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道家修心宝典《定心心经》,字字珠玑,读完心定神宁,豁然开朗!
生活就是如此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人心像一面湖水,常常被外界的风吹草动所影响,泛起阵阵涟漪。心若冰清,并非变得冷酷无情,而是达到一种澄澈通透的境界,外物难以撼动。

人为何常感烦恼?无非是心被外界所扰。天塌是最大的灾难,不惊则是最深的定力。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万事都有征兆,只有心静的人才能察觉。

棋盘上的胜负,早在心中就已定局;人生的输赢,不在外境而在内心。真正的强者,不是能掀翻天地的人,而是天塌下来心仍不动的人。

心若能如冰般清澈,遇事便能明辨是非;心能不为所惊,则万事都能从容面对。人生若能做到这点,还有什么好忧愁的呢?


万变犹定,神怡气静

路上的行人匆匆而过,云朵聚散变化,潮水涨落不息。世间万物,没有一样不在变化。看清变化的本质,我们就能超越物外,在万变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神怡是内心的愉悦。这种喜悦不依赖外物,而来源于对生命本质的领悟。外物的得失都是变化,只有内心的体悟才是恒久的。

气息平静则精神清明,精神清明则气息和顺。生气时气息上冲,忧愁时气息下沉,欢喜时气息散乱,恐惧时气息紊乱。只有心神安宁,气息才能均匀绵长。真正的安宁不是外在环境的风平浪静,而是内心的波澜不惊。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意,但我们可以心中有主,在万变中找到一份恒定,保持那份神怡气静。这样,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依然如深潭止水,清澈见底,毫无波澜。

戒点养气,无私无为

庄子说:"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

我们的心像只不安分的猴子,总被各种事情牵着鼻子走。戒点,就是给这只猴子套上缰绳。早上醒来,先不看手机,而是望一眼窗外的天空,这就是在练习戒点。

养气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其实就是在生活中留些空白。走路太匆忙,看不见路边的花;说话太快,来不及思考;工作太忙,没时间喘口气。只有在留白处,元气才能生长。

无私,就是看透得失,不再只为自己打算。心里没有挂碍,整个世界顿时宽广。街角那位每天喂猫的老人,不求回报,却找到了纯粹的快乐。

无为不等于什么都不做,而是顺着事物的本性去做。逆流而上,很快就会筋疲力尽;顺流而下,却能事半功倍。好领导懂得无为,不会跟下属抢功劳;好老师懂得无为,不是硬塞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己领悟。

放下浮躁,保养元气,心中无私,行事无为,生活自然轻松自在。


上下相顾,神色相依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人生往往失衡:要么只顾事业忽视健康,要么只想精神满足却忘了现实需要。上下相顾,就是要照顾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些人一心扑在事业上,却把健康搞垮了;有些人一味追求心灵成长,却忘了生活需要柴米油盐。真正聪明的人不会偏废。孔子既能射箭驾车又通晓六艺,庄子虽然思想深邃却也当过漆园的小吏。

神色相依说内心困惑的人,眼神必然涣散;性格坚毅的人,举手投足都有气场。长期住在深山的人面带灵气,常年在商场打拼的人目光如炬,这都是内在影响外在的证明。

你不能穿上一件外套就改变了内心,也不能只修内在而不影响外表。长期的情绪最终会写在脸上,持续的追求必然会体现在气质里。


蓄意玄关,降伏思虑

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我们的心像匹野马,总被外面的事物牵着跑。每天眼睛看到无数信息,心里冒出万种想法,还有多少人能安静下来好好思考?

下棋时眼里只有棋盘,读书时心里只有文字,和朋友聊天时耳朵只听他说话,这就是蓄意。

世界上有无数声音在喧闹,只有专注一件事,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杂念就像野草,不除就会疯长。晚上睡不着,往往是因为心里挂念着什么;说话不自然,多半是因为想得太多。降伏思虑,不是要消灭所有念头,而是不被它们左右,不随波逐流。

在谈判桌上,先慌乱的人先输;在家庭争吵中,先冷静的人常常赢。心有主见,外物就不能干扰;看透念头,情绪就不能控制你。


内外无物,心神净明

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人常被欲望拖累:总嫌房子不够大,车子不够好,衣服不够时髦。内外无物,不是说要一贫如洗,而是心不被物所累,不再让物品定义自己的价值。

真正富有的人生活往往很朴素,因为他们早已超越了物质占有的层面。而刚有点钱的人喜欢炫耀,正是因为内心还是匮乏的。无论贫富贵贱,只要不被物质所束缚,心灵自然安定。

心神净明是思考的清晰。决策时犹豫不决、分不清是非,都是因为心神模糊。一旦心如明镜,是非自然清楚,取舍自然明白。

生活中看似复杂的问题,答案往往很简单。不是答案难找,而是我们的欲望和偏见遮住了眼睛。放下自私的想法,答案自然会浮现。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