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五常中最可能出局的国家,国土可能随时分裂?这两大国早想取代
羽昕

联合国安理会(UNSC)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简称“五常”或者P5,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就稳坐全球权力的核心位置。

这五国不仅拥有否决权,还能在国际事务中一锤定音。然而,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有人开始琢磨:这五常里会不会有谁掉队?哪个国家的地位最不稳,内部问题可能让它国土分裂?与此同时,又有哪些国家眼巴巴地想挤进来,分一杯羹?

综合来看,英国可能是最容易让人担忧的那一个。它的内部问题,比如苏格兰独立运动、北爱尔兰的麻烦,再加上脱欧带来的经济和政治动荡,都让它的国际地位看起来有点摇摇欲坠。而想取代它的国家,印度和德国呼声最高,这两个大国早就对安理会常任席位垂涎三尺。

不过,咱们得先说清楚一件事:五常的席位是铁打的,任何一家要被踢出去都难如登天。因为联合国宪章的修改需要五常一致同意,谁会傻到自己给自己挖坑?真正“出局”几乎是不可能的。

英国:内忧外患的“老牌贵族”

英国曾经是“日不落帝国”,全球霸主,但现在的情况有点像个退休的老贵族——表面风光,内里却一堆麻烦。它的国土完整性、经济实力和政治稳定性都在经受考验,咱们从几个大问题入手,看看它到底有多“虚”。

2016年,英国公投决定退出欧盟,这事儿叫“脱欧”。当时不少人觉得这是重拾主权的好机会,但几年下来,事实证明这更像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经济上,英国的日子不好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2023年英国GDP增长率预计只有0.5%,比欧元区的1.7%差远了。跟欧盟的贸易壁垒让企业成本上升,英镑贬值,通货膨胀一度飙到10%以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成本直线上升。

更要命的是,脱欧让英国在国际舞台上有点“孤家寡人”的感觉。以前它是欧盟和美国之间的桥梁,现在这角色没了,跟欧洲的关系也变得别扭。外交影响力下降,经济又不给力,英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在打折扣。

再说说苏格兰,这可能是英国最大的内部隐患。2014年,苏格兰搞了一次独立公投,结果是55%对45%,决定留在英国。但这事儿没完,因为脱欧又把问题捅出来了。

苏格兰62%的人反对脱欧,他们觉得自己被伦敦“绑架”了。苏格兰民族党(SNP)趁机喊话,要再来一次公投,民调显示支持独立的人数一直在45%-50%之间徘徊。

如果苏格兰真走了,英国损失的不只是面子。苏格兰占英国人口的8%,经济上贡献也不小,尤其是北海的油气资源。更关键的是,英国的核潜艇基地在苏格兰,如果独立,军事安全都得重新布局。到时候,英国在国际上的威信还能剩多少?

有人可能会说,英格兰还能继承安理会席位,就像当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接盘一样。但这过程肯定不顺利,国际社会能不能痛快承认还是个问题。

北爱尔兰的情况也很微妙。1998年的《贝尔法斯特协议》结束了那里的冲突,但脱欧又把局面搞乱了。为了避免跟爱尔兰共和国硬边界,英国和欧盟搞了个“北爱尔兰协议”,结果却在爱尔兰海里划了条“经济边界”。

这让亲英的联合派觉得自己被背叛了,2021年贝尔法斯特还爆发了骚乱。联合派甚至威胁要搞垮北爱的自治政府。如果局势恶化,有人担心北爱会推动跟爱尔兰统一。

虽然现在支持统一的民意还没过半,但趋势在上升。万一北爱也走了,英国的国土完整性就更岌岌可危了。这对它的全球形象和安理会地位,都是个不小的打击。

再看看英国的内政,简直可以用“乱成一锅粥”来形容。从2016年脱欧公投到现在,英国换了五任首相,特蕾莎·梅、鲍里斯·约翰逊、利兹·特拉斯、里希·苏纳克,一个接一个上台又下台。

保守党内部撕裂,工党也没能抓住机会收拾残局。经济上,英国债务占GDP的比例超过100%,通胀高企,罢工潮搞得交通和医疗都瘫痪了。

这种内外交困的状态,让人不禁怀疑:英国还能不能稳住它在安理会的那把交椅?虽然它有核武器和不错的军队,但在全球事务中,它的话语权似乎越来越轻了。

印度和德国:虎视眈眈的“新贵”

英国这边风雨飘摇,另一边,印度和德国正摩拳擦掌。这两个国家一个代表“全球南方”,一个是欧洲支柱,都觉得自己有资格坐上安理会的常任席位。

印度现在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人口14亿,超过中国成了全球第一。它的经济增速让五常都眼红,预测到2030年能挤进全球前三。印度觉得自己当常任理事国的理由很硬:

人口和经济: 占世界人口18%,经济体量和潜力摆在那儿。

维和贡献: 印度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最大兵源国,出过20多万部队。

国际角色: 它在气候变化、发展援助上很活跃,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声音。

印度早就加入了G4(印度、德国、日本、巴西),一起争取安理会改革。法国、英国、俄罗斯都支持它,但中国不太乐意,毕竟中印在亚洲有竞争关系。不过,印度觉得自己被排除在外太不公平了,安理会要是没它的份儿,代表性得打个问号。

德国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欧盟的顶梁柱。脱欧后,英国退出欧盟,德国的地位更突出。它的理由也很充分:

经济实力: GDP跟英国、法国差不多,制造业全球顶尖。

外交影响力: 从乌克兰危机到伊朗核谈,德国一直是调解高手。

欧洲代表: 法国支持德国入常,觉得欧洲得有更多声音。

德国也跟印度一样在G4里努力,英国和法国都点头,但俄罗斯和中国不太买账。德国觉得自己被低估了,毕竟它的经济和外交牌比不少五常都强。

安理会改革:难于上青天

好了,英国有麻烦,印度和德国想上位,但问题来了:安理会能改吗?答案是,难。

联合国宪章第108条规定,修改宪章得有三分之二的会员国同意,还得五常全票通过。换句话说,英国自己就能否决任何踢它出去的提案。其他五常也一样,谁会愿意削弱自己的特权?所以,理论上五常的席位是“永久”的,除非发生天大的变故。

这些年,关于安理会改革的提案不少。比如:

G4方案: 印度、德国、日本、巴西要常任席位,先不要否决权。

非洲立场: 非洲联盟要两个常任席位,代表54个国家。

“团结谋共识”派: 意大利、巴基斯坦这些国家反对加新常任席位,只想多点非常任席位。

这些方案互相掐架,五常内部也意见不一。美国支持日本和印度,但对德国态度暧昧;中国反对G4,怕自己的影响力被稀释。结果就是,谈了20多年,啥也没变。

改革没戏,印度和德国也没闲着。G20、BRICS(金砖国家)这些平台给了它们更多发声的机会。尤其印度,在G20里越来越活跃,德国也在欧盟和G7里刷存在感。如果安理会老不改,影响力可能会被这些新组织抢走。

假设:如果英国真散了架

虽然英国“出局”不现实,但咱们可以想想极端情况。如果它的国土真分裂了,会怎样?

假如苏格兰独立,北爱尔兰跟爱尔兰合并,英国就剩英格兰和威尔士。人口少10%,经济缩水15%,核基地还可能没了。这种情况下,英国的安理会席位会不会丢?

历史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1991年接了席位,没啥争议。但英国如果分裂,国际社会可能不会那么痛快点头。印度、德国这些国家可能会趁机推改革,质疑英格兰的资格。

有人可能会说,俄罗斯也有分裂风险,毕竟它那么大,民族那么多。但普京政府控制力很强,短期内看不到解体的迹象。它的核武器和能源牌也让席位稳如泰山。

中国、法国、美国压根没这烦恼。中国对疆藏的掌控很严,法国海外领土没啥动静,美国虽然政治吵得凶,但国土分裂完全没谱。这三家的席位,基本没人能撼动。

英国确实是五常里最“虚”的那个,脱欧、苏格兰、北爱尔兰,再加上经济和政治的乱象,都让它的地位看起来不那么牢靠。印度和德国则在旁边等着,实力和野心都不缺。但安理会这套体系太僵硬了,英国再惨,也不太可能被踢出去。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