAL毫无信心!这种局面极其危险。”这话说得那叫一个直白,一点面子都没给留。
他的批评主要针对的就是HAL负责的“光辉Mk1A”改进型战机项目。按计划,今年2月HAL得交付11架Mk1A,可结果呢?一架都没完成!辛格上将气得直接开怼:“你们承诺的交付呢?这不是忽悠人吗?”
更劲爆的是,他还当场拆穿了航展飞行表演的“技术骗局”,毫不留情地说:“你们展示的所谓Mk1A根本不是真货!换个涂装、改个软件界面就能冒充升级版?等武器系统和实战能力真的到位了再说!”
这一番话,让现场气氛弄的很尴尬,也让印度国产“光辉”战机项目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最初的生产目标是每年生产16架“光辉”战机,可实际情况却惨不忍睹。到2019年,印度空军订购了83架“光辉Mk1A”型号战机,满心期待着能尽快提升空军实力,还追加订购了97架,总数达到了180架。然而,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却始终无法按时交付。
2021年年初,印度签署协议,以平均每架战机7800万美元的高价购买83架“光辉MK-1A”战斗机,根据协议,印度空军将在三年后接收首批战斗机。
可直到现在,这款战斗机仍然没有进行首飞,交付时间更是一推再推,变得遥遥无期。按照印度装备发展的规律,这种拖延似乎已经成为了常态。
再看看“光辉MK-1A”的性能指标,它属于一款轻型战机,整个飞机长度和翼展都不及主流战机,甚至比主流的F-16战机还要小一圈。

在作战半径方面,不加副油箱的话,光辉战机只有500公里的最大作战半径,并且最大武器外挂只有不到4000公斤,这个数据甚至不如一些高级教练机。从性能指标上来说,“光辉”战机无论怎么改进,似乎都难以摆脱落后的局面。
为了提升“光辉MK-1A”的性能,印度也是下了不少功夫。按照原计划,升级后的“光辉MK-1A”战机不但要安装美国的F404发动机,而且还要配备以色列脉冲多普勒雷达,作战半径预计达到惊人的700公里,几乎是歼10C的三分之二。
美国F404发动机交付延迟,让“光辉MK-1A”的升级计划严重受阻。再加上以色列公司因卷入冲突未能及时交付雷达系统,武器集成工作也由于某外国公司的延误而直到最近才完成,这一系列问题让“光辉MK-1A”的量产之路变得异常艰难。

在技术层面,印度长期依赖国外技术,自身技术积累严重不足。以光辉战机为例,从发动机到雷达系统,再到航电设备,关键技术几乎都来自国外。
这种技术依赖使得印度在战机研发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和可控性。一旦外部供应出现问题,整个项目就会陷入停滞。
而且,由于不同国家的技术标准和体系各不相同,印度在整合这些技术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导致战机的性能难以达到预期。
与中国的歼10C相比,“光辉MK-1A”更是显得相形见绌。歼10C配备了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在探测距离、精度和多目标跟踪能力等方面都远超“光辉MK-1A”的脉冲多普勒雷达。
在动力系统、武器挂载能力和信息化作战能力等方面,歼10C也都有着明显的优势。难怪印度空军司令会如此暴跳如雷,“光辉MK-1A”的表现实在是难以让他们满意。如果没有歼10C的对比还好,有了对比就显得苍白无力,看来还是中方惹的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