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陶宛这个欧洲小国,乍一听名字,很多人可能都没啥印象。
面积6.53万平方公里,2024年人口才287万,跟咱们国内一个普通地级市差不多。说它是小国,真不是夸张,存在感在欧盟里也挺低调的。
可最近几年,这地方因为跟中国对着干,蹭了点国际热度,有人甚至开始叫它“红灯区”。

表面上看,“红灯区”的称呼跟立陶宛的经济困境脱不了干系。1990年从苏联独立出来后,这国家日子就没好过几天。苏联解体,原来的集体农庄和工厂全垮了,失业率蹭噌往上涨,90年代一度高达15%。
老百姓没活干,吃不上饭,国家财政也捉襟见肘。咋办呢?政府想了个招,把历史遗留的中世纪城堡改成旅游景点,吸引点外国游客来花钱。
开头还行,游客来了,经济有点起色。可后来这路子走歪了,政府搞起了所谓“中世纪主题”的特色产业,干脆把性交易这种灰色生意摆上了台面。
根据维基百科的数据,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大概有3000名妓女,好多还是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来的外国人。这行当虽然法律上是非法的,但实际干的人不少,执法也松松垮垮,甚至传言跟有组织犯罪有牵连。
数据显示,这里面20%以上是未成年人,人口贩卖的案子年年都有,疾病传播更是控制不住。这哪是啥“主题旅游”,分明是经济走投无路逼出来的畸形产物。外人一看,立陶宛跟“红灯区”挂钩,好像也没啥冤枉它的。

立陶宛落到这步田地,跟它几百年的历史脱不了干系。
14世纪的时候,格迪米纳斯大公带着立陶宛打出了名堂,疆土从波罗的海一直伸到黑海,覆盖了现在的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的一部分,欧洲最大的国家可不是吹出来的。那时候的立陶宛,军事强,外交也玩得溜,靠联姻和谈判稳住周边。
可好景不长,大公国强盛没多久,内斗就开始了,领土一点点被割走。到17世纪,沙俄杀进来,首都维尔纽斯被占,文物被抢,城里一片狼藉。没过多久,瑞典人也来凑热闹,立陶宛被打得喘不过气。
到了18世纪末,立陶宛彻底没了影,跟波兰合并成联邦,还被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瓜分干净。那会儿的立陶宛人没放弃,起义一次接一次,可惜胳膊拧不过大腿,一直被俄国攥得死死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输了,立陶宛好不容易逮着机会独立,可没喘口气,二战又来了,直接被苏联吞了。1940年到1990年,立陶宛在苏联手底下熬了50年,经济全靠计划体制撑着,独立那天,整个国家就像被掏空了一样。

欧洲人一提立陶宛,要么不知道在哪儿,要么就联想到性交易和人口贩卖。乌克兰那边的类似问题,好歹是因为国家动荡,多少有点客观原因,可立陶宛这情况,多少有点自找的意思。
政府不是没想摘掉这帽子,可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打击犯罪的力度不够,经济转型的路子也没找对,时间一长,这名声就越抹越黑。
立陶宛的性病发病率在波罗的海三国里一直排前列,尤其是维尔纽斯这种大城市。政府想管,可手头没钱也没招。
NGO组织(非政府组织)倒是帮了不少忙,比如救助受害者、打击贩卖,可这都是治标不治本。根儿上的问题,还是经济没搞起来,老百姓没出路。

政府一开始可能是想借这个吸引游客,赚点快钱,没想到这东西越长越大,最后收拾不下了。经济跟这行当绑得太死,想一刀切都不敢,怕把国家财政拖垮。
21世纪初,中国跟立陶宛关系还不错,准备在克莱佩达港口投钱建项目,顺便进口点立陶宛的乳制品和肉类。这买卖对双方都划算,中国市场大,立陶宛能赚外汇。
可惜好景不长,美国一插手,立陶宛政府就开始对中国挑刺,投资项目黄了不说,还在台湾问题上踩红线。中国直接翻脸,贸易合作基本停摆。
立陶宛错过了这波翻身仗,经济又少了个支柱。

现在立陶宛的科技产业倒是有些苗头,比如软件开发、电子产品加工,可规模太小,撑不起大局。2023年立陶宛GDP也就700多亿美元,跟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差不多,在欧盟里还是垫底那一拨。
农业还算有点基础,出口点粮食和奶制品,可这玩意儿赚不了大钱。旅游业呢,除了维尔纽斯老城那点历史遗产,吸引力有限,再加上“红灯区”这破名声,高端游客根本不爱来。

立陶宛夹在俄罗斯和西欧中间,历史上就是个缓冲区。东边有俄罗斯虎视眈眈,西边有波兰和德国盯着,立陶宛想独善其身太难。
每次大国博弈,它都是被牺牲的那一个。苏联时期被当工业基地,独立后又被西欧当廉价劳动力输出地。这小国命运,多少有点被动的味道。

数据上来看,立陶宛的性交易从业者数量不算夸张,3000人听起来多,可摊到287万人口里,其实比例不算高。
可这行当带来的副作用太明显,人口贩卖、未成年人受害、疾病传播,哪个拎出来都是大麻烦。政府要是真想解决,得多投钱搞教育、建工厂,给老百姓正经活儿干,光靠罚款和抓人治不好这病根。
立陶宛现在的处境,说白了就是历史包袱和现实困境叠一块儿了。格迪米纳斯那会儿的辉煌,早成了教科书里的故事,现在的立陶宛,得面对自己的一堆烂账。
经济转型没跟上,人口流失刹不住车,国际上还老站错队,这国家想翻身,路还长着呢。去一次立陶宛,你可能不会觉得它有多乱,但那股子萧条劲儿,肯定能让你感受到它的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