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点击标题下方“凌洲业话”蓝色字体、
记得前几年有一档电视节目叫《经典传奇》,其中一期说的是一起“灵异事件”:故宫魅影。在北京故宫里有条狭长的走廊,夜深人静时幽暗阴森,偶尔还能看见身穿清宫服饰的宫女和太监排队走过,说这是古代皇宫里冤死的鬼魂。封建帝制下,皇家拥有生杀大权,作为内侍人员一旦有冒犯主上的行为或者重大错误,都可能带来杀身大祸,真正的伴君如伴虎。故宫历经数百年,屈死的宫女和太监不在少数,有些“冤魂不散”,就会趁着夜深人静出来活动。
节目的解读是:宫墙是红色的,古代的红色涂料含四氧化三铁,具有导电功能。当雷电交加的时候,闪电落在宫墙上,电能通过铁元素在墙上传导,此时如果有宫女太监经过,就会像录像机一样把人影录下来;百年之后再遇雷电,墙上就可能出现当年记录下的情景。不过这种说法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因为有人说:没有雷电的夜晚也会看到“魅影”。
实际这异传说在故宫还有很多,比如珍妃井(慈禧淹死珍妃的那口井)会出现人影坐在井口哀哀戚戚,晚上能看到个头儿挺大、似猪似鼠、跑的奇快的动物出没,传说那是镇宫神兽趁着晚上出来活动,还有某空着的宫殿会传出音乐声等等。后来流传起老北京十大“灵异事件”,珍妃井与故宫魅影都位列其中。
故事总要有个具体地点吧?出现魅影的走廊又在哪里呢?它就是东筒子夹道儿。夹道儿与胡同类似,但又有区别,胡同一般是民居构成的小巷、两侧有门有窗户;而夹道儿是由长长的围墙构成的,两侧一般没有门;皇宫外头也有夹道儿,比如养蜂夹道儿、佟府夹道儿、后海夹道儿等。
东筒子夹道儿位于内廷东路与外东路之间,南北走向,南起箭亭后广场,北抵北横街。故宫中轴线左侧是东六宫、与右侧的西六宫对应,东西十二宫是皇帝嫔妃们的居所。东六宫前连是奉先殿、东靠宁寿宫,由宁寿宫西墙与奉先殿、东六宫东墙构成这条长长的宫道;因为细长如筒、又在皇宫东侧,故名东筒子夹道儿。
夹道儿两侧就是高大的红色宫墙,传说中的魅影就出现在这里。它还被称为“阴阳道”,不过并不止这一个原因:第一、明月高挂的夜晚,地面会出现一半明、一半暗的现象,明的一半儿是月光,暗的一半儿是围墙的影子,巧合的是明暗之间的界限正好儿在道路中间,从南到北非常整齐,就像一条线将通道严格的一分为二,故此称为阴阳道。第二,传说东六宫中伺候嫔妃的宫女太监死后,就是从这里往出抬尸体的。第三个原因才是“故宫魅影”发生地。
此外还有个故事传得更神,早先的故宫博物院是可以住人的,有些工作人员就住在里面。话说这天宿舍里新来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刚住到没几天就有人跟他聊起阴阳道:说夜里不能从那儿走,因为有“鬼魂”出没。一定要走也行,得走有光的那边,即“阳面儿”;因为“阴面儿”是鬼走的,如果你也从这儿走就会“撞上”。走当间儿也不行,一脚在阴、一脚在阳,每走十步就会摔一个跟头,严重的会凭空消失。因为“鬼”认为你侵入了他的地盘儿,要么把你撞出去、要么将你“带走”。
小伙子听了十分不屑,认为都是封建迷信,就跟人打赌说“今晚我就走一个给你们看看”。结果第二天一早就有人问他昨晚走阴阳道是什么感觉,其实大家是开玩笑,没人认为他真的会去走,也没人跟着去看。可谁知小伙子瞬间脸色煞白、浑身哆嗦,说道:“以后千万别在我面前提这三个字儿!”大家一看不对,急忙追问,小伙子才说了实话。原来他昨天跟人打完赌后就去吃饭了,突然听到耳边仿佛有人说话:“你要走阴阳道啊?”回头一看没人,以为是听岔了就没在意;没想到声音又在耳边响起,小伙子吓坏了,大叫一声跑回屋里一头扎在床上。
打那儿以后,精壮小伙子饭量大减,身体也越来越糟,众人也就更相信“阴阳道”的事儿。实际此类故事由来已久,末代皇帝溥仪晚年回忆,他小时候在宫里就经常有人给他讲鬼故事,说里面的树木、兽像、连水缸都能成精。东筒子夹道儿属于不开放区域,是无法参观的(现在开没开我不知道);“阴阳道”的说法也是确实存在的,因此就有人说东筒子夹道是不开放的便与灵异事件有关。至于真假,我没法验证,所以咱们只讲故事,不负责判别。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关注我,京城历史、文化、轶事与君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