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中产新型“社交货币”,拉夫劳伦被抛弃了?县城“老钱风”崛起
首席商业智慧

图源:三联生活实验室


引言:大城市商场竟出现了县城步行街的牌子店?到底是大城市的商场衣橱掉level了,还是说县城步行街的“大牌”开始出息了?


“城市中产”和“县城中产”一直都是被热议的两股消费力量,在财力上谁也不羡慕谁,但在消费上,喜欢的东西大部分额都不一样。



你买拉夫劳伦,我买小熊,你买始祖鸟,我买猛犸,你买萨洛蒙,我买其乐...但吃的喝的,倒是都差不多,你买山姆,我买永辉,你喝星巴克,我喝喜茶,你喝瑞幸,我喝蜜雪冰城。


即便在一二线城市过足了一把“牛马瘾”,过年回家的时候,还是会被老家的“县城中产”的消费力震惊到。



随便喝杯饮品,别说30元起,1000元一杯橄榄果的都有!吃顿饭两三百元的消费,都说很便宜。


现在很多县城消费,主打一个“不差钱”,外面的连锁茶饮、餐饮品牌,在四五线城市的商场,什么霸王茶姬、奈雪、书亦、古茗等,多的是!



不说瑞幸,就算是星巴克都照样开的遍地都是,即便是中产超爱逛的山姆,开店也慢慢下沉,已经开到三四线城市了,准备“收割”县城中产了。



而拉夫劳伦、Lululemon等这些城市中产青睐的牌子,似乎不香了,Lululemon从曾经是中产女性必买的“阳光单品”,到现在基本烂大街,千元瑜伽裤是一点都不香了。


县城步行街大牌,涌入大城市商场


北京商场美特斯邦威


“县城中产”衣柜常挂的牌子如哥弟、以纯、森马、唐狮、美特斯邦威、波司登等衣服,或是鞋柜必备,如意尔康和七匹狼,还有李宁、安踏、特步、鸿星尔克这些国民运动品牌。



现在大家都陆续入驻一二线城市的商场,反倒是耐克、阿迪达斯这些国外的运动牌子好像没那么受欢迎了?


城市中产三件套是铁打的组合、流水的轻奢品牌:


可以是Lululemon、始祖鸟和拉夫劳伦的组合;


可以是萨洛蒙、始祖鸟和Lululemon的组合;


也可以是昂跑、山下有松和拉夫劳伦的组合,或者还有ALO、石头岛等。



衣服总是跟运动挂钩,中产喜欢的运动也是花里胡哨,变着法子的换,从一开始的骑行、露营、登山、徒步、飞盘到现在的网球、溯溪、滑雪。


运动一变,对应的牌子也变了。唯一靠谱的还得是马拉松,一直稳住“千年老二”的位置。


县城步行街


中产喜爱的牌子一直轮流换,但“县城中产”喜欢的老牌子,却一直还是那些,也算的上是“老钱品牌”了。


但此“老钱”非彼“老钱”,此“老钱”的价格,也只是城市中产喜爱牌子的十分之一而已。



一般的T恤,县城大牌百元左右就可以拿下,外套300元一件质量就很可以了,花一件“拉夫劳伦”的价格,购物车可以装十件县城牌子了。


在服装设计上,县城“老钱”风已经丢掉了所谓的土味。


一切为了“城市新中产”也能看的上,这些县城“老钱风”倒也听劝,在设计上减少了一些幼稚图案,学奢侈品怕那套越简越贵,甚至也请了年轻人比较喜欢的明星作为代言人。



这几年收割”城市中产“智商税”比较多的还得是冲锋衣,随便一件有点戈尔特斯的技术的冲锋衣,那价格分分钟敢卖你3000元以上,甚至8000元都有!而且还抢不到。


现在又来了个户外风衣,其实也就是之前的山系风,重新出来遛弯。


不敢卖天价,县城老牌子低价“收割”年轻人



如果非要在鸡蛋里挑骨头,那就是衣服的摆放这块,还是太密集了!


总有种来城里一趟不容易,城里的店租对比县城也太贵了!


一定要把店里每一个角落都捞回本的感觉,于是在县城步行街的那套陈列方式,也原封不动搬到商场了。


其实,这些县城老牌子大可以再自创一个子品牌大规模“收割”城市“新中产”。


图源:三联生活实验室


由于在县城卖的价格不算高,即便来了大城市,这些老实巴交的牌子没什么“心机”,也不敢一下子涨价。


相反,胆子大的也有!谁说国货就不能有自己的奢侈品牌了呢?像波司登、比音勒芬等国货品牌,价格就很敢了。


这些年,国外奢侈品集团,什么爱马仕、开云集团、LVMH集团、历峰集团,早前哪一个不是赚的盆满钵满,当然这几年就一直在“啃老”了。



LVMH集团的老板伯纳德·阿尔诺(Bernard Arnault),都直接干到了世界首富的位置。


LVMH从不做“收割”穷人的生意,毕竟有钱人的钱更好赚!



就拿奢侈品来说,不管是香奈儿还是爱马仕,养马还是养驴,都得年年涨价,越涨价就越是深得有钱人的心。


但美邦、以纯等这些县城老牌子呢?貌似“由简入奢难”,一换季秒变大型折扣大卖场,各种疯狂的折扣。


买到就是赚到,连刚出社会当“牛马”的打工人,都能照顾到,面试或者通勤的衣服,随便一件便宜又体面。


你说让他们一件T恤卖到奢侈品一样的5000元,你敢买他们还不敢卖!毕竟企业家和资本家还是有区别的。


国货拒绝消费情怀,长期主义购买才是王道


2015年潮汕峡山步行街


十年前的的以纯们,那时候一件两三百的衣服,可不是现在的两三百的概念,是县城中产家庭衣橱的标配。


毕竟2015年时候的房价,一线城市如北京均价每平方米20000到30000元,现在这个价格,连二手房都拿不到!


所以当年“县城”中产很爱的巨头们涌入大城市了,价格还是一样,但85、90后口袋有钱了,能实现年少时想买的那件‘衣服’、‘鞋子’的自由。



这是他们的童年,那个时候穿着一样的校服,但脚上的鞋子、后背的书包,才是展示软实力的地方。


那时候也不算是攀比,毕竟吃撑了,最高也就200到300元左右的衣服、鞋子,追的是走在潮流的尖端,怎么算是攀比呢?


升级换代的城镇、县城的品牌也有!如百丽,也是卖在了县城中年贵妇们的心趴上,还有“国版香奈儿”的称呼。


目前消费县城大牌子靠的还是情怀,但远远不够!


轻奢品牌山寨货横行



奢侈品、轻奢牌子有很多“山寨”品牌,你叫的出口、叫不出口,不管是品牌名字还是款式,只要没被正主发现,那就能卖,有些甚至卖的比原主还好。


就拿拉夫劳伦Polo Ralph Lauren来说,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卖的大多是山寨货,你说人家假也不是,不假也不是。


毕竟人家也有品牌,产品也合格,就是名字和logo都爱“蹭”原主一脚,怪只能怪拉夫支线太多了。


山寨其名字的也有,卖的比正主还火,也就是被拉夫劳伦告了,名字改了的Polo walk。


而很多购买Polo walk的人,不乏有一部分人真的以为自己买的就是拉夫劳伦,但是价格那么便宜,难道心里没有一点数吗?说白了,还是虚荣心作祟!



再者就是模仿其logo,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设计师设计不出的logo,什么姿势都有。


没有品牌,没有logo,但款式不能说很像,简直一模一样的毛衣开衫、麻花毛衣,比比皆是。


你以为穿的也是“老钱风”,但人家“老钱”穿的材质是“羊毛、驼毛”,你的材质是“聚酯纤维”。


除了拉夫劳伦外,还有号称中产男人“收割机”的LACOSTE拉科斯特,简称“法鳄”,也是惨遭山寨的毒手!



但这些是“老钱”的牌子,还有一些“新中产”的牌子,尤其是户外品牌被山寨的比较多,如北面、狼爪、哥伦比亚等。


而且,这些“山寨”的牌子还“光明正大”的开在一些商场里。


也不能怪商场,这些年商场的租户少可怜,人流量也不多,管你是正主还是山寨,只要能交的起店租,你就是金主。

当下年轻人的正确消费观,车子也要国货



现在的年轻人其实没那么崇洋媚外了,就拿奢侈品巨头们来说,近几年财报数据利润大跳水,就可以看出,好听点是中产的消费恢复理性,难听点就是中产的消费降级。


消费主力军的年轻人,他们对国货更加支持,也以购买国货品牌为荣,尤其是汽车。



再不努力就要开“B奔驰B宝马A奥迪”了,真不是在开玩笑。


以前的大街上,要是有开“B奔驰B宝马A奥迪”的车,外行人看很拉风。


内行人才知道,一款豪车品牌的入门级,真的啥也不是!而光看一个汽车logo,就满眼放金光的人,只能说啥也不懂。


有道是,不怕奔驰和路虎,就怕大众带字母。



与“暴发户”爱买豪车形成鲜明对比,现在的年轻人更支持国产汽车,如长城炮、小米SU7、问界、比亚迪仰望等,是年轻人心中新一代的中高端汽车。



从衣服、鞋子、包包再到汽车等消费心理上的变化,从洋货到国货的转变,说明我们是真的自信了!


你对这类国货品牌怎么看?请留下你的看法,留言评论。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