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DAY1/11月12日第七届中国新餐饮产业大会
DAY2/11月13日首届中国新茶饮产业大会
FORUM
【走出去】,是2024年云南餐饮市场谈论最多的话题,同时也是今询团队近一年以来深入探究的课题。而通过近一年的不断打磨,今询也已初步形成了一套适用于云南餐饮品牌走向全国的可行性方案。
为什么我们会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这个课题呢?
首先,不管从全国还是云南本地市场来看,虽然市场规模依然不断扩大,但已趋于平稳,从增量时代进入了存量时代,更何况各品牌之间已经卷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其次,随着外来品牌不断挤压本土市场,本土品牌生存压力也随之增大,竞争越来越激烈;最后,不管从产品、食材、文化等各方面分析,云南餐饮走出去具有非常大的发展优势!
小红书“本土奶茶”关键词下的品牌词 (来源:千瓜数据)
地方餐饮品牌走向全国化,已然是大势所趋。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空间日趋饱和,品牌竞争不断加剧,产品种类愈加丰富,消费需求持续升级,在此背景下,地方特色茶饮品牌迅速崛起,纷纷崭露头角,逐步摆脱“小众”标签,走向全国市场!
茶饮赛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除了头部茶饮品牌持续扩张,地方茶饮品牌也是异军突起,纷纷走出本土市场,在全国各地攻城掠池!
云南“茶饮新名片”麒麟大口茶,这个“一生只卖一杯茶”、仅有一个SKU,且凭借“一个人经营也很精彩”的极致单店模型,在本土市场沉淀7年之后,终于走出云南。一年内开出100+家新店,布局全国7座城市,今年新开的郑州某店连续90天保持日出1000+杯,贵州门店开业盛况堪比春运。
被誉为“新晋国风茶巨头”的西安茶饮品牌茶话弄,以西安本地食材为出发点,推出独具陕西特色的“长安茶”,并借势2023年国风茶汇聚茶饮界热点的东风,加快从区域走向全国。在2022年门店数仅有200多家,从去年开始在全国大举开店。截至目前,门店数翻了4倍,总门店数正直逼千店规模,遍布28个省份、156座城市,已成为继霸王茶姬、茶颜悦色之后的另一国风茶饮巨头。
除了几家头部品牌,今年开店增速最快的,不得不提武汉的茶饮品牌爷爷不泡茶。这个改名以前叫“爷爷泡的茶”的茶饮品牌,品牌升级以后,以老武汉香片茶为核心卖点,创新推出“东方香茶”的茶饮概念,凭借着重瓣玫瑰茶拿铁、空山栀子、武汉茉莉等招牌产品不断破圈。这个创立于2018年,去年7月份门店数才刚破百店的茶饮品牌,截至目前,已经在荆州、长沙、南昌、杭州、上海等城市开出超800多家门店。
还有贵州的茶饮品牌去茶山,从去年开始走出西南地区,布局全国。以贵州刺梨、贵州铜仁抹茶等贵州特色食材创新产品矩阵,构建核心产品竞争护城河;融合当地文化元素“一店一景”的独特装修风格,使其每开一店,都掀起排队潮。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店开业首日,顾客排队时间超8小时......
被称作“广西之光”的广西茶饮品牌阿嬷手作,在广西本地就非常火爆,发展速度虽慢,但走向全国后,所到之处每开一店都能引发排队打卡狂潮。阿嬷手作的差异化策略是从广西特色食材中做产品,且产品纯手作。其明星产品米麻薯奶茶选用的是广西巴马糯米,其它产品的原材料均采用广西水牛乳,荔浦芋头,巴马糯米,桂林古法黑糖,横县茉莉,西林有机绿茶等广西特产。现今,已将商业版图扩张至上海、深圳、广州等全国11 座城市,粉丝们若想品尝一杯奶茶,平均取餐时间长达 6~8 小时......
除此之外,还有创新细分品类,主打“药食同源”的青岛养生茶饮品牌荷田水铺,以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品牌特征,在竞争激烈的茶饮市场中脱颖而出;主打“生榨鲜果茶”,强调新鲜健康、轻食低卡、纯手工概念的成都茶饮品牌夏树,随着手作、现熬等鲜制概念大热,趁势加快扩张步伐,一个月内新开10余家门店,现已在常州、扬州、重庆、宁波、成都、杭州、达州、苏州、贵阳、北京等城市开出160+门店;被誉为“奶茶界的海底捞”安徽本地茶饮品牌卡旺卡,表示在2024年走向全国,新增100家门店......
诸如上述从地方走向全国且引人瞩目的茶饮品牌,不胜枚举,就不一一细说!
为何这些地方茶饮品牌能够走向全国市场,且一路高歌猛进呢?这些品牌背后的扩店策略,又能够给走出去的地方品牌哪些思考和启发呢?
这些地方品牌之所以能够成功走出去,其实它们都有许多共同之处: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些品牌都深入挖掘了当地的文化和食材资源,将地域特色融入茶饮产品中,形成了独特的品牌风格和产品特色。例如,云南麒麟大口茶以云南青麒麟柠檬+大叶种茶为原材料,贵州去茶山以贵州的抹茶、刺梨、绿豆为核心原料,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茶饮矩阵;西安茶话弄则以西安本地食材为出发点,推出独具陕西特色的“长安茶”。
打造爆款大单品:从上面的茶饮品牌中我们不难看出,每一个品牌的产品线中,都有一款独具地方特色的的爆款大单品。麒麟大口茶自不必多说,它只有一个产品,但就是仅凭只卖一款产品,一个15平小店,一年卖出75万杯,且做到云南茶饮单品销量第一;茶话弄的桂花引,去茶山的干酪贵州铜仁抹茶鲜奶茶,爷爷不泡茶的爷爷荔枝冰酿,阿嬷手作的手作·米麻薯奶茶等,都有一款能代表品牌的爆款产品。
线上线下融合营销: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品牌都积极利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进行营销和推广。它们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线上渠道进行品牌宣传和产品推广,同时也在线下开设门店,提供优质的消费体验。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灵活的市场布局:这些品牌在市场布局上非常灵活,既注重在本地市场的深耕细作,也积极向全国市场扩张。它们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特点和消费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营销策略和产品组合,以适应不同市场的竞争环境。
虽然我们看到不少地方茶饮品牌走出去之后,在全国发展中已经取得了成功,但对于许多品牌来讲,依然共同面临诸多问题。
地方茶饮品牌全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市场竞争加剧:不是说你换个地方开店竞争压力就不存在或者变小了,这是不可能的。相反,你面临的竞争压力可能会增大。身处全国茶饮市场中,竞争会更加激烈,不仅有众多地方性品牌,还有喜茶、奈雪的茶等头部品牌,以及蜜雪冰城等中低端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但同样,挑战与机遇并存,这也是我们之前为什么说地方餐饮品牌出省第一站首选一线城市的主要原因,因为一线城市更加开放包容,且消费能力强,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品牌力不足:部分地方茶饮品牌虽然在本地市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进入全国市场后,由于知名度较小,且未能充分挖掘和展示自身的品牌特色和文化内涵,导致品牌知名度不高,难以吸引到消费者。
供应链压力增大:供应链始终是餐饮行业无法绕开的一个问题,由于大多数地方茶饮品牌采用的都是本土的特产作为原材料,到了外地,供应链的短板愈发显现出来,这其实是所有餐饮品牌都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也是90%以上地方餐饮品牌无法向外扩张的主要原因。
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短期内可以与第三方供应链公司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但从品牌以后的发展来考虑,建立属于自己的中央工厂实为长远之计。
口味难以平衡:由于地域之间的口味差异,或者是一些口味较为独特的产品原材料,在地消费者可能无法接受或者不习惯,这其实是无法避免的,毕竟众口难调,哪一款产品做出来都不可能做到人人都喜欢。但是我们可以做到让一部分喜欢,其次,就是做到如何让更多人喜欢。这就需要我们去通过挖掘产品卖点、做营销推广、吸引消费者购买、最后再达到顾客自传播。
独特性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在独特性和消费者喜好之间做好口味平衡,表面上是考验一个品牌的产品研发能力,本质上实则是一个产品开发策略的问题。既然是产品开发,那还得从消费者出发,从市场中寻找答案。这就涉及到大量的产品开发工作流程,比如前期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产品结构规划、产品制作流程、产品呈现方式、产品价值等,这也是今询关于爆品开发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总结:
地方特色茶饮品牌的崛起和地方品牌全国化,是茶饮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品牌通过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打造爆款产品、线上线下营销、灵活调整扩张策略等举措,成功在全国市场立足。然而,地方茶饮品牌在全国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供应链压力、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等挑战。未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地方茶饮品牌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以保持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内卷的茶饮江湖,由我们来重塑!11.13上海见
安徽80后小镇青年卖果茶,年入20亿
甜啦啦王伟:每年赚1亿,然后赚100年
袁记食品集团:将中国饺子文化带向全世界
专访 | 柠季汪洁:生意是一点一点儿磕下来的
7年只卖一款茶,生意越做越大,它是如何穿越周期的?
张小秋:定位做花茶、出海是核心战略,茶饮市场越来越专业化
中国茶饮出海:从甜啦啦、TOMORO、MOMOYO看真实的印尼饮品市场
中国新茶饮产业联盟百强游学活动···早报名、早跟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