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燕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她在2019年突然闯入公众视野时,着实让不少人震惊。一个90后女孩,曾经是老师和家人眼中的乖乖女,居然变成了冷血的“黑老大”,而且被抓时还在读研。

从乖乖女到犯罪分子的转变
杨春燕,1991年出生,安徽省合肥市人。她家不算富裕,就是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上班族。家里虽然不宽裕,但对她期望很高,希望她能靠读书出人头地。
小时候的杨春燕没让父母失望,学习成绩一直拔尖,老师同学都夸她乖巧懂事。到了高中,她考进了重点班,那可是学校里精英扎堆的地方。
不过,她慢慢发现,有些同学明明成绩不如她,却能靠家里关系挤进来。这事儿在她心里埋下了种子,觉得努力好像不一定有回报,社会太不公平了。

大学她考得也不错,学的可能是经济或者管理类的专业。毕业后,2013年,她决定去上海闯一闯,想在大城市找个好机会。
她长得挺甜美,声音也好听,口才也不错,很快就找到了一家借贷公司的电话销售工作。刚开始工资不高,但她靠着努力,月收入很快就破万了。对于一个刚出社会的年轻人来说,这钱已经很可观了。
可问题来了,她慢慢发现公司业务有点灰色,涉及高利贷和一些忽悠人的手段。心里有点不踏实,但看着高额提成,她还是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上海混了几年,她认识了沈全桃和张云磊这两个人。这俩家伙是专业的讨债人,手法挺狠。他们看中了杨春燕的脑子和销售能力,就拉她入伙。
2016年,25岁的杨春燕回了合肥,和这俩人一起注册了“安徽韬辉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表面上看,这公司挺正规,有办公室、有员工,甚至还有宣传单子,但实际上,这就是个犯罪窝点。从这儿开始,她彻底走上了不归路。

“套路贷”的毒辣手段
杨春燕干的事儿,主要就是“套路贷”。这玩意儿听起来像是个金融术语,其实就是披着合法外衣的诈骗。她和她的团伙专门盯着那些急需钱的人下手,手段一个比一个狠。
她的团队很会找目标,医院附近是他们的重点“猎场”。那些因为家人住院急着借钱的病人家属,基本没啥抵抗力。杨春燕手下的人会穿着职业装,拿着宣传单,主动上去搭话,承诺低门槛放款。她自己有时候也会亲自出马,用温柔的语气和专业态度给人签合同。

这些合同看着简单,其实全是坑。她搞了“阴阳合同”,一份给受害者看,条款很宽松;另一份藏着高得离谱的利息和手续费。很多人稀里糊涂就签了,等发现不对,已经跑不下了。
除了医院,他们还通过网络广告到处撒网,专找那些走投无路的人。老人、病人家属、没啥金融常识的普通人,都是他们的目标。她很懂得利用人性弱点,知道这些人急着用钱,根本没工夫细看合同。

有个叫陶某的男人,是杨春燕手里的典型受害者。这人父母双亡,留了点遗产,本人还有点智力问题。杨春燕通过渠道知道了这个情况,马上盯上了他。
她先是装得很温柔,接近陶某,几次接触后就带着一堆文件让他签字。陶某啥也不懂,就签了,把遗产稀里糊涂地给了她。
可她还不满足,又伪造了一份借贷合同,找到陶某的爷爷。这老爷子快80了,她拿着合同说陶某欠了钱,房子得抵债。老人不签,她就派人上门威胁,最后硬逼着老人签了字,房子就这么没了。
这个案例只是冰山一角。从2016年到2019年,她的团伙祸害了40多个家庭,涉案金额高达218.65万元,其中180多万真金白银进了他们的口袋。

团伙分工:她是核心大脑
杨春燕的团伙一共15个人,她是唯一一个女的,但地位最高。她负责出主意和谈生意,沈全桃和张云磊带着一帮打手负责讨债。
他们不光用“套路贷”,还伪造公章、冒充国家机关,甚至直接用暴力逼人还钱。她很聪明,知道怎么让公司看起来合法,宣传材料做得像模像样,但背地里全是见不得光的勾当。
杨春燕的“好日子”到2019年就到头了。那年正好全国在搞“扫黑除恶”,陶某的爷爷实在受不了,报了警。警方接到报案后,顺着线索一查,挖出了整个犯罪网络。
抓她的时候,她还在学校宿舍里看论文,装得跟没事人一样。她压根没想到,这次的“常规操作”会让她栽跟头。

调查发现,她居然还在读硕士,这事儿一曝光,网上炸了锅。一个研究生,居然干这种事儿,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法庭上,她面对证据没法狡辩,只能认罪。
法院给她定了28项罪名,包括套路贷、敲诈勒索、伪造公章等等,最后判了25年有期徒刑,财产全部没收。沈全桃和张云磊他们也没跑掉,团伙彻底完蛋。

背后原因:一步错,步步错
杨春燕为啥会走到这一步?其实从她的人生轨迹能看出点端倪。她小时候成绩好,家里也支持她读书,按理说前途应该不错。
但高中那次“关系户”事件,让她对公平失望了。到了上海,面对高额回报,她又没守住底线。一步一步,她从犹豫到接受,再到主动犯罪,心理防线早就崩了。
社会环境也给了她机会。借贷公司那些灰色业务,本来就容易让人越界。她又认识了沈全桃这帮人,等于火上浇油。她聪明,但这聪明没用在正地方,反而成了犯罪的工具。

杨春燕的事儿听着挺唏嘘,一个有前途的90后,硬生生把自己搞成了“黑老大”。这生活里谁没点压力,谁没想过赚快钱?但有些路,走不得。
杨春燕这事儿,也暴露了社会的一些毛病。非法放贷为啥能这么猖狂?还不是因为监管有漏洞。她能在合肥干三年才被抓,说明这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希望以后相关部门能多管管,别让这种“套路贷”再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