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真理就在航母的打击威力之内,中国有了航母后南海诸国态度变化
盛弘


中国航母的崛起,不光是国家安全的硬核保障,还改变了南海周边国家的态度。从菲律宾的立场软化,到马来西亚跟我们合作的加深,再到越南策略上的调整,中国航母一亮相,感觉“真理”就在它的打击范围内闪闪发光。

中国航母的发展历程

从2012年9月25日开始,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正式加入海军。它原本是苏联没造完的“瓦良格”号,被我们买回来后在大连港折腾了好几年,终于刷上“16”的舷号,穿上了中国海军的制服。辽宁舰全长306米,满载排水量大概6.5万吨,用4台蒸汽轮机推动,能跑30节的速度。甲板上能停24架歼-15舰载机,再加上几架直-18和直-9直升机,成了中国海军远洋作战的开路先锋。

2019年12月17日,我们第一艘自己造的航母“山东”号在海南三亚正式入列。跟辽宁舰比起来,山东舰的满载排水量涨到了7万吨,舰载机数量也增加到44架。甲板上的滑跃角度从14度调到12度,舰岛设计更紧凑。

2022年6月17日,第三艘航母“福建”号在上海亮相。这艘全长320米、满载排水量8.5万吨的大家伙,装上了电磁弹射系统,能让歼-15几秒钟就冲上天。福建舰的机库能塞下60多架舰载机,包括空警-600预警机这样的新成员。

现在中国舰队规模已经超过370艘,成了全球船只数量最多的海军。舰艇编队经常穿过宫古海峡,2025年6月,辽宁号和山东号还一块儿在第二岛链以东搞了次联合演习,震慑力不断提高。

中国航母的影响

2012年4月黄岩岛那次对峙,菲律宾态度强硬,军舰开过去想赶我们的渔船,还拉着美国军舰给自己撑腰。可辽宁舰一亮相,风向就变了。2016年杜特尔特上台后,他把黄岩岛的事情淡化成“渔业纠纷”,军舰挑衅的次数明显少了。

以前马来西亚靠着从欧洲买来的护卫舰,在南海上有底气,南沙群岛里好几个岛礁都被他们占着。2012年前后,马来西亚的巡逻船盯着我们渔船的动静。可中国航母出来后,2016年,马来西亚跟我们签了军舰采购合同,买了四艘濒海任务舰,后来他们也更倾向于谈而不是硬碰硬。

多年下来,他们在南沙和西沙占了29个岛礁,2007年,他们还租了俄罗斯的勘探船在南海钻石油,可辽宁舰开始巡航南海后,我们大规模填海造岛,永兴岛上修了机场跑道,歼-15随时能起飞。2013年,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第一次穿过曾母暗沙,舰载机还低空飞过越南占的岛礁。到2020年,中越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两国领导人见面握手成了常态。

航母的舰载机能覆盖争议海域,周边国家明白跟中国硬碰硬不如合作划算。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一边坚持主权,一边却更多地选了外交谈判和经济合作。

南海局势的变与不变

中国航母的出现,把南海的战略格局给搅了天翻地覆。以前,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这些国家仗着自己那点家底,再加上美国撑腰,在南海上老与我们针对。可航母一来,力量对比就不一样了。我们在南海填海造岛,永兴岛的机场跑道修得那叫一个气派,歼-15整齐排开,随时能上天。2012年7月,中国还成立了三沙市,驻地就定在永兴岛,对南海的管辖也有很明显的加强。

而说到中国航母,就不能不提刘华清。1980年代,他在中央军委会议上拍桌子说:“没有航母,中国海军就走不远!”他跑遍全国调研,还去乌克兰考察“瓦良格”号,最终把这艘船弄回来。

可惜刘华清2011年就去世了,没能亲眼看到辽宁舰下水。不过,2012年9月25日辽宁舰交付海军那天,码头上军旗飘扬,算是圆了他的心愿。2011年8月10日辽宁舰第一次海试时,军方内部还特别提到刘华清的贡献,说没有他就没有中国航母的今天。

未来怎么看

中国航母的崛起,是军事力量的硬核体现,更是国家意志的象征。现在我们舰队跑西太平洋,第二岛链以东的演习也越来越频繁。未来,中国海军肯定会在全球舞台上更有分量。南海的航母威慑估计还会让周边国家更倾向于合作。

当然,美国在亚太的军力部署没停过,日本、澳大利亚这些国家也在盯着我们。航母数量上我们跟美国还有差距,技术上也得继续追赶。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