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南京人,没吃过烤鸭可以解释为要减肥,没去过新街口可以推托给工作忙,没讲过南京话还要夸奖你推广普通话,但是没去过玄武湖,那就真的不能原谅了,这么一个风景绝佳的城市花园,又不要门票,再不来真是亏大发了。

玄武湖有5个洲,也就是5个小岛,分别叫做环洲、樱洲、菱洲、翠洲、梁洲,每个洲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故事。
比如环洲,碧波拍浪,细柳依依,微风拂来,宛如烟云舒卷,故有“环洲烟柳”之称。樱洲在环洲怀抱之中,是四面环水的洲中洲。洲上遍植樱花,早春花开,繁花似锦,人称“樱洲花海”。菱洲东边就是紫金山,有“千云非一状”的钟山云霞,故有“菱洲山岚”的美称。翠洲长堤卧波,郁郁葱葱,苍松,翠柏,嫩柳,淡竹,构成“翠洲云树”的特色景观。梁洲一年一度的菊展,已有百年历史,观者如云,故有“梁洲秋菊”的美誉。
今天的玄武湖就跟自己家似的,想去就去,可在历史上并不是这样,甚至有那么几百年它都消失了,而在更遥远的远古时期,它甚至像一片汪洋大海。跟着马哥,一起来了解下玄武湖的前世今生。
一 曾是汪洋大海
在史前时代,南京城有一条古河道,它的大致流向由西向东,从水西门和赛虹桥出发,经过升州路和中华门,再流经三山街和长乐路,然后折向西北,经大行宫到南京市政府,穿过北极阁与九华山之间的狭隘河谷,抵达玄武湖,再由玄武门至模范马路,又向福建路方向直奔金川门,最后绕到大桥南路汇入长江。

到了新石器时代,南京地区仍然被一片汪洋淹没,当时长江的位置更为偏东,大致在今天外秦淮河一线,也就是城西干道(内环西线)旁边的秦淮河。当时的秦淮河宽达数百米,浩浩汤汤穿过南京。后来,长江的主流线向西偏移,城区的古河道逐渐干涸淤塞,只留下一些汊河、废弃河道、湖沼池塘等遗迹,玄武湖就是其中之一。

千万年沧海桑田,谁能想到今天风光旖旎的玄武湖曾经也是波涛汹涌的怒海狂澜,也不知道再过多少年又会变成什么样,所以好好珍惜吧。
二 水军训练基地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这六个朝代是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在六朝时期,玄武湖的湖面范围东边能到紫金山,西边能到阅江楼,面积是现在的四倍之多,而且可以直通长江,非常壮观。
在三国东吴时期,也就是孙权统治的吴国。公元208年,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军,3年之后,孙权将都城从镇江迁到南京。想到赤壁之战中水军的重要性,孙权将玄武湖作为训练水军的军事基地,这也开创了六朝史上把玄武湖作为水军训练场所的先河。据史料确切记载,六朝时,在玄武湖训练水军的活动就有十次之多,但最能反映出当时盛况的,是南朝的宋朝和陈朝的两次水上阅兵。
公元463年正月,宋孝武帝选择了一个寒风凛冽、湖波汹涌的日子,进行了一次水上大阅兵。当时的他意气风发,企图北伐中原,统一中国。在这次阅武中,宋孝武帝顶盔披甲,腰悬佩剑,亲自登上战船,指挥水军操练,展示出一种御驾亲征的气魄。水军在宋孝武帝的指挥下,湖面百舸争流,战鼓雷鸣;湖畔旌旗招展,呐喊震天,场面可谓壮观之极。

一百多年后,六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的皇帝陈宣帝,也希望有朝一日打过长江,收复北方,一统中原。公元579年,陈宣帝在玄武湖举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水上阅兵,并改湖名为“真武湖”。但是当时有多嚣张,后来就有多凄凉,陈宣帝那个不争气的儿子,也就是“隔江犹唱后庭花”的那个陈后主,在10年后就把家底败光了,陈朝被隋朝所灭,陈宣帝希望的一统天下的愿望真的实现了。
三 消失的两百多年
王安石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被称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虽然他的变法失败了,但为国为民的胸怀值得敬佩。他在晚年任江宁府尹的时候,看到城内贫民无田可耕,生活难以为继,正好此时玄武湖淤塞严重,他就想着为何不把玄武湖开辟为农田,把湖里的鱼虾分给贫苦的百姓,再把田地分给贫民耕种,这样一来可以解决民生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朝廷增加财政收入。这就是历史上的“泄湖为田”。

泄湖为田看上去的确是好事,但也让南京城的天然水利设施遭到了破坏,本来玄武湖作为一个天然的蓄水池,既可以用来供水、灌溉、运输,也可以在干旱或洪涝时起到调节水资源的作用。但泄湖为田却给南京城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不久南京便陷入了“雨则涝,旱则涸”的尴尬境地,城内河道更是因为缺水而逐渐淤塞,原本三面环水的南京城就此变成了一个缺水城市。
直到200多年后的元朝,先后两次疏浚玄武湖,南京城遇雨成灾的局面才得以改善。而到了明朝初年,随着定都南京,经过一系列工程,玄武湖才得以重现。
四 皇家禁地
明朝定都南京之后,玄武湖被设为“黄册库”,就是管理全国人口、户籍、赋役等的档案库。因为户籍制度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大事,朱元璋考虑到玄武湖上几个小岛与外界隔绝,非常安全,于是兴建了后湖(玄武湖)黄册库。由于户籍管理册封面为黄色,故称为黄册。黄册关系到国家的命脉,从1391年到明亡的两百多年间,全部土地、户籍、人口档案均藏于此,即使是迁都北京后,黄册库依然在玄武湖。
黄册每10年一大造,也就是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和经济普查,记录得非常详细,堪比今天的大数据中心。而作为核心的玄武湖黄册库,则是戒备森严,重兵把守,普通人根本不可能接近。那时候不像今天有陆桥通到湖中间的岛上,出入都靠坐船,而黄册库的管理人员即使生病了,也不能出岛看病,而是由医生坐船上岛治病,湖禁制度非常严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