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小米15 Ultra深度评测,为长焦堆料的方向对吗
三易生活

【【【小米15 Ultra:这次各方面都很“听劝”了】】】

差不多一个月前,在小米15 Ultra暨小米SU7 Ultra新品发布会上,小米这款最新的“影像超大杯”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其实是有点“鸡贼”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纵观此次发布会上被着重强调的各个配置亮点不难发现,它们普遍都显得非常有“针对性”。

比如,小米方面很明显已经知道了友商们后续同类机型的配置,所以他们反复强调,米15 Ultra具有这一批新机里唯一的“1英寸主摄加2亿像素潜望长焦”。

关注手机影像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去年年底“炫光”成为了行业中的一大话题,所以小米15 Ultra在发布会上格外提及了新的“徕卡超纯光学”设计。

除此之外,近年来随着用手机进行视频创作的用户越来越多,一些机型拍视频时过热闪退、过热降帧的问题,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被曝光。于是,小米15 Ultra便安排上了“双路环形冷泵”,其中一路为SoC散热,另一路则专门覆盖在了主摄CMOS下方。


当然,此前用过“超大杯”机型的朋友也知道,可能是由于“Ultra”定位的影像配置和屏幕都比较特殊,这就造成了它们在续航表现上普遍槽点有些大。所以小米15 Ultra不仅换用了更大容量的电池,甚至就连影像套装里集成在手柄里的“备用电池”也进行了升级。

很显然,小米15 Ultra的产品思路非常清晰,从上述这些硬件的改动也不难看出,小米方面非常重视用户的反馈(甚至包括友商用户对其他产品的吐槽),小米15 Ultra也尽可能地在规避这些“前人”犯过的错。但问题在于,这种旨在“堆满好料”、“不留槽点”的产品设计理念,是否就能做出完美的产品呢?

【【【造型设计:更接近传统相机,屏幕表现不俗】】】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们这次拿到小米15 Ultra的时间点确实比较晚,考虑到已经有许多朋友早已买到,所以我们将不会从传统评测的角度去对小米15 Ultra进行综合评价。取而代之的,是我们打算从小米15 Ultra的产品设计理念出发,来讲讲它这次的变化,以及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带来了哪些影响。

首先,让我们从外观上的一个“大”细节开始,也就是这次小米15 Ultra的后摄模组。

正如大家都知道的那样,小米15 Ultra为了实现塞进“1英寸+2亿像素”的目标,后摄模组不得不采用了一个非对称式的造型。同时仔细观察会发现,米15 Ultra后摄盖板凸起部分的面积,其实也比前代要更大了一圈。

当然,这些改变是受制于“物理规律”,所以无可厚非。真正让我们在意的,是小米15 Ultra在外观设计上对于镜头饰圈的处理。可以看到,对比前代华丽、闪亮的多层巴黎钉纹造型,小米15 Ultra大幅简化了镜头凸起部位的外框装饰元素。

小米14 Ultra复杂的后摄装饰圈可能更适配小米15 Ultra的机背造型


在我们看来,小米14 Ultra的后摄模组饰圈设计或许有点过于繁杂,小米15 Ultra上的简化多少则有些“矫枉过正”。特别是在小米15 Ultra采用了新的分段式机背设计,观感更靠近传统相机的情况下,繁复的饰圈或许反而才有更接近“相机镜头”的感觉,而且也更能突出“Ultra”的定位。

而且小米15 Ultra淡化了自小米13 Ultra开始,就有的中框“反包”后盖的结构,这本身就可以视作新机想要在造型上更迎合“大众审美”,而不是继续向着专业生产力工具的道路狂飙的证明。既然如此,那么大胆采用一些更加夸张化、更能吸引人眼球的造型元素,至少在我们三易生活看来,并不会与小米15 Ultra目前的理念产生矛盾。


不过在说到小米15 Ultra造型的“大众化审美”时,有一点必须要称赞,那就是它的这块“专业2K超级阳光屏”。

一方面,3200*1440分辨率在如今遍地“1.5K”的旗舰机市场,首先在情感上就更符合消费者的期待。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这块屏幕在默认的“原色模式”下,进一步改善了屏幕的色温表现,使得其比小米14 Ultra的屏幕明显要更“亮”、更“白”。对比其他一大票开启“专业模式”之后普遍发黄的屏幕,小米15 Ultra在屏幕调色上确实要用心得多。

而且小米15 Ultra的这块屏在宣传上,也没有盲目迎合当前行业中拿屏幕一小块区域激发亮度去“吹牛”的不良风气。3200nit这个数字或许看起来不如友商动辄五六千nit好看,但实际的户外观感确实不会输。

【【【性能释放:强化散热的目的,并非是成为“跑分机器”】】】

多年前的小米10 Ultra(也就是小米10至尊纪念版)、小米11 Ultra等早期“超大杯”机型,往往会在功能定义上对“影像”和“游戏”表现出“既要又要”的态度。

但很显然,大家都知道这其实是无法兼顾的,所以从小米12S Ultra开始,小米的“超大杯”就干脆转向了以影像作为绝对核心的设计。这一点,无论是从它们的跑分成绩、还是相应机型的快充配置上,其实都表现得十分清晰。


那么小米15 Ultra在这一点上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按惯例,我们对小米15 Ultra进行了常温-不开性能模式,以及带有散热背夹、并开启性能模式两种环境的跑分测试,以观察其散热设计和性能调校对于跑分所带来的影响程度。

左侧为常温环境、右侧为用上散热背夹

GeekBench 6.3 条件同上

3DMARK 常温成绩

3DMARK 带散热背夹成绩


可以看到,小米15 Ultra在加上外置散热、并开启“高性能模式”之后,无论CPU还是GPU的成绩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但这个涨幅度并不算很大。而且即便加上散热背夹、开启了高性能模式之后,它的表现与那些纯粹的“性能向机型”依然存在着客观的差距。


换句话说,正如我们所推测的那样,小米15 Ultra并非“跑分向”或者“性能向”的调校,最新的旗舰SoC对于它而言,更多地还是出于承载新一代的影像算法,以及实现更高整机能效比的目的。

【【【影像设计:传感器和焦段有调整,老用户需要习惯】】】

正如前面讲到的那样,在截至目前的2025年顶级影像旗舰里,小米15 Ultra确实可能客观上拥有最“堆料”的影像配置组合。

但这是否意味着小米15 Ultra这次的影像硬件就“毫无短板”呢?可能并不一定。原因其中很简单,从公开渠道流传的拆机信息就会发现,小米15 Ultra为了能够塞进2亿像素的长焦,对整个四摄组合的配置其实做了一些取舍。

与小米14 Ultra相比,小米15 Ultra的超广角视场变小


比如,相比此前的小米13 Ultra和14 Ultra,小米15 Ultra将超广角的CMOS方案从IMX858换成了尺寸更小一点的三星JN5,而且也缩小了超广角的光圈,这确实使得它的超广角模组尺寸下降了一些。

不仅如此,除了广角主摄之外,小米15 Ultra其余所有后置摄像头的等效焦距也有所缩短。

焦距拉远后,小米15 Ultra的优势就会逐渐变得明显


对于此前没用过小米老款“Ultra”的用户而言,这一变化带来的感受可能并不明显,毕竟2亿像素的潜望式长焦确实客观上大幅提升了小米15 Ultra的极限望远能力。但如果是像我们这样已连续用了好几代超大杯的用户,可能会因为熟悉的焦段和视场角都发生了变化有些“不太习惯”,需要重新适应才能掌握构图技巧。

除此之外,小米15 Ultra在广角端取消了前两代机型上的可变光圈,所以特定场景的表现会有一些差异。比如在上面这个逆光场景下,前代机型会自动缩小光圈来确保画面不过曝,小米15 Ultra则会让画面中的亮光处显得更亮。

【【【拍摄体验:望远和夜景提升巨大,调校值得肯定】】】

那么问题就来了,站在拍照爱好者的角度来说,小米15 Ultra的这些变化到底“值不值”呢?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是很值得的。一方面,这确实也体现在2亿像素带来的望远清晰度显著提升上。

另一方面,得益于新的超低反射镜片,小米15 Ultra在夜间城市光源的场景下,镜片内部的反光、炫光等情况相比前代都有了突飞猛进式的改进。

再加上新的长焦有了更大的底,所以即便是在夜间“望远”,现在也有了相当高的实用性。

JN5超广角的广度不如IMX858,但是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对比度和细节都要更胜一筹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刚刚不是讲到小米15 Ultra的超广角缩水了吗?的确,小米15 Ultra的超广角视场没有过去“宽”,CMOS尺寸也小了一点点,但需要注意的是,三星JN5这款CMOS在架构层面要远比此前的IMX858先进。


因为从“血缘关系”的角度来看,JN5基本就是三星HP2的衍生品,它拥有与HP2同款的D-VTG(双垂直传输门)结构。这就使得它的满井容要远远大于同尺寸、甚至尺寸大很多CMOS,技术代次上自然要远胜过基于IMX989进行“等比缩小”的IMX858。

因此从样张中就可以看到,无论白天还是夜间,小米15 Ultra的这颗JN5超广角在细节和对比度上,都要胜过小米14 Ultra的表现。

而且小米此前两代超大杯之所以会在全部的“副摄”上使用IMX858,是因为当时索尼方面宣称,IMX858就是专门作为“1英寸主摄”的搭档而生,它们之间具有很好的白平衡一致性。但这也就意味着,当小米15 Ultra把超广角和超长焦全部换成三星方案之后,它的多摄一致性需要重新进行调校。


从结果来说,小米并没有在这里“掉坑”,小米15 Ultra多枚后摄的色彩一致性足够应对创作性拍摄。换句话说,至少在算法层面,小米15 Ultra绝对是有认真投入的,并且新的CMOS方案在大多数情况下带来的,也确实是显著的画面色彩和信息量增益。

【【【总结:补短板、降门槛,下一步怎么走可能是关键】】】

结合小米15 Ultra的种种配置细节以及实拍体验来看,小米这款2025年度的“影像超大杯”在我们看来,确实有那么一点“现有技术体系下完全体”的意思。

这是什么概念呢?尽管超广角的焦距以及有所调整的光圈和焦段,可能会让部分老用户觉得不太习惯,但小米15 Ultra确实“修补”了过去很多影像旗舰常有的续航、炫光等问题。再加上凭借新CMOS和新SoC的“堆料”,客观上将它的日常拍摄适用性提升到了新的层次。

因此在我们三易生活看来,至少对于绝大多数的用户来说,小米15 Ultra会带来相比前几代产品更高的“满足感”。但也正因如此,更让我们感到好奇的是,当机身内部空间“堆无可堆”、SoC的算力已经无法支撑更高像素的CMOS方案之后,不能再单纯靠更新硬件来继续提升影像体验的小米,在后续的产品上能否给出一些更具想象力的答案。

相关推荐
x