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千万别上当?美国著名主编提醒美军:歼36真不是中国式“圈套”
文史旺旺

2024年底,中国歼36战斗机首飞成功的消息传遍全球,美国这边炸开了锅。这款号称“第六代”的战机让很多人坐不住了,尤其是美国军方和媒体。

《战区》杂志主编泰勒·罗戈伟直接发文警告,这玩意儿不是中国随便搞出来糊弄人的,而是实打实的硬货,美国得赶紧正视现实。

泰勒·罗戈伟作为《战区》的主编,他写的东西分量重,影响力大。他从小就对飞机着迷,家里没啥特别背景,普普通通,但这家伙愣是靠自己闯出了一片天。

罗戈伟出生在美国中部,具体哪年哪地不太好查,反正不是什么大城市。他小时候就喜欢摆弄飞机模型,周末没事就跑去附近机场看飞机起降,手里还拿个小本子记数据。

他在大学里就没闲着,参加军事研究社团,写文章分析美国空军战略,脑子清楚得很。

毕业后,他没直接当记者,而是跑去美国空军干了几年。在内华达州的内利斯基地,他接触到F-22、F-35这些尖端战机的研发和测试,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

退役后,他把这段经历带进新闻圈,先是在小网站写文章,后来自己搞了个Foxtrot Alpha网站,专门聊军事航空和技术。那网站火得很快,业内人士都爱看。

2016年,他跳槽到The Drive下面的《战区》,当上主编。在他手里,《战区》成了美国军事报道的顶流,独家新闻和深度分析一大堆。他写过无人机怎么改变空战,后来真被验证了;他还老早就盯着中国军力发展,觉得中国低调但路子野。

罗戈伟这人写东西直白,数据扎实,五角大楼和智库都拿他的文章当参考。他还拿过不少军事新闻奖,去西点军校讲过课,名声传得挺远。

他对中国航空的关注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歼20出来的时候,他就说过中国研发能力被低估了。这次歼36首飞,他直接点名美国得小心,别不当回事。他的办公室据说全是战机资料,天天盯着最新情报,活脱脱一个军事 geek。

歼36到底牛在哪?

2024年12月,歼36首飞,全球军事圈都炸了。这款战机是中国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搞出来的,号称第六代,技术上确实有硬实力。美国这边一看,慌得不行,五角大楼连夜开会,媒体吵翻天。罗戈伟站出来说,这不是中国唬人,是真家伙。

歼36长啥样呢?它是无尾三角菱形翼设计,比歼20大一圈,翼展宽,机身长了20%左右。外形看着挺科幻,中国媒体管它叫“银杏叶战机”。

它装了三台高性能发动机,能超音速巡航,推力猛,噪音还小。机身用了新雷达吸波材料,隐身效果比第五代战机强一大截。进气道也特别,翼下俩,背上一个,气流效率高,红外信号还低。

这战机不光外形硬核,功能更狠。它能带多架无人僚机打配合,侦察、干扰、攻击一条龙,活脱脱一个空中作战网络。

武器上,它有北斗导航支持,能装高超音速导弹,主武器舱7.6米长,能塞PL-17超视距导弹或者大威力空地弹药,两边还有小武器舱,灵活得很。航电系统也牛,电光瞄准加侧视雷达,全方位锁目标,飞行员坐舱里信息一目了然。

中国这边低调,首飞后没大吹大擂,但美国坐不住了。2024年12月,五角大楼开了紧急会,盯着歼36的视频反复看,气氛紧张得很。

国内意见分裂,有人觉得这是中国放烟雾弹,跟当年“星球大战计划”似的,忽悠美国花钱搞军备竞赛。但更多人,包括罗戈伟,认为这玩意儿真不简单。

罗戈伟分析得挺透。他说歼36的隐身、武器和无人机配合,可能压过美国现役F-35,甚至跟还在研发的NGAD有一拼。他点名中国航空工业早就不是抄抄改改,而是自己玩出花了,歼36就是证据。他警告美国,再不重视就晚了。

反观美国,NGAD项目是他们应对第六代战机的计划,本来想接棒F-22,2030年服役。2020年试飞过原型机,但到2025年还卡在概念阶段,钱不够,技术也难搞。

NGAD一架成本可能3亿美金,比F-35贵三四倍,国会吵得不可开交。罗戈伟拿NGAD跟歼36比,说美国进度太慢,效率跟不上中国。

他的文章一出,美国军方压力更大了。五角大楼开始重新盘算NGAD的优先级,罗戈伟这篇警告算是敲了警钟。

中国速度让西方大跌眼镜

歼36首飞后,事情没停。美国这边急了,2025年初给NGAD加了50亿预算,拉上波音、洛克希德·马丁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开会,想赶进度。

但NGAD问题不少,成本高得离谱,2025年夏天国会听证会吵翻了,有人提议干脆升级F-35得了。罗戈伟直接反驳,说这不是长久之计,美国得硬着头皮往前冲。

中国这边没闲着。2025年,歼36全状态试飞搞定,年底宣布小批量生产,计划2030年列装。这速度让西方傻眼,感叹中国效率真不是盖的。

等到了2030年,歼36正式服役,中国空军实力必然会蹭蹭上涨,亚太地区威慑力也会大增。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