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陈启礼,台湾黑帮史上这个名字绝对绕不过去。
他从四川广安的一个普通小子,混到台北黑道的顶尖人物,再到后来卷入政治风波,最后客死异乡,这一生简直像部跌宕起伏的大片。
他最让人记住的,还是那句掷地有声的话:我宁愿被共产党管着,也不让台湾被外人拿走。
这话从一个黑帮老大嘴里蹦出来,既震撼又耐人寻味。

从四川小子到眷村少年
陈启礼1943年出生在四川广安,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父母靠种地和打零工养活一家人。
国共内战打得不可开交,国民党节节败退,6岁的陈启礼被爸妈带着跟着一堆人逃到了台湾省。
到了台北,他们住进了专门给外省人建的眷村。
那地方条件差得要命,房子是木板搭的,外面下雨里面漏水,路全是泥巴,一下雨就没法走。
小时候的陈启礼瘦得跟竹竿似的,裹着从大陆带来的破棉袄,操着一口四川话,在本地孩子堆里特别扎眼。学校里,他没少被欺负,外省人的身份让他成了靶子。
挨了几次揍后,他心里憋着一股火,觉得自己得硬起来。到了13岁那年,他加入了台北一个叫“中和帮”的小帮派。这帮人多是外省子弟,靠打架抢地盘混日子。陈启礼个子不大,但下手狠,慢慢在帮里有了点名气。

中和帮没混多久,60年代初,老大孙德培因为打架把人弄死了,被抓去坐牢,帮派散了。
陈启礼没停下,1968年,他被好友赵宁拉进一个新成立的组织,叫“竹林联盟”,也就是后来的竹联帮。那时候他25岁,正是不服输的年纪,觉得自己得干点大事。
竹联帮的崛起与黑道巅峰
竹联帮刚起步时就是个松散的小团体,但陈启礼一进来,局面就变了。他胆子大,有脑子,打架冲在前面,组织能力还特别强。
70年代初,竹联帮跟其他帮派抢地盘,陈启礼带着人硬拼,把对手打得落花流水。他的名字开始在台北黑道传开,大家一提他,都知道这是个狠角色。

他不光靠打打杀杀,还搞出了“商业保护”这招。就是派人去工地、店面闹事,砸点东西吓唬老板,然后他再出面“摆平”,收保护费。这法子简单粗暴,但管用。
竹联帮靠着这套路,势力越扩越大,从台北街头到周边县市,到处都有他们的人。陈启礼自己也攒了不少钱,手下小弟成百上千,竹联帮成了台湾最大的黑帮之一。
当然,他爬到这位置也不是没代价。跟敌对帮派火拼时,他身上挨了不少刀,留下一堆疤。每次打架,他都豁得出去,带着兄弟们冲,硬是靠这份狠劲把竹联帮的名号立住了。到70年代中期,他已经是黑道上无人敢惹的大佬,手握实权,呼风唤雨。

从黑道到政治漩涡
陈启礼的黑帮生涯跟台湾的政治脱不开干系,70年代,国民党政府为了稳住局面,跟黑帮关系暧昧,有时甚至用他们干脏活。
竹联帮跟当局走得近,陈启礼自然也卷了进去。
1984年,台湾情报局长汪希苓找到他,给了他一个秘密任务:去美国干掉旅美作家刘宜良。刘宜良笔名叫江南,写了本揭蒋经国老底的书。
陈启礼没犹豫,带了两个手下吴敦和董桂森,直奔美国。1984年10月15日,他们在刘宜良家附近动手,三枪把人撂倒,任务完成得干净利落。回台湾省后,当局先是拍他肩膀夸“干得漂亮”,可没几天风向就变了。
他被抓起来,成了替罪羊。法庭上,他被判了刑,但这事没这么简单。他早留了一手,把跟汪希苓的对话录了音,交给兄弟张安乐保管。
张安乐在美国开了记者会,放出录音,爆出蒋孝武是幕后主使。这下子,蒋家名声砸了锅,台湾省的政坛炸了窝。

“江南案”把陈启礼推上了风口浪尖,也让竹联帮跟政治的联系暴露出来。1991年,他假释出狱,又接管了竹联帮。那时候台湾社会变了,政治风气开始松动,他在一次电视采访里公开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我宁愿被共产党管着,也不让外人拿走。”
这话在当时国民党还掌权的台湾,简直是捅了马蜂窝。
逃亡柬埔寨与晚年岁月
1996年,台湾搞了个大扫黑行动,竹联帮被警方盯上了。陈启礼不想连累兄弟,决定自己扛。他连夜跑路,带着多年攒下的钱逃到柬埔寨。
在那儿,他买了地,盖房子、建市场,日子过得倒挺滋润。他还拿出钱修桥铺路,帮当地穷人,多少算有点回馈的意思。
不过,他骨子里还是放不下来台湾的事,家里摆着从台湾带来的茶叶罐,院子种满果树,像是在异乡找点故乡的感觉。

2007年初,他查出得了胰腺癌,病来得太快,身体垮得厉害。
他先去上海治病,没效果,又转到香港住院。那时候他已经瘦得不像样了,可眼神还是那么犀利。
临死前,他跟家人说要把他埋回台湾省,又交代张安乐别放弃统一的事。
2007年10月,他在香港去世,64岁。葬礼在基隆河边办得轰轰烈烈,900多警察盯着,近9000个黑帮兄弟来送行,场面震撼得不行。
参考资料
黑帮大佬陈启礼和竹联帮的传奇故事.新浪网
[1]周心捷,孔萍萍.陈启礼:台湾黑金政治的弃儿[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7,(22):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