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战末期,神风特攻队驾驶满载炸弹的飞机,直接撞向敌舰,用生命换取战果,这就是他们的作战方式。
疯狂年代,“英勇牺牲”成了“必死”任务的糖衣,无数青年深信不疑,义无反顾走向死亡。
“必死之人”中,他活了下来,打破了潜规则。
他九次执行自杀任务,次次都活着回来,气得上面的人直跳脚,愣是把两位天皇给熬走了。
他如此幸运,是老天爷格外开眼?还是他自有一套处世之道?

佐佐木友次是札幌人,家境普通,兄弟姐妹众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从小,他就痴迷天空,每见飞机掠过,总要爬上山顶,贪婪地追逐那远去的踪影,只为看得更真切些。
他一心只想当飞行员,别无他求。
高中毕业,他直接进了通信省航空局,刻苦训练,顺利成为飞行员。
战争残酷地粉碎了飞行员的梦想,他们成了战场上廉价的牺牲品。1944年,战况急转直下,日军指挥部无奈下达命令,用血肉之躯填补战场上的窟窿。

神风敢死队,应时而生。
最初,只有那些极端狂热的飞行员才会这么做,现在却成了所有飞行员的必经之路。
佐佐木友次所在的部队成了“万朶队”的一员,他们驾驶飞机,目标是美军战舰,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撞击。
岩本益臣大尉不同意那套战术,临行前他私下嘱咐飞行员:炸弹投完就立刻返航,别去送死。然而,这位大尉最终没能等到飞行员回来,战死沙场,死于美军空袭。
指挥部一下掌握了佐佐木友次的命运,他失去了依靠。

那天是1944年11月14日,他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任务。
他和三个战友痛饮过后,飞机直扑目标。
日本大本营当天宣布,万朶队4号机飞行员佐佐木友次击沉美军战列舰,天皇也得知了这则喜讯。
父母沉浸在悲痛里,家乡的葬礼规模宏大,连路牌都立上了,上面写着“军人家人在此居住”。
佐佐木友次落地基地时,一脸茫然。

教官命令他投弹后返航,他照做了,没去撞战舰。
他还没回过神,第二天就得出任务。
他照例喊完口号,像个上了发条的机器,飞上了天。
他独自一人飞着,没能找到僚机,于是干脆掉头返航,自圆其说。
指挥部怒火中烧,却也拿这个“军神”无可奈何,只能安排他另一次行动。

长官在最后一次行动前单独找他,天皇都听说过他的事,暗示他继续活下去是否合适。他正要执行任务起飞,美军飞机突然袭击机场,炸毁了他的飞机,这次行动也就取消了。
第四次任务,他独自一人行动,护航的战斗机却中途返航,他便跟着一起回去了。
第五次任务,护航战机装作没看见敌舰,他随意投下两枚炸弹,安全返航。
指挥部实在看不下去了,第六次任务,派他单干。
他扔下炸弹,随后虚报战果,说是击沉了一艘巨型运输船。这次没人追究,三天后战报出来,他的功劳被无限放大,变成了重创战列舰,甚至新闻里直接说他和战友合力撞沉了两艘军舰。家乡再次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父母悲痛欲绝,再次落泪。

他依旧过着他的日子。
他之后三次执行任务,一次飞机坏了,一次刚起飞就返航,最后一次飞机甚至没起飞,直接滑出跑道。
指挥部再也忍不下去了,真想立刻送他上天。
第十次任务眼看就要安排,佐佐木友次却病倒了,疟疾缠身,高烧不止,飞不了了。
这场病,让他逃过一劫。

战争结束,他走出医院,没想到自己竟比裕仁天皇活得长,甚至差一点就看到天皇儿子退位。
这件事让他百感交集。
战时飞行员,大多身不由己,不是甘愿赴死,而是无奈之举,或者深陷思想控制。
关行男,日本顶尖飞行员,得知自己被派去送死,气愤地骂道:“日本完了!居然要牺牲我!”
佐佐木友次被叫做“最苟飞行员”,可我觉得,他只是看问题比别人更透彻。

他知道战争残酷,关乎生死存亡,并非英雄壮举那么简单。
他服从命令,却没冲上去送死。
他的人生故事,并非儿戏,而是那个年代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