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四大粮商狙击中国粮油,食用油产业全线溃败,中粮和鲁花怎么办?
睿鉴历史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 秒后,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

卸完煤油直接装食用油?一则油罐车混用事件在国内舆论炸开了锅。一时间食用油的运输成了全国瞩目的焦点,涉事企业中储粮被推向风口浪尖,连带着鲁花等食用油商也卷入其中。

听到中储粮涉事,很多人难以置信,它可是全国器重的央企。当年四大粮商恶意狙击我国粮油,导致我国食用油企业全线溃败,粮食安全也岌岌可危。随后国家打响粮油保卫战,中储粮可是立了大功的。

粮油保卫战是怎么回事?食用油企又该如何处理这次事件?

油罐车混用揭开食用油行业乱象

前几天有媒体披露,发现两辆油罐车前脚卸完煤油,没有进行任何洗车等清理措施,后脚直接装上食用油出车了,据调查这两辆车承接的是汇福粮油和中储粮两家企业的业务。

报道一出,两家企业第一时间做出回应,称已经在内部展开全面彻查,引以为戒。但这样的表态并没有打消消费者的疑虑,反而引起更大的恐慌:这种疏漏是个例还是行业普遍现象,别的食用油商是不是也这么干?我们吃的油是不是都不安全?

随着舆论的持续发酵,各大食用油商遭遇信任危机,旗舰店、直播间评论区充斥各种询问甚至质疑之声。工作人员赶紧回应,说他们的产品不存在油罐混用情况,甚至有销售人员在线喝油。

可能觉得这波舆论风暴刮得太猛了,食用油企高层开始升级公关,以企业名义纷纷站出来表态,最抢眼的就是鲁花集团:我们一直以来对质量问题零容忍,我们的运输都是用食用油专用罐车,操作完全合规,产品非常安全。

但随后一个令人忧心的发现浮出水面——食用油运输其实并没有统一操作,要么客户自己派车拉,要么食用油商跟物流运输公司合作,这个过程中就存在安全隐患:食用油运输用的是不是食用油专用罐车根本没办法保证。

而报道中提到的油罐车就是客户自己提供的,简单讲就是随便找了一辆拉油的车,反正能装食用油就行!

更让人震惊的是,有业内工作人员爆料,这种情况实际上已经存在八九年了,虽然近年来混用情况明显减少,但仍然存在。比如表态措辞严厉的鲁花就被曝6年前就把食用油专用罐车卖掉了,把运输业务外包给了物流公司。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为啥要这么干呢?因为省钱,以鲁花为例,外包给物流公司比自己养专用油罐车运费能省一半,整体算下来物流费能省一千来万,这可不是小数目,对食用油企的诱惑力不言而喻。

不过作为龙头企业的中储粮能出现这种问题着实让人意外,当年我国的粮油保卫战它可是大功臣,口碑形象一直是天花板级别的。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粮油保卫战

国际粮食巨头,三家美国公司邦吉、嘉吉、ADM,一家法国公司路易达孚,通过收购、兼并成了全球粮油市场四霸。新世纪之初,他们对我国食用油市场发起进攻。

先散布虚假信息,说受气候影响未来大豆会减产,哄抬大豆价格,我国食用油企纷纷花高价囤积大豆。

接着他们凭借雄厚资本直接拉低大豆价格,大豆价格暴跌,食用油也大幅度降价,我国食用油企哪里受的住纷纷破产。这时候他们趁机入股,一举控制了我国6成多食用油企8成多的产能。

控制我国食用油市场后没几年,他们又对我国粮食市场发起攻击,手段还是老套路。先释放假信息制造粮食恐慌,哄抬粮食价格,短时间内小麦和玉米价格暴涨3倍。不过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次我们做了充足准备,中储粮及时出手跟他们打起了回合战。

他们哄抬粮价,中储粮就动用储备粮平衡粮价。他们见状出手买入,继续制造粮食紧缺的紧张氛围,我们就继续放粮,每隔十几天就放出500万吨稳定粮价。就这样他们买进,我们放粮,接着买就接着放。

几轮下来,粮食巨头有点招架不住了,他们没想到我们储备粮越放越多,这时中储粮直接放话:中国储备粮有1亿吨,国人吃一年管饱管够!四大巨头见捞不到好处,败兴而归。2008年中储粮打赢了粮食保卫战。

不过我们并没有松懈下来,利用期货价格走低的机遇,开始大量囤积大豆,然后大幅度拉低大豆价格,作为下游产业的食用油自然也是价格暴跌。这场价格战持续了8年,最终逐利的外国资本纷纷撤出,在我国食用油市场占有率下降到3成。

到2016年,我们的粮油保卫战完美收官,其中中储粮功不可没。不过,眼下这个事情怎么办呢?

食品安全无小事

这件事其实并不复杂,就公事公办。从目前情况看,油罐混用不是中储粮一家企业的个案,而是长期存在的行业乱象。正是看到这个情况,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措辞严厉地批评这种乱象无异于对消费者“投毒”,必须严查,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投毒的说法毫不为过,稍微有点常识都知道煤油是有毒的,早在2005年就有孩子误食煤油中毒的案例。大量吸收会导致肺炎、肺水肿,更严重的会导致失去意识、呼吸衰竭。即便是少量吸入,时间长的话也会有致癌致畸的风险。

所以整顿食用油运输乱象势在必行。目前国务院食安办已经组织成立专项调查组,专门调查食用油运输环节的相关问题。对于中储粮、鲁花等食用油企业起码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配合调查,对涉事部门和员工务必严肃处理,同时借此在企业内部展开一次全面的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企业员工牢固树立职业道德和食品安全意识。

二是对消费者保持透明、开放,接受群众监督。企业的信心和信誉不是靠嘴皮子功夫,发个声明表个态就完事了,而是靠经年累月的对质量问题严查、严管。

所以中储粮、鲁花等食用油企要挽回口碑和信誉,重建消费者的信任,就要严抓质量,而且做到对公众透明开放。尤其像鲁花,打过一次脸了,就得用行动把面子挣回来。

国家为啥如此重视这件事?因为食品安全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关系到国计民生。毕竟,吃饭都不安全,还谈什么伟大复兴呢?食品企业首先要以身作则。

结语

当然,作为消费者,我们也要保持理智,对于中储粮、鲁花等食用油企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固然反映出企业运行管理中存在瑕疵和不足,但不能上纲上线直接否定这些企业。这也不是我们消费者的初衷。

我们要相信调查组会查出真相,更要相信政府会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对于食用油企我们也要给予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郭秀娟,张函.“油罐车混装”调查组成立多家企业回应[N].北京商报,2024-07-10(005).

九年前就存在?带你回顾中储粮“罐车运输油罐混用”事件始末;烟台日报.

鲁花集团硬气回应惊现反转?“元老级”高管曾公开表示:卖掉自己的运输车 物流运费至少省一半;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