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重用秦桧20年,并非简单地不知道秦桧是奸臣,而是出于政治、权力平衡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的考量,具体如下:
政治需求
求和政策的执行者:宋高宗在对金政策上倾向于求和,以保住半壁江山并维持自己的统治。秦桧坚决主张与金议和,是宋高宗求和政策的积极推行者。例如绍兴十一年(1141年),秦桧代表南宋朝廷与金朝签订了“绍兴和议”,满足了宋高宗渴望偏安的心理。在宋高宗看来,秦桧能帮助他实现与金停战、稳定政权的目的,所以是不可或缺的政治工具。
压制主战派的棋子:南宋时期,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势力较大,他们主张收复失地,迎回徽钦二帝,这对宋高宗的皇位可能构成潜在威胁。秦桧则充当了宋高宗打压主战派的工具,通过罗织罪名等手段,秦桧参与了对岳飞等主战派将领的迫害,帮助宋高宗消除了内部的军事威胁,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权力平衡
制衡朝堂势力:秦桧善于玩弄权术,在朝廷中培植自己的势力,但宋高宗也深知可以利用秦桧的势力来制衡其他政治势力。秦桧通过打压异己,形成了一股以他为首的政治力量,而宋高宗可以在秦桧势力与其他政治势力之间寻求平衡,使各方势力相互牵制,从而确保自己的皇权稳固。
掌控言路舆论:秦桧在执政期间,通过控制台谏等机构,掌握了朝廷的舆论导向。他能够让朝廷中的言论符合宋高宗的意愿,或者至少不会出现对宋高宗不利的舆论。对于宋高宗来说,秦桧在这方面的作用有助于维护他的统治形象和权威。
个人特质
揣摩圣意的能力:秦桧善于揣摩宋高宗的心思,能准确地按照宋高宗的意愿行事。在处理政务和与金交往等问题上,秦桧总能提出符合宋高宗想法的建议和方案,让宋高宗觉得他是一个得力的助手。这种对皇帝心思的精准把握,使得秦桧在宋高宗面前具有很高的价值。
行政执行的效率:秦桧在处理政务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和效率,能够有效地推行朝廷的政策和法令。在他主政期间,虽然有诸多恶行,但在维持南宋朝廷的日常运转、征收赋税、管理地方等方面,也确实做了一些工作,保证了南宋政权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

外部形势
金朝的压力与暗示:金朝在与南宋的对峙中,希望南宋有一个能够与他们顺利议和、维持和平局面的政府。秦桧在金朝时就与金人有一定的接触和联系,被认为是可以与金朝合作的人物。金朝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向南宋朝廷暗示,支持秦桧这样的人主政,以利于双方的和谈与稳定。这对宋高宗重用秦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国际格局的稳定需求:当时的国际格局下,南宋需要在与金、西夏等政权的关系中寻求平衡。秦桧的存在和他所推行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持南宋与金朝之间的相对和平,避免大规模战争的爆发,从而使南宋能够在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发展经济、巩固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