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兵马俑的主人究竟是谁?芈月还是秦始皇?
历史百科君

今天来聊聊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兵马俑究竟是芈月的还是秦始皇的?

芈月,也就是著名的宣太后。曾有一种说法甚嚣尘上,认为兵马俑的主人并非秦始皇,而是另有其人 —— 宣太后芈月。

随着一个刻有 “芈四” 字样的兵马俑出现,仿佛它在向世人宣告兵马俑的主人是芈氏,而非秦始皇,甚至电视剧《芈月传》也采用了这一说法。不过,电视剧属于艺术创作,今天咱们就好好说说兵马俑的归属问题。

其实这种说法其实出现至少有二三十年了。首先要明确的是,历史上的宣太后不叫芈月,这个名字是杜撰出来的。

宣太后是昭襄王之母,楚国人,芈姓,号八子。昭襄王继位后,尊她为宣太后,昭襄王 42 年,她去世并葬在芷阳。我们只知道她姓芈、号八子,正名却不清楚。

那为何有人认为兵马俑是她的而非秦始皇的呢?持此观点者有一系列证据,我们来逐一剖析。


兵马俑身上刻有 “芈月” 字样

有人认为在兵马俑身上发现了芈月的名字,就证明宣太后叫芈月,且兵马俑是为她修建的。来看那张在兵马俑身上发现的所谓 “芈月” 图片,这确实是考古发现。

但关键在于,这个字到底是什么?是一个字还是两个字?古文字专家解读,这个字读作 “脾”,指的是脾脏。实际上,这是一个工匠的名字,叫皮。

秦朝有 “物勒工名” 制度,官府工匠制作手工业产品时,要在器物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便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追责。

目前已发现约 80 个工匠名字。把一个字拆成两个,试读出 “芈月”,本就荒唐,还据此认为兵马俑是给宣太后的,那剩下七八十个工匠名字又该如何解释?

难不成兵马俑是秦国贵族众筹的,芈月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古人怎会把主人名字刻在俑身上,这多晦气呀!

毕竟很多俑是主人在世时就开始制作的,古代贵族在死前多年就开始修建陵墓,随葬品也陆续制作,主人还活着就把名字刻在俑上埋地下,这不合常理。所以,这个观点不成立。


兵马俑的发髻多为歪发髻

有人称兵马俑发髻多是歪发髻,而歪发髻是楚国人的标志,秦人都是正发髻。但这其实是一些民科的理论方式,他们制造或曲解出一个自认为的标准,再用这个标准衡量出土文物和文献,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

可实际上,谁规定楚人必须是歪发髻,秦人必须是正发髻呢?并没有这样的定论。

考古发现,比兵马俑更早的时代,秦人就已有正发髻和歪发髻。比如曹荣写的《西安泾渭秦墓陶俑的发现与研究》,研究了西安高陵区东营村到米家崖村一带发掘的 135 座春秋到战国中晚期的秦人墓葬,时间跨度到芈八子生活的年代,甚至有些墓葬年代更早。

从这些墓葬出土的线描图中能看到,正发髻、歪发髻都有。秦人的发髻正歪并无固定标准,就像大街上女孩子的发型,纯属个人偏好。


兵马俑颜色色彩斑斓

很多人认为秦始皇规定服装上黑,而兵马俑刚出土时是彩色的,时间长了颜色脱落才变成现在的灰黑色,所以这不符合秦始皇的规定,进而认为兵马俑不是秦始皇的。

但实际上,秦始皇规定衣服上黑指的是宫廷制度。《史记》原文记载 “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前半截说的是宫廷中衣服、旗帜等颜色要上黑,因为秦人是水德,水德颜色为黑;后半截说的是宫廷制度中的符、法冠尺寸,以及天子马车用六匹马等。

秦始皇从未规定老百姓和军队都要穿黑衣服,而兵马俑是军队,秦国军队衣服是自备的,从云梦睡虎地秦简可知这一点。所以,兵马俑颜色五彩斑斓并不奇怪。


兵马俑距离芈月的墓葬更近

有人说兵马俑距离芈月的墓葬更近,离秦始皇陵更远。但在提出这个观点时,考古工作者根本没确定宣太后墓究竟在哪。

实际上,宣太后墓近年才逐渐确定大致位置,在秦东陵,秦东陵四号墓是亚字型大墓,也只是推测是宣太后墓。秦东陵距离兵马俑直线距离达 14.4 公里,而兵马俑距离秦始皇陵仅 2 公里左右,显然兵马俑离秦始皇陵更近。

此外,兵马俑还有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就是出土了很多秦始皇时期纪年的兵器及其他器物。比如 “相邦吕不韦戟”,提到 “三年”,指的是嬴政三年,吕不韦担任相国是在秦始皇时期,绝不可能是宣太后时期。

在兵马俑一号坑出土的文物中,有 23 件带有秦始皇纪年铭文的铜兵器,从嬴政三年到 19 年,仅吕不韦戟就出现了六件,分别是秦始皇嬴政三年、四年、五年、七年。

那些认为兵马俑是芈月陪葬品的人解释说,这些可能是守卫巡逻士兵或农民起义军掉进去的。但守卫士兵怎么只掉秦始皇时期纪年的兵器,以前纪年的兵器一件都不掉吗?农民起义军毁坏秦始皇陵园,兵器掉了也不捡,也不合理啊。

因此兵马俑是秦始皇的,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历史##历史冷知识##历史杂谈#


文字来源于赓哲老师的视频内容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