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中世纪的欧洲人,穷得只吃豆子和黑面包,看看中国人在吃什么
客多文史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朝宰相李绅深知百姓种地之苦,在千百年前就教育人们不要浪费粮食,要珍惜自己眼前的食物。

“民以食为天”。不论在哪个地点,哪个时代,粮食问题都是关乎天下太平安宁的重要因素。只有人民吃饱了饭,才有动力去奋斗,去前进,才有可能出现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只有有了足够的粮食,才会有精壮的部队,才能做到保家卫国,保护自己国家的疆土。

我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农业大国,不论哪朝哪代都是以种地为主。勤劳的中国人民靠着自己的双手,种出了养活自己的粮食,还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美食。与相同时期的外国相比,中国可以算得上是美食的天堂。比如中世纪时期的欧洲人,穷得只吃豆子和黑面包,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饮食,真可谓是花样繁多,层出不穷,看看中国人在吃什么。

公元467年,蛮族率领军队经过一番鏖战,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从此欧洲的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史称为中世纪时代。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外加战胜罗马帝国的蛮族人并不多熟悉如何管理和治理国家,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政治情况发展的很不好,一直是处于十分混乱的情况。

统治者治理不力,受苦受难的自然是下层的平民百姓。本来欧洲就没有多少可以耕种的土地,再加上常年的冰冻和混乱的管理,因此欧洲的粮食情况极度紧张,百姓也不得不食用黑面包为生。

黑面包使用荞麦和黑麦磨碎后混合制成,由于平民家中没有专业的烤炉,导致面包在烤制过程之中受热不均匀,且黑麦和荞麦本身就有很重的颜色,随意烤制出来的面包如同黑炭一般,黑面包的名称也由此诞生。

黑面包完全由粗粮构成,也许有人会说粗粮是健康的,但那只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来看的,他们所说的健康是偶尔吃上一两顿粗粮,的确是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的,但若长时间的食用,也是不太可行的。

欧洲平民所制成的黑面包口感十分粗糙,全部由粗粮制成的黑面包并不是如同现代所食用的面包那样松软,而是十分坚硬,入口之后又会像沙子一样散开,整个口腔之内如同塞满了沙子一样。这是平民唯一的食物,它能给人们提供饱腹感,但只是欺骗性的饱腹感,并不能真正为人们提供营养,因为人体很难直接分解吸收其中的营养成分。

对于贵族来说,他们也不得不食用这样的面包,但与平民不同的是,贵族会花更多的心思去对黑麦和荞麦进行加工,这样会使他们烘烤出来的面包更加的耐看,除此之外,与平民没有任何区别。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了工业革命兴起阶段,生产力大大地得到了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才得以改善和提高。

与中世纪的欧洲形成鲜明对比,彼时我国的食物发展可谓是领跑世界,各种各样的美食不胜枚举。唐朝时期,我国餐桌上的主食是米饭,而后人们掌握了发酵技术,于是各式各样的饼类主食也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影视剧中也显示了我国唐朝时期的午餐丰富,比如胡辣羊肉汤,由羊肉,萝卜,麻椒等制成,看着就让人大呼过瘾。且人们十分喜欢吃蔬菜,这是欧洲人难以理解的,欧洲人认为蔬菜是没有用的,但唐朝人知道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蔬菜的美味。因此人们大范围的种植蔬菜,食用蔬菜,这一传统也延续至今,众多的蔬菜品种才得以延续至今。

到了宋朝,食物更是蓬勃发展。这时我国的食物丰富的种类,程度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北方喜食面食和馒头,而南方则喜爱吃大米等食物。南北方饮食的差异也就此形成。且此时,人们又发明了一种全新的食物烹饪方式,那就是炒菜,这更加丰富了我国的美食种类。

人们已经不再拘泥于烤和蒸煮类的食物。除此之外,人们开始大规模的食用猪肉,这使得人们的饮食成本大大地降低了,这全都得益于苏东坡对猪肉食用方法的改进,使得猪肉本身的异味被清除,人们才真正意识到了猪肉也是一种美味,且价格还十分的低廉,普通百姓吃肉的问题也得以解决。对比可知,我国的食品发展可以说是领先全球,这是我国老祖先留下的骄傲。

《欧洲史》

《悯农》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